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味水东

2015-05-30王晓

当代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水东宁东洗菜

王晓

此前,我从不知道安徽宣城有个叫水东的老镇。水东,这个名字很直观形象,是否镇子在水之东?这水是否就是水阳江?

我们来时,水东像未演算成功的草稿。阔大的景区停车场犹在,老街房屋林立,底层商铺,上层住家,也许当初设想像江浙一带的周庄、西塘、乌镇一样,游人趋之若鹜,生意风生水起,概念里古镇旅游千篇一律的模样。

不知被什么惊扰,水东的旅游没有想象中那般热闹,正是这“不热闹”,留下了些许沧桑意味。因为游人寥寥,管理者索性就将老街彻底开放,老街成了不花钱又能感受光阴痕迹的好去处。

我们来看的,就是古老的街道,人少更显清幽,更易入境。从敬亭之巅看到的水阳江可谓百转千回,转眼间,它带着敬亭仙气流经水东,流向浩浩长江。水东当初就因这条“黄金水道”而成为有名的商埠码头。唐初这里就有了街市,明清一派繁荣,成为周边土特产的集散地,商铺林立,商贾云集,老街也在那时达到鼎盛。

老街主街道全长不到千米,上街头、下街头、正街、横街等街巷纵横交错,形成连环街市。当年最繁华的是横街,街里的大夫第是当时掌管盐务的官员住所,老街上唯一做大官的人家,府第建在这里既便于盐业的管理、经营,又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大夫第始建于万历年间,坐南朝北,三进,木质,整幢房子都采用素色、原木,高大的墙板虽没有过多的雕饰,但在形廊简洁的框架间,行走着刚柔相济的回纹线条,尽显高官豪宅风范。

横街是我们逗留时间最长的,街面全为青石板所铺,有当铺街、沈家巷等与之平行或交错,两边的房屋青砖、黛瓦、木檐、马头墙,飞檐峭壁,古朴典雅,与光溜溜的青石街道相映成趣。行走在有深深车辙的石板道上,两边石墙陈旧斑驳,围墙长短如小令,屋顶上长满了瓦菘,至今仍保存着宋代的风貌,一切都透出历史的痕迹,使老街平添古意和徽风皖韵。

世间有人爱如花娇艳的青春,也有人爱饱经沧桑的容颜。我也算走过许多路,经过很多桥,看过许多的老街,水东这里,街市依旧,买卖无踪,确实给人带来别样的感受。

水东老街有五道石井,以第一道井“十八踏”最具特色。十八踏是古水东人在位于高处的商业、居住区与水阳江码头之间铺就的十八道石阶。

两只石狮护卫着青石砌成的方形古井,古朴典雅。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水东,看到十八踏下这股清泉,龙颜大悦。十八踏御井的故事从此广为流传。流连于此,既可以感受古镇沧桑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想象其昔日的繁华。

水井里的水由高向低流出去。一座石拱小桥划分用水类别:桥上饮用,桥下盥洗。有村民正在洗菜洗衣,谨遵世世代代信守的规则,不会在洗菜的上游洗衣。井水清澈明亮,从水池流到街外小河,再汇入水阳江。在自来水普及的今天,周边的村民还是喜欢到水井边洗洗涮涮。因为这里的水冬暖夏凉不伤手,还是信息汇聚交流地,热闹,温暖,充满烟火气息。

古街,绿水,老屋,身着靛蓝或烟白衣服的村民在浣衣洗菜,一派和谐,老街的风景就数这里好看,这里自然成了艺术家们的乐园,无数的灵感在这里寻到依托,一些电影、电视剧在这里实景拍摄,《太白仙踪》就是其中之一。

水东不大的镇区,入口不远处是宁东禅寺,寺院里香火缭绕,寺前有对联“千年香火地,万古宁东寺”,读一遍就能窥见曾经的鼎盛。宁东寺又称三官殿,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刹,鼎盛时期,殿宇99间半,金身佛像360尊。

老街南面还有一个保存完好的天主教堂,是华东第二大圣母教堂。清末,天主教在皖南传播,同治六年,法国传教士金式玉来到婺源县东门镇,试图恢复当地的教堂、教会和传教活动,但这里因太平天国的战火遭到严重破坏。金式玉因而转往水东镇,把水东作为皖南的传教中心。佛教、天主教在一处共生共荣的景象很少很奇特。

老街的居民很少,街北转弯处,我们遇见一家人在门口洗硕大的根块,探问才知,是刚从山上挖来的葛根,无污染原生态的好东西。再问怎么吃,可以像煮山芋一样煮了吃,也可磨粉吃。磨成粉就是葛根粉,在超市见过。识得葛根真面目,此为我们水东行的意外收获。

水东镇是有名的枣乡,水东枣好,枣木也好。上了年纪的老手艺人还在继续纯手工制作枣木梳,简单的工具,低廉的价格,随性的态度,一切都与商业气息离得很远。

不热闹的水东老街,是徽之旅在我的心里回味最久的一段。

(责编:刘建蕊)

猜你喜欢

水东宁东洗菜
瑟河春晚
宁东矿区选煤厂降低介耗的分析与对策
帮妈妈洗菜
凌溪
他为侄子、侄女撑起一片天
王国生
学生画作
盐水洗菜
医者仁心,镜头背后是无垠的妻爱
左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