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爆“糗态”妙写作

2015-05-30李友元

意林图解作文(小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绝食车把马虎

李友元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快乐也有烦恼,有成功也有失败。我们喜欢把自己的成功一遍一遍地讲给别人听,而很少把自己的“糗态”说出来。其实,我们童年里的“糗态”有它的可爱之处,如果我们每过一段时间,便揭露自己的一两件“糗态”并把它写成作文,当我们长大后,便会发觉这些“糗态”已成了我们成长的见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写出自己的“糗态”,为我们的人生添上一笔笔真实的色彩吧!

一、学会寻找“糗态”的身影

许多“糗”事往往就藏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当中,当我们快乐地玩耍时,有时会猛然觉得有点尴尬,这时“糗态”可能就在你旁边“左窜右跳”,请看一位同学写的《拉链坏了》:

到了厕所,我低着头,弓着腰,使劲拉,可拉链纹丝不动,累得我腰酸背痛,汗流浃背。厕所里一阵阵臭味熏得我头昏脑涨,我顾不了这些,急着要把拉链修好,可拉链好像故意要跟我作对,就是不动。我干脆把裤子脱下来,用劲抓住裤腰往下拉,只觉手一松,心里无比高兴,可再一看,傻眼了:拉扣掉了,我赶紧往上穿,可怎么也穿不上。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赶紧穿裤子,刚穿上一条裤管儿,只见黄灿进来了。

黄帅看见了我的囧相,哈哈大笑。我只好苦苦哀求道:“黄帅哥,看在兄弟一场的面上,你带我进教室吧!帮忙挡住我的‘大前门,否则,我就死定了!”

我相信在读的过程当中,你一定会时不时发出笑声,因为小作者毫不掩饰地写出了他遇到的尴尬——拉链坏了。他急得“汗流浃背”,修了半天也修不好,最后,干脆把裤子脱下来修,可拉扣又掉了,就连裤子也穿不上了,不得不请“黄帅哥”帮他挡住“大前门”,真是“糗态”百出啊!但同时也要注意,在写作过程中,不要为了“糗”而“糗”,正所谓过犹不及。如这个片段中,小作者若写“黄帅哥答应帮我挡‘大前门,却故意让我出丑,在班里大声宣扬我的拉链开了,大家纷纷起哄,我不以为然”,效果就差强人意了。

二、刻画“糗态”的动态场景

既然是我们自己上演的“糗态”,心里一定清楚它的一幕幕场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花上三五分钟在脑袋里让它再“演”一遍,“糗态”的动态过程就会像电影中的场景一样慢慢地播放出来。请看叶倩同学的《骑车“丑态”》(片段):

到了广场上,我把车子一放,便听妈妈讲起骑车的要点来:“胆要大,身要挺直,目视前方,握紧车把。”还没等妈妈讲完,我就忙说:“知道了,知道了!”妈妈在后面抓紧车架,我起身上车,将右脚踏上车板,平视前方,腰板挺直,握紧车把,用力地向前蹬车。我本以为车子会向前飞去,可车子纹丝不动,像生了根似的。妈妈说:“你再蹬蹬试试。”我又蹬了蹬,可车子仍然不动。我火了,叫道:“什么破车子,骑都骑不动。”妈妈看了看我,大笑起来,眼泪都笑出来了,她连忙伸手擦了擦眼泪。我感觉车子有点不稳,连忙松了车把手,没想到车子飞快地向前跑去,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下子便栽倒在草坑旁。妈妈连忙跑过来,心痛地说:“傻孩子,你捏着车把不放怎么能骑动呢?”我望了望妈妈,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里,小作者用一些动词将自己摔倒的“糗态”展示出来,“起身上车,将右脚踏上车板,平视前方,腰板挺直,握紧车把,用力地向前蹬车”,“连忙松了车把手,没想到车子飞快地向前跑去”,“一下子便栽倒在草坑旁”,正是这些动作细节的描写,让文章有了动感。

三、揭示“糗态”的内在真相

有时候,自己的“糗态”并没有体现在一些动态的场景上,而是悄悄地发生,悄悄地结束,这就需要我们把它的真相讲出来。如杜秋月同学在《我真马虎》中就讲出了自己很马虎的一些小小的“糗态”:

有一次,我准备到新华书店去买书。准备起身时,总感觉有什么东西没有拿,我把所有该带的东西又检查了一遍,发现所有该带的东西好像都拿上了,于是放心地锁上门走了出去。

我来到新华书店,看了好一会儿书,最后选了一本《淘气包埃米尔》。可正准备掏钱时,发现钱包没有带,我的脸颊顿时就红了起来。书店工作人员问:“小朋友,怎么了?你看了那么长时间才选了这本书,你还买不买?”我的脸更红了,吞吞吐吐地说:“我不买了,我……我忘了带……钱了,对……对不起。”看,我马虎吧,出门忘带钱,真是囧死了。

还有就是我每次考试都会犯的老毛病。每次考试,我都会认真地检查上一两遍,直到觉得没有任何错误才交卷。考试下来后我会信心满满,还故意问别人考得怎么样。可试卷一发下来,十有八九我都会呆在那里。有一次,语文试卷上鲜红的两个数字“84”在我脑海里飘动了半天,当我拿起试卷仔细一看,发现一些题目真不该错。比如,琴下面没有一点,我却非要加上一点。还有一个题目是猜成语:9寸+1寸=1尺,答案明明是“得寸进尺”,我却听信了别人的话,把它写成“九牛一毛”。还有其他的,不是这里少一点,就是那里多一笔……

这里,小作者写了两件由于马虎而发生的事情:买书时忘了带钱,考试时经常不该错的错了。如果不是小作者的讲述,我们恐怕也不会知道它们的存在。这些小小的“糗态”不像《骑车“丑态”》那样明显,但在我们许多小朋友身上又都存在,听这位细心的小作者讲来是那样亲切生动,仿佛不久前就在我们身上发生过一样。

四、讲述“糗态”的前因后果

同学们,要写好自己的“糗态”,还得写清楚自己“糗态”的前因后果,这样整件事情就会比较完整地出现在读者眼前。比如,有位同学在《绝食》这篇习作中,就写清楚了“绝食”这件“糗态”的前因后果。

他绝食的因很简单:

中午,我跟妈妈闹别扭,一怄气,便跑到房间里把门给反锁了。该吃饭了,爸爸催我下楼吃饭。可我余气未消,赌气不想下楼,便大声喊:“不吃,不吃,我要绝食。”

小作者绝食的结果可想而知,是以失败告终、草草收场。由于“我”实在饿得不行了,爸爸妈妈也一直没有喊“我”吃饭,“我”只好在认为爸爸妈妈都午休的时候开始“偷食”:

我脱掉鞋子,光着脚丫,迅速蹿到楼下,像老鼠似的溜到了饭桌前。饭桌上,摆着给我盛好的饭,菜也挺丰盛,弄得我筷子还没拿起来,就已经口水流下三千尺了。我刚狼吞虎咽地嚼了几口,心想:不行,得看看有没有人。我赶紧抬头望,糟了,妈妈正在过道那儿笑呢!

小作者交代清楚了绝食这个“糗态”的前因后果,整篇文章给人留下深刻、完整的印象。

五、抒发伴随而生的内心想法

在我们“糗态”上演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真实的内心想法,如果小作者在讲述“糗态”时,把真实的感受与想法也说出来,那这样的“糗态”一定会显得更加亲切、生动。

还拿《绝食》来说吧,小作者在文章中不断地抒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想法:

这时,我感到有点饿。该怎么办?我真想下楼去找点吃的。“唉,有点骨气嘛,我说到做到。对,我不饿,不饿,再忍忍。老爸一定会喊我的,到时候就给老爸一个面子,我也可以趁势下楼去吃饭。”我自我安慰道。

我的肚子又在唱“空城计”了。我饿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总之就躺着才舒服——坐立不安。“唉,好饿呀,下楼吃饭吧,你没这能耐。”“不行,不行。说好要绝食的,怎能口是心非?”我的脑袋里就像有个君子和小人在争吵,一声高过一声,不停地与肚子的叫唤声展开“对抗赛”。

左右为难了半天,我想:现在他们肯定都在午睡,就算我下去吃了饭,他们也不会知道的。对,就勇敢点!再说,万一被抓住了,又不是在别人家里,呵呵!

如果这篇文章只写小作者是怎样绝食的,一定会让人感到有点小小的残酷无情。但作者将伴随绝食过程的内心想法一一抒写出来,“我不饿,不饿,再忍忍”“说好要绝食的,怎能口是心非”“现在他们肯定都在午睡,就是我下去吃了饭,他们也不会知道的”,从而将整个过程写得细腻、真切。

同学们,当你们读着这些揭露“糗态”的文章,感觉是那样难忘,有点像自己的经历,对吧?是啊,谁没有这些小小的“糗态”呢?关键看谁最会将它们真切地展示出来。

当然,我们在写这些“糗态”时要注意分寸,不要写得过分“糗”,那样反而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同样,也更加不能为了自己写作文的需要而故意去制造一起起“糗”事,那样就会失去作文的真谛。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擦亮自己的双眼,寻找到那份真实而带给人趣味的“糗”事。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仔细观察生活,留心自己的“糗态”,写出一篇篇难忘而又真实的“糗态”佳作吧!

猜你喜欢

绝食车把马虎
车把变车锁
小马虎又错了
悠悠车运动原理分析
再见了,马虎猪!
糊涂的小马虎
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安全车把的设计
一种内走线式车架及电动自行车
台媒盘点“绝食进化史”
小马虎的糊涂演讲
马拉松式的“绝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