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2015-05-30宁世茂
宁世茂
摘要:本文阐述了一套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并点出其深远意义,旨在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5.1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要求以素质教育和学生为主,推崇启发式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因此,开展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刻不容缓。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
(一)片面追求分数
传统的课堂评价机制片面追求分数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怎么样、老师教的怎么样都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决定。这种片面追求数据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个打击。因此,这种评价方式很明显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也是不适用于现代小学语文课堂的。
(二)完全以老师为主的评价主体
传统课堂的评价主体是老师,学生评价的高低往往都是凭借老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老师的一言堂很明显会造成教学评价有失公允,独断造成评价的不公正和片面性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错误的教学评价会对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指导,最终会影响教学效率。
(三)评价内容单一
传统课堂评价的评价内容比较单一,除了老师自己在课堂上的观察,就是靠考试。其中考试的结果对教学评价有着决定性作用。考试的内容往往只会机械性的考察课本,客观题较多,而主观题也过分看重答案的参考价值,忽视了不同的看法。这种呆板的考察内容只会培养出考试机器,对学生自己思维的开发和引导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在学生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阶段,这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扼杀。
(四)评价方式过于激进
在传统课堂上,老师的评价方式总是过于激进,往往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不利的影响,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喜欢将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公布,直接以分数的方式来划分学生的优胜劣汰,伤及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在评价表上,老师总是喜欢用优秀、优良、良好、及格、不及格等几个档次将学生进行人为的划分,给学生增加了学习压力,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本身心灵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打击,给小学生弱小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一)教师观念上的转变
以学生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1]。所以老师要在观念上改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角度的评价参考依据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考试分数只是评价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从多角度选择教学评价参考依据,例如课堂表现,课堂表现往往是一个学生最真实的学习状态,它应该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与此同时,学生的课下表现以及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也应该成为一个评价依据,包括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都是重要的评价依据。只有对学生的方方面面进行综合评价,才能对学生进行比较恰当的评价。
(三)考察内容的创造性
教师的评价来源于教师的考察结果,因此,教师的考察内容是影响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考试的时候,教师除了要考察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引导。在考察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主观题以及客观题的结合,同时辩证的看待学生主观题的答案,给予学生思想上的自由以及肯定。在课堂上,老师也需要与学生多进行互动,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对学生的考察内容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评价。
(四)温和恰当的评价方式
单调的数字和孤零零的几个优、良、及格等几个数字对小学生而言过于枯燥,对小学生素质的提高有限。在对小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评价方式的选择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考虑到小学生思想的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过于激进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甚至会让他们感到畏惧,而大道理则根本无法让他们理解。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首先,语言措辞要恰当。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要有启发性,循循善诱,激发学生思维[2]。以鼓励性的词语为主,避免责备和贬低性词汇的使用,在一个相对轻松的语言环境下,让学生得到放松,让他们能集中注意力去思考问题。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评价的意义不是为了责备和惩罚,更是一种肯定、引导以及鼓励。在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自我认识
教师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水平,能够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恰当的评价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以及不足,为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当学生的看法和学习态度得到肯定,就会给他们以后的学习带来热情,让他们以极大的积极性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教学评价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以前做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行改正,用新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待以后的学习,在不断的纠正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学习效率。
(四)对教师教学计划的指导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过来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有着指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直接影响教师后续的教学计划,教师应该根据现阶段学生的教学评价,合理修改自己后期的教学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后续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语文课堂评价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3]。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模式的使用,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毕胜航.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及其转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沙水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13.
[3]张静.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