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课被批评 女生开水泼老师

2015-05-30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考研王某人格

上课迟到被老师批评,于是泼开水烫伤老师……这个故事听起来如此惊悚,但却真实地发生在一所大学内。

2014年11月11日上午,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法律学院的蒋集跃教授因一位王姓女生缺课,在课上向王某询问具体原因。王某称:“因为准备复习考研,没有听到上课铃声,所以没有到教室上课。”蒋教授随即开玩笑,说:“如果连课都不上,怎么能考上研究生?”同时,他在点名册上为她勾选了“到课”。

课间休息时,王某主动将蒋教授的水杯接满开水,蒋教授以为她是要通过泡茶来表示歉意。可当他说了声“谢谢”,并伸手准备接水杯时,王某却突然将杯中的开水泼向他的脸,造成他面部、颈部严重烫伤。王某事后解释了泼开水的理由——老师诅咒自己考不上研,她要让老师看不见明天的阳光。

随后,华东政法大学正式通报该事件,初步认为该事件是“教师在正常履职中遭受的不法伤害”。该校宣传部长称:“校方的处理态度很明确,要依法依规处理,王某作为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多维解读

没有健全的人格“看不见明天的阳光”

老师只是调侃般地说了一句玩笑话,算不上什么严厉批评,却招致王某过激的反应,实在令人吃惊。学法律的学生竟如同法盲,她的行为或许说明其考研压力真的很大。然而,每年考研学子成千上万,也没有哪个如此丧心病狂。只能说,不是她压力太大,而是自身太弱。

这当然是一起极端案例,以其极端的方式,暴露出个别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暴露出个别大学生偏激的性格以及情商方面的短板。如今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宝,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都转不过来,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早已被摒弃。从家庭到学校,更多采取激励式教育,对孩子是捧着学、哄着学、求着学。多鼓励,当然可以激发孩子的千劲,增强孩子的信心。然而,激励过度,很容易自负,再加上缺乏挫折的历练,更容易让一些孩子变得说不得、碰不得,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来。

学校和家庭是温室,可以包容。然而现实社会可就没有那么温情了。向老师泼开水事件犹如一记棒喝,提醒我们让孩子们加以历练十分有必要。要成才,智力、人格、能力、情绪、沟通缺一不可。要是连一句调侃或批评都承受不了,考上研究生又能怎样呢?没有健全的人格,同样“看不见明天的阳光”。

学生与学校都应反思

女生一杯开水,对于稍具是非判断能力的人们来说,如同浇向社会的一盆冷水,人们心里都有一种拔凉拔凉的感觉。即便老师不带调侃的意味,即便晾你在门口站着,这做学生的,因为旷课被老师批评几句也是正常的。倘若视而不见,反倒是害了学生、坏了学风。别说还是政法大学的毕业班学生,别说还在往法律的高深地带探索,就冲着二十几岁的成年人,能够做出这种当众报复的极端狭隘举动,这是连做个普通公民都不合格的水准。

法律的天平,只有学识与胸襟俱佳的人,才能托得起,扶得正,端得平。这个道理,作为一所政法大学,应该教;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应该懂。但严酷的现实却是,这杯开水,出自法律专业的学生之手,浇向了教法律的老师的脸,泼在了最不该发生伤害事件的政法学校。即便这是个案,即便有天大的误会,即便这名学生一路走来的家庭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缺失,但它依然嘲笑的是这名学生自己对法律的无知,也反讽了一所法律院校的育人成果。因此,依法、依规处置这名学生,轻重是另一回事,但学校和学生双方都应在这杯开水冷却之后,各自面壁找找自己的教训。

猜你喜欢

考研王某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代管人可以变卖失踪人的财产吗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一匹“宝马”引发的无间道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