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车型控制臂螺栓滑丝原因浅析

2015-05-30孙春光张宏君

孙春光 张宏君

摘 要:某款车型在试制过程中,装配控制臂时,安装螺栓出现滑丝问题。本文章主要对产生此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装配要求,通过理论校核计算、强度试验最终确定问题真因为控制臂轴套内管强度不足,其在装配过程中轴套内管被压溃,导致出现螺栓滑丝问题。

关键词:滑丝;内管强度;压溃

控制臂作为悬架系统中的导向结构,不但支撑车身重量,承受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同时在行车过程中控制车轮姿态,保证车轮有正确的运动轨迹。控制臂实现上述功能除本身的可靠性外,其与相关零部件配合位置连接的可靠性同样至关重要,连接失效后不但会行车异响,轮胎磨损,操稳变差,甚至造成事故。

我公司某款车型试制过程中装配控制臂时,力矩打至(140~150)N.m后暂停上升,继续紧固约720°后,力矩继续上升至190N.m,个别螺栓出现滑丝问题,同时螺栓外露螺纹长度超过设计值。

1 故障件分析

1.1 故障件拆解测量

螺栓装配过程中出现滑丝主要原因为:螺栓选取的规格与拧紧力矩不匹配;螺栓本身质量出现问题;力矩扳手存在异常,显示值与实际值不一致;螺栓与螺母螺纹连接位置存在杂质;相连接零部件强度不足。通过现场排查验证,可以排除前四方面原因,将原因锁定在最后一项。为进一步确认真因,对故障件进行拆解,发现滑丝位置均位于螺栓螺纹根部,推断螺栓打紧过程中,由于相连接零部件发生变形,螺母旋合至螺纹根部时力矩仍未达到设计要求,继续打紧时导致螺栓出现滑丝。对拆解的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发现零部件均发生不同变形量,具体统计见表1。

表1

[项目\&轴套变形量\&垫片变形量\&支撑管变形量\&螺栓拉伸变形量\&总变形量\&变形量(mm)\&2.5 \&1 \&0.5 \&0.05 \&\&数量\&2 \&2 \&1 \&1 \&\&合计(mm) \&5 \&2 \&0.5 \&0.05 \&7.55 \&]

由上表分析可得,轴套内管的屈服变形,即轴套内管压溃是螺栓外露长度超差及滑扣的主要原因。

1.2 轴套内管压溃分析 在螺栓拧紧力矩的作用下,轴套内管受轴向压力F,根据材料屈服特性曲线的规律,当轴套内管在压力F作用下,内部所受应力大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时,材料会产生塑性变形,即轴套内管被压溃。故,为保证内管不被压溃,轴套所承受的应力值σ不得大于材料的许用应力[σ]( [σ]=σs*/n, σs为材料屈服强度,n为产品安全系数,n=1.2~2.2),即σ<[σ]。根据材料力学,内管所受应力σ=F/S,即材料的所受应力的大小与压力F、面积S存在相应的关系。

内管材质屈服强度要求不低于335MPa,螺栓拧紧力矩为190N.m,根据《QC/T 518-2007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将拧紧力矩转化为轴向力即:F=T/(K×d)。

式中:F——轴向力,单位为牛顿(N);T——拧紧力矩 单位为牛米(N.m);K——扭矩系数;d——螺纹公称直径,单位为米(m)。

失效位置的面积S=183.8mm2,经过计算,内管承受应力σ=F/S=75390N/183.8mm2=410N/mm2,其需用应力[σ]min=335MPa/1.2=279.2MPa,σ>[σ]即螺栓打紧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需用应力。

经查摆臂支座材料为铝合金(牌号6082-T6),材料抗拉强度为310MPa ,屈服强度为260 MPa,即失效位置在螺栓拧紧过程中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

1.3 故障件试验验证

表2

[标准尺寸62±0.2mm\&1\&2\&3\&4\&5\&6\&7\&8\&9\&10\&装配前

装配后

变形量\&62.1

59.86

2.24\&62.14

59.68

2.46\&62.08

59.96

2.12\&61.98

59.72

2.26\&62.04

59.52

2.52\&62.1

59.58

2.52\&62.08

59.78

2.3\&62.06

59.64

2.42\&62.14

59.68

2.46\&62.12

59.8

2.32\&]

轴套一端被固定,另一端施加力F,验证10组数据,确认轴套内管变形量,见表2。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际验证,由于轴套内管材料强度不能满足拧紧力矩要求导致被压溃。

2 整改方案制定

由于许用应力与材料本身的强度存在正比关系,应力与零件截面面积存在正比关系,可以通过提高材料本身的强度提高许用应力,增加零件截面面积降低零件受力产生的应力。方案一:增加轴套内管截面面积至275mm2;方案二:轴套内管进行调质处理,加载100kN外力,内管长度变化量δ不超过其总长度的0.2%即δ≤ 0.13mm。受空间及轴套本身刚度限制,方案一无法实现,采取方案二。

3 方案验证

在要求的轴向力加载下,内管变形量见图1,其变形量可以满足要求。经实际装车验证,螺栓滑丝问题消除,且拆解后测量轴套内管长度变化量,均小于0.13mm,见表3,方案可行,满足整车要求。

图1

表3

[序号\&1\&2\&3\&4\&5\&6\&7\&8\&9\&10\&内管尺寸mm(装配前)

内管尺寸mm(装配后)

变形量mm\&62.04

61.96

0.08\&62

61.94

0.06\&62

61.92

0.08\&62.02

61.94

0.08\&62

61.96

0.04\&62.06

61.98

0.08\&62

61.98

0.02\&62

61.9

0.1\&62

61.96

0.04\&62.06

62.04

0.02\&]

4 总结

①控制臂连接位置的可靠性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及安全,产品设计初期要根据整车的装配力矩要求核算连接件的强度,针对薄弱及风险位置提前做出改进,对关键位置要有特殊要求,后期样件制作时重点关注,及时跟踪生产过程中的信息。②问题分析应现地现物,围绕故障件进行展开,集思广益。③从机理出发,分析关键特性。

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卜炎.螺纹联接设计与计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刘鸿文.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