APP下载

谈少数民族合唱的艺术魅力

2015-05-30李星

大观 2015年6期
关键词:音乐性情感性创新性

摘要: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是中国和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有其自身的特色与个性,其承载着部落发展与迁徙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彰显着独特的气节,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中,产生了固定的多声部民歌,我们把它叫做“少数民族合唱”,本文将谈及其中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审美功能;音乐性;情感性;创新性

一、合唱艺术的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是合唱艺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主要表现在通过合唱的美感带给人身心愉悦,进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由于审美功能是以合唱美感为基础,以社会生活为内容,合唱艺术在创作、表演和欣赏活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交流与互动,这种社会效应,实际上就是合唱艺术审美价值的宏观体现。“合唱艺术”是一种有着丰厚底蕴的艺术形式,是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构建“和谐”社会是自古以来我们所追寻的,和谐之美是自然万物一种永恒的美,和谐之美是是音乐艺术最富魅力的韵味,和谐是生活中每一米阳光、一方土地、一滴露珠所希望的最佳状态。为了达到和谐,演唱这都以准确的音准、稳定的气息、统一的音色,体现出了和谐带给我们的美妙。

二、少数民族合唱艺术的音乐性

少数民族合唱多以多声部歌曲作为歌曲体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与单声部歌曲相比,多声部歌曲在塑造音乐形象、抒发感情方面和表现歌曲内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强烈的音色对比、音域的宽广、丰富的和声效果等,都是单声部歌曲无法比拟的。如果说单声部歌曲所表现的是一种效果单一的、平面式的音乐形象,那么,多声部歌曲则擅长表现具有多维效果的、多层面的音乐形象。正是因为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作品是从民族的血脉中流淌出来的生命艺术,因此它蕴涵着生命的呼吸、带着脉动、捎着体温。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声部民歌常常在一些节日歌舞、祭祀礼仪及民间歌会活动中传唱,如布依族的“大歌”“小歌”,瑶族的“蝴蝶歌”“勒勒嘿”,佤族的“玩调”,畲族的“双音”,侗族的“大歌”“拦路歌”“耶”“喉路”“嘎哨”,壮、毛南族的“欢”“比”,高山族的“酒歌”“丧葬歌”“祭祀歌”,苗族的“赛咳”,土家族的“哭嫁歌”,彝族的“丫腔”,纳西族的“窝热热”,傈僳族的“木刮基”“优叶”“摆时”,蒙古族的“潮尔”等。还有一部分多声部民歌则主要是在生产劳动中传唱的号子,如台湾高山族的“除草歌”,东北的“林区号子”,云南景颇族的“舂米歌”,四川的“川江船夫号子”等。除此之外汉族地区的某些劳动号子由于领、合声部的交错而构成的多声现象,也可以划归于此类。

三、少数民族合唱艺术的情感性

“真”是指感触之真,功底之真,情感之真以及声音之真。让我们不仅有真实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要有真实的情感基础。合唱中的情绪情感不仅是最根本的要求,而且也是唱歌的标准。所以“情动于中而声发于外”,很具体也很透彻。通过音乐来交流情感,使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是非常自然、不可缺少的方式。用音乐诉诸感情,因为感情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应。所以只有把情感和歌唱紧密联系起来,才是活的音乐。

合唱艺术作为音乐的一种形式,它以独特的和谐、协调与统一,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大众群体的文化艺术修养。合唱是通过演唱给人们带去的一种多声部、多形式、多层次的艺术享受。合唱作为声乐领域中更高层次的表现形式。其最根本的内涵在于真实,与语言交流相比更具体,更富有创造性。

四、少数民族合唱艺术在与语感上的创新性

合唱艺术作为声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本身也是由语言和音乐结合而成的。所以理所当然,合唱艺术也就有非常强的语感性,其声部的走向、重叠或交错,离不开语言(歌词)的内部韵律,与之相同,语言也会对合唱音乐的表达产生重大的影响,这里的语言除了歌词之外,还有单独的语言即朗诵,朗诵作为合唱艺术形态中非音乐性的组成部分,是口语化的部分。我们都知道文学与音乐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在没有录音记载的古代,早就已有诗句来描绘音乐的典范。其诗句中巧妙的运用拟声词来表现各种色彩,不同音高的对比和变化,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因此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音乐和语言通过声音这个联结点完美的结合。我国的众多少数民族的语言更是如此。

五、多声部无伴奏合唱艺术舞台上的美感体现

当合唱在舞台上表演时,会同时具有动态美和静态美两个方面,动态美包括合唱队员肢体语言的多样性、合唱队的队形变化、演员服饰的表现,舞台的背景布置和灯光变幻等等。

从合唱肢体语言的使用方面来说,它与独唱演员使用得肢体语言是由一定区别的。独唱演员的表演具有自由性,可以根据独唱者演出时的临场发挥和自身的特点来达到很好的演唱效果,但合唱却不同,因为合唱是集体声乐表演,所以在合唱的肢体语言使用,将会比较有具体的前期设计,否则就不能达到观众所需要的视听共享的效果。也因此,在合唱肢体语言的设计上一定要话费很多精力,而表演动作也需要考虑到演唱者的自身特点。在合唱艺术中,有很多肢体语言的律动性存在着其特殊的意义,它的表演并不单单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听觉美和视觉美,它还可以充电合唱艺术的节奏伴奏,从而使得整个合唱作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合唱是音乐剧和歌剧中的一种重要表演形式,在音乐剧和歌剧中,合唱艺术承担着陈述剧情的任务,所以在音乐剧和歌剧中,合唱肢体语言的戏剧性是尤为突出的。在合唱艺术中,加入恰当的肢体语言,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合唱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肢体语言是为声音服务的,是为了提高歌唱的观赏性,从而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服务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得到统一而美妙的声音,而肢体语言在合唱艺术中有着很大的辅佐作用。

如何处理舞台服饰设计运用与表现的关系,首先合理并且正确地运用是表现的前提,只有在正确运用的基础上,才谈得上艺术化的表现。尽管我们在观赏舞台表演时已经在客观心理上远离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生活空间的距离,但是不言而喻具体的舞台服饰特征,是们判断一台歌舞表演的时代特征艺术气息和情感特征的主要手段,很难想象不合理的或者是错误模糊的服饰特征能够使观众对一台舞台表演建立准确的认知,而这样的认知是观众评价和欣赏舞台表演的基础。

作者简介:李星(1990-2)女,甘肃金昌人,西南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猜你喜欢

音乐性情感性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从音响性往音乐性的转变Esoteric(第一极品)Grandioso P1X/Grandioso D1X分体SACD/CD机
颇有音乐性与弹性的新作 HiVi(惠威)SUB12S超低音音箱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后现代椅子设计中的情感性语义表达
浅谈语文课情感性的激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语言的情感性之于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