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国外游更要警醒国内游

2015-05-30凌河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信手墨宝伏羲

凌河

中国游客脚踢寺庙古钟,不但引发了泰国网友的讨伐,国内网友也是一片谴责之声。日“有损国格”者有之,建议将其列入出境申请“黑名单”者有之,众口一词地怒斥其“丢脸丢到了国外”者有之。那么这些“踢客”,是不是在国内就很“顾脸”,一旦到了国外,才没有了约束,也没有了自律,于是才“丢脸”的呢?

实际上并不是。比如说,几年前就出过一个震惊台湾的“赵根大事件”。赵根大何许人也?其系苏南地区的一介布衣,到了宝岛旅游,在北海岸赫赫有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千年岩壁上,信手写下了“中国常州赵根大”七个大字,引来网上一片哗然。其实赵根大的“墨宝”,并不只是到了“彼岸”才有,这七个字,在华北的长城或南京的中山陵,不是举目皆是吗?赵根大在“长城”之上,已经写惯了,所以到了“彼岸”,手就发痒、欲罢不能——这就好比春节里的那位“踢客”,一见钟就要抬脚,实在也是习惯了。

说起“国外”这口钟,就不禁想起“内地”的另一口钟来。大西北的天水名城有个伏羲广场,广场上偌大一座伏羲钟,引来海内外华人年年岁岁香火祭奠。然而就是这座大钟,多年来布满了国人的涂鸦。其内容无非是两类,一是为己祈福,求他保佑财源通达高中状元乃至早生贵子的;一类则是骂娘,什么污言秽语都有,还有大笔一挥,写下“此钟就是骂人钟”的,当然还有类似“I love you”的洋文。这相隔千里的两口钟,待遇竟然如出一辙,不知道清迈的那位“踢客”,是不是在天水城内的伏羲钟上“信手”惯了,所以跑到“国外”,也不免“信脚”踢去,以示“内外无别”。

这些年来,关于国人在国外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似乎不绝于耳,比如“说普通话的游客”在华尔街骑上铜牛,并“作耀武扬威状”;比如数百国人在罗浮宫的喷水池边脱了鞋洗脚;当然还有那些用汉字书写的“不准随地吐痰”的标语警示,等等。总以为那是“出去”了,才“把脸丢到了国外”——其实并不是。长城古砖之上,故宫大门内外,那满目涂鸦四处留名的“墨宝”;趵突泉中,虎丘水里,那堆积如山怎么捞也捞不完的硬币;西湖池边,岳坟前面,那秦桧身上的斑斑“义痰”;旅游园区、名胜景点那充斥其耳的高腔喧闹甚至满口“国骂”“全武行”,那都没有“出去”吧,都是在“里面”吧。其实正是“习惯了”,所以去了清迈,才会见钟而“踢”;到了“彼岸”,才会信手涂鸦,管你什么千年岩壁!

2015年2月21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消息称:今年春节,中国游客出境游文明程度有所提升。这的确是好事。但什么时候,也能看到国家旅游局关于国内游的“不文明行为大为减少”的消息呢?我们的文明素质乃至国民性或日族群习惯,什么时候真正有了提高,那就不是一点脸面,而是货真价实的内功乃至软实力了。不是说内修方能外扬吗?

——摘自《解放日报》

点评

中国游客泰国脚踢寺庙古钟,引起了国内网友的口诛笔伐。但是当大家在批评他们“丢脸丢到国外”去了的时候,是否想过其实国内游的境况更加堪忧呢?本文作者以“赵根大事件”、长城的古砖之上和故宫大门内外遍布的“墨宝”、天水名城广场上满是涂鸦的伏羲钟、趵突泉中堆积如山的硬币、秦桧身上的斑斑“义痰”等翔实的论据,来说明我们反思国外游,更需警醒国内游——正是因为在国内习惯了。才会在国外不文明。文章精心选材、论据充分,剖析深刻、发人深省。

猜你喜欢

信手墨宝伏羲
载人航天精神赞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伏羲创八卦
陈墨宝作品
三岁孙女回家,毁我书作,不怒反喜,因成四句
陈墨宝作品
伏羲宝宝的成长日记
“晒墨宝杯”首届全国小主人书法大赛作品精选 小学组(1年级-预备班)
信手“闲文”注“闲人”——《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手记
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