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春节上演“抢红包”大战
2015-05-30
2015年这个春节长假,手机上“抢红包”着实成为羊年新春的一道全新风景:在家人团圆、亲友聚会等场合,总有人低着头紧握手机、紧盯屏幕,频频滑动指尖“抢红包”。
手机“抢红包”,红火于2014年春节互联网公司腾讯旗下微信推出的“新年红包”应用。进入2015年,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都加入了这场春节“抢红包”大战。数据显示,2月18日除夕当天,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超过110亿次;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是2014年的200倍,QQ“红包”收发总量6.37亿个,“抢红包”人数为1.54亿;支付宝“红包”收发总量达2.4亿个,总金额达到40亿元。
不少网友吐槽除夕夜因“抢红包”年夜饭没好好吃,春晚没好好看,生怕一个走神“错过了几个亿”,“除夕夜微信摇到手抽筋,凌晨还要抢一个马云的红包”……甚至有人直言:“抢红包毁掉了春节!”
多维解读
“红包”为什么这么火
移动网络好,“红包”欢乐多。大规模来袭的网络“红包”,欢娱了这个春节,也带来了关于传统礼物数字化的思考。往常,我们喜欢说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然后期待那红纸包着的物化礼物。如今,我们习惯性地点开手机,看着微信、支付宝上发来发去的数字,“让红包飞一会儿”变成了“让数字再大一点儿”。这些变化展现的,既有传统年俗的日渐式微,也有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日益认同。
“红包”为什么这么火?其实,火的不是“红包”,而是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思维。也许网络抢“红包”会随着春节的过去而被人们淡忘,但流量经济必定持续跑火,移动支付也会深入人心。传统的“红包”,加上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再插上移动技术的翅膀,腾空而远,一路高飞。那些看似块儿八毛的网络“红包”,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堆积成海量的客户资源和巨大的资金流量,对企业效益、个人便利、经济发展,都有一石多鸟之功效。“抢红包”大战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效,移动互联网和创新思维将如何改变生活,让我们拭目以待。
春节上演“抢红包”大战,得不偿失
新春佳节是家人团聚、共叙亲情的时刻,向亲友派发红包是传递祝福与关爱的传统民俗。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让“抢红包”从线下走到线上,远隔千里的好友也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一些电商巨头也借机为观众奉上“红包”大礼,给人们的假期增添了不少欢乐。但是,凡事过犹不及。不少人发现,“抢红包”正从消遣的“伴奏曲”演变为春节长假的“主题歌”。
游子千里归家,依旧没有跳出方寸屏幕,抱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老同学的微信群里,旧友说话无人应答,丢个“红包”立刻“炸锅”;有的微信群玩“红包”接龙,“你方发罢我登场”,不分昼夜抢得昏天黑地。更有甚者,洗漱、做饭、开车等红灯时都有人紧盯屏幕,生怕错过“红包”。难怪有人惊呼,“抢红包”正在毁掉春节。无论多么抢眼的“红包”,也难以换来亲人温馨的笑脸。试想这个假期,一些人为“抢红包”甚至没有看上完整的节目,没有和亲人说上几句贴心的话语,没有来得及和爸妈唠唠嗑。这样的春节过法未免显得有些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