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2015-05-30王婷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习型服务体系居民

王婷

现今伴随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科学技术发展,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等多方面要求,社会中的公共图书馆也应该收到重视。本文以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建设现状为切入点,进而科学地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有效地发展策略,其中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公共图书馆建设现状

公共文化建设需要经济基础的保障,城市化的日益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公共图书馆加快建设的强大动因。现今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主要集中在沿海或城市化程度高的较为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建立系统的公共图书馆格局。当前上海市共建立28万余座公共图书馆,其中图书馆藏书总量400余万册,大约平均每4万人口周围共享着一座图书馆,便于居民借阅。同时相对发达当地的政府出台相关图书馆建设政策,为公共图书馆建设做出权威的政策支持。

图书馆建设现状

国内外文化建设都十分重视社会公共图书馆的构建完善。图书馆建设的规模和面积要符合人口分布规律,紧密联系居民住宅聚集点,建设空间合适,便于读者和工作人员舒适、安全的行动。而且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区域布局系统科学,利于读者的使用需求,便于图书馆资源的高效利用。

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在我国,在完善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中对于城市和乡村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尤其重视。近年,我国在包括图书馆在内的社会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居民公共图书馆建设正日益发展起来。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逐渐构成体系,乡村图书馆建设也在稳步发展中。

1.居民文化生活的载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更新,一个地区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决定了该地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指数。完善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可以为居民提供便利的信息网络和文化知识,居民积极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各类活动,有利于实现公共图书馆和居民自身价值。

2.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公共图书馆建设是伴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而兴起的,具有广泛的现代社会经济、人文精神和文化建设的意义。公共图书馆建设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由网络科技高速发展、大众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提升、经济追求与文化符号构建不断碰撞而衍生起来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中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实践还凸显出对于社会价值的追认和责任的担当。

3.有利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学习创新才是科技发展的正确方式。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是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上文化服务网络的中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文化知识的传播,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发展策略

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制定可行的发展策略,不但要从理论建设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图书馆地区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完善理论体系,构建多元化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在系统的总体规划下,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设合格公共图书馆。

1.构建多元化建设模式

完善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一方面应利用时代发展的机遇,紧跟国家对图书馆文化的制度或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很据我国国情,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建设公共图书馆不仅要依据政府政策的整体要求规划和调节,构建合理地公共图书馆格局,图书馆自身还要依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完善管理制度、业务政策和组织活动等内容。

2.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

我国大力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但因地域大、数量多等原因,无法关注到每个公共图书馆建设,这就需要图书馆根据自身条件,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首先,公共图书馆在依靠政府支持的条件下,努力寻找自身服务特点,在管理制度、借阅方式、服务理念上创新,与互联网体系合作运行。其次,图书馆自身也可以寻找有力的社会团体力量支持,如以捐款、捐书等方式帮助图书馆事业发展。

3.提高服务水平

对于公益性质的公共图书馆,其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故在服务职能上有较高要求。优秀的服务水平能让读者更愉悦、更积极的参与学习文化中。公共图书馆在提高服务水平的过程中,应注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保持传统文化的待人理念,以诚待人,对读者保有耐心、细心,还应结合现代的服务理念,无论是国内国外读者,都能做到最好的服务态度。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经常性的开展借阅或讲座活动,寓教于乐,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结语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不仅是图书馆事业的范畴,更关系到我国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依据现今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解决问题,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质量。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指导老师:邹伟民

猜你喜欢

学习型服务体系居民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