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内饰零部件VOC产生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

2015-05-30尚伟伟

关键词:聚丙烯

尚伟伟

摘 要:VOC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车内空气主要污染源,在整车项目研发过程中,产品结构设计选材、模具设计、浇口排布及浇口大小对于制件VOC同样有极大的影响,同样需要不断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VOC;注塑工艺;聚丙烯

0 引言

近年来,车内空气质量对于民众健康出行的影响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家轿的重要考量指标,对于车企而言,汽车空气质量的改善也必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新的竞争领域。2011 年10 月,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对于现行的《指南》,预计2015年底即将修改升级成强制性标准,这可能会是全球范围内最严格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强制性法规,由于汽车内饰是车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这对于汽车内饰产品将是严峻的考验。VOC 测试分为3 个级别: 整车测试,总成零部件测试和材料测试,通过逐级控制的方法达到车内有机挥发物的控制,本文对于整车测试方法及过程不做研究,重点从零部件及材料生产过程VOC测试及控制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1 VOC测试要求

1.1 测试样品:零部件及材料 ①零部件测试标准参考《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及企业内部标准《整车及车内非金属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类物质限制要求》执行。②内饰材料检测方案:注塑样板,试样板规格要求:100mm×200mm,放入PE袋子送样,实验室接收试样7天内试验,试验前将试样按GB/T-2918-1988中的标准环境下放置(24±1)h。

1.2 试样采集、封装及测试要求 测试条件:60℃烘箱放置2H,10L袋子封装,依据Q/CC SY248-2011封装规范执行。

1.3 控制限值和接收规范 汽车乘员舱内VOC 主要来源于热塑性、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PU 泡沫、面料等)皮革以及涂敷材料、粘接剂等,车内VOC 的接收限值按表1要求。

2 测试及验证过程

通过对整个塑料件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开展对比试验,确认影响内饰VOC的原因

试验一:选取某车型门板总成进行零部件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1

表1全塑料件测试结果显示乙醛超标,选择低散发材料只是保证车内空气质量的第一步,材料注塑加工工艺同样影响着内饰件的VOC散发,尤其聚丙烯改性材料,其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强剪切和热的作用产生新的VOC散发小分子物质乙醛,该类小分子物质无法通过设备进行完全脱除,留在制件上,进而造成内饰件VOC散发偏高;相同条件下生产的塑料件加涂胶、包覆测试数据显示甲苯、乙醛超标,分析显示胶水中含有苯类物质及醛类物质,皮革成为甲苯的主要贡献源;水切及丙纶毡成为苯类物质的主要贡献源。

试验二:对比测试同一零部件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影响,测试结果如下表2、表3

猜你喜欢

聚丙烯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升密操作与控制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PDS控制阀在聚丙烯装置中的应用
等规聚丙烯增强β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结晶能力
聚丙烯安瓿的生物学试验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聚丙烯β晶型成核剂的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聚丙烯成核剂的合成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