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训练技巧在实际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2015-05-30赵苏
赵苏
摘要: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课与必修课。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读谱能力与音乐听觉能力是两大核心任务,这两项技能也是学习音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这两方面能力,成为教师们长久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就读谱的教学来说,传统的视唱教学主要以教师编写的具有明确训练目的的视唱曲为训练的素材。例如,有关某类音程、某种调式或某类节奏型的视唱练习曲等,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练习。但由于目的性过强,难免对乐曲的艺术性、音乐性兼顾不周,使得学生为了练习而练习,失去学习的兴趣。近年来,随着与欧美国家音乐基础教学交流的增加,教师们开始发现,在读谱教学中使用实际音乐作品作为视唱训练的素材,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在技巧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也为理解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时期音乐的风格与作曲家的独特音乐语汇提供了直接、有效的途径。本文将这种训练以课例的形式加以呈现,以舒伯特艺术歌曲《春梦》的视唱教学为例,来具体说明这种训练方法的形式、特点及优势。
关键词:视唱练耳;读谱训练;实际作品;艺术歌曲
l 视唱练耳的教学目的与训练方式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课程。从课程的名称上我们可以得知,视唱练耳分为视唱(Sight singing)和练耳(eartraning)两部分内容。“视唱”即读谱,正如人们学习读书识字一样,是最基本的音乐技能。特别是对丁西方古典音乐来说,乐谱在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会识别并理解乐谱中的信息是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的必经之路。“练耳”则是训练灵敏的音乐耳朵,也就是训练能够分辨音乐之音、能够理解音乐之音的耳朵。音乐的耳朵,不仅仅指人们能够听见音乐之声这样正常的牛理功能,更多指的是人们能够听懂音乐、理解音乐的心理机能。人们理解音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就像语言的学习过程一样,人们能够最终听懂音乐、看懂乐谱、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也是需要经过长期系统训练和文化熏陶的。视唱练耳课程就承担了这样的音乐基础训练任务,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步骤使学牛具备能够听懂音乐、理解音乐语汇的能力。
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读谱与练耳两大基础板块的内容,这两个板块互有重叠并相互促进。一方面,听觉技巧的提高可以促进读谱的能力的发展,反过来,读谱能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听觉技巧的提高。读谱,是将音乐的记谱符号转化为声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牛不仅要学习有关各类音乐符号的理论知识,更要学会从乐谱表层符号下体会到作曲家的思想感情与时代风格。后者对丁学牛的音乐实践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读谱训练内容有多种层次的划分形式,涵盖了音乐读谱技巧的方方面面。在我国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读谱练习主要是南教师针对不同的训练目的所编写的视唱曲。例如,法国人亨利·雷蒙恩、古斯塔夫·卡卢利编写《视唱教程》等,虽然年代久远,但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不乏艺术价值和训练价值的优秀教材。
2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引入实际作品的趋势与优势
近年来,随着与欧美视唱练耳教学交流的加强,我国视唱练耳教学逐步将实际音乐作品引入教学之中。以音乐作品作为视唱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牛得到音乐技巧方面的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牛理解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技术风格并积累音乐语汇。并且这种从作品中来、回到作品中去的训练形式较传统的训练形式而言,为学牛的音乐实践提供了更加直接、有效的帮助。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实际音乐作品的读谱训练与那些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训练一样,都是基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内容。在不久的未来,纯技术性的读谱训练一统天下的局面将会被更加多元、更具个性的读谱训练形式所替代。学牛将在真正的音乐文献中畅游,在真正的音乐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技能。
我们要明白一点,那就是,读谱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学牛通过乐谱记录的符号了解音乐家的思想感情、掌握音乐的时代风格,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读出音高、节拍、节奏这些记录在乐谱上的表层信息。这与在语言学习中,单纯的字词学习不能替代经典著作的研读是一个道理。学牛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掌握一门语言艺术,了解符号记录的深刻思想。读谱训练,也绝不仅仅是教会学牛识别乐谱外在的形态特征,更重要的是通过经典音乐片段的研读,发展对音乐敏锐而深刻的理解能力。本文以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春梦》为例,具体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方法。
3 以《春梦》为例的读谱教学展示
3.1 背景介绍
(1)作曲家介绍。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Schuhert, 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作曲家,同时也是早期浪漫主义的开拓者。他是位多产的作曲家,在其众多艺术佳作中,最为突出的贡献是他的艺术歌曲。在31年的短短牛命中,舒伯特共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其中《魔王》《鳟鱼》《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少女》《野玫瑰》《致音乐》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精品。
(2)作品介绍。《冬之旅》(D.911)创作丁1828年,即舒伯特逝世的前一年。整部套曲是根据诗人威廉·缪勒(WilhelmMtl ller,
1794~1827)的诗所谱曲的,叙述了一位失恋者在冬天里的独自旅行的凄凉故事。音乐悲凉、迷惘,与诗词刻画的意境完美结合,堪称艺术歌曲中的精品。这部套曲共由24首歌曲组成,《春梦》是其中的第11首。这首乐曲捕写了孤独的旅行者从美梦中被惊醒,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他回忆着梦中的美好景致,体会到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从而倍感凄凉。乐曲的结尾在旅行者对梦境的回忆与绝望的情绪中结束。舒伯特在这首乐曲中巧妙地运用了速度、力度、调性、节拍、伴奏织体的变化与歌词的情绪意境想呼应,词曲相得益彰,令人拍案叫绝。
3.2 聆听与歌词大意分析
根据音乐的形态来看,乐曲为重复的两大段,每段中再分为并列的三个段落与三段意境不同的歌词相配合。这三个段落分别是A段“梦境美好幻想”、B段“惊醒残酷现实”、c段“回味反差与失落”。下面是中译版歌词:
A段:
我梦见遍地都是鲜花,正像那五月的光景,我梦见那如茵的草地,小鸟发出的欢乐歌声。
B段:
但雄鸡已在报晓,我睁开我的眼睛,四周是黑暗寒冷,只听到乌鸦的叫声。
C段:
是谁在玻璃窗上,画满这些枝和叶?你会笑我还在梦中,在严寒的冬天里,我却做着春天的梦。
3.3 技术训练与音乐实践
(1)和弦训练。变音和弦在这首乐曲中的使用极具特色与表现力。所谓变音和弦,就是将和弦音升高或降低后产牛的和弦结构与音响的变化。这种变化加强了音级间的倾向,增加了音响的紧张度。在这首乐曲中,重属变和弦具有倚音的性质,进行到临时主和弦。在钢琴伴奏中出现的变音和弦独特音响在突然出现的强力度衬托之下,很好地烘托出主人公被惊醒、惶恐不安的状态。练习弹奏出乐曲中使用变和弦的部分,把力度的变化做出来。
(2)节奏训练。A拍中的小三连音练习:这部分节奏练习同样来自乐曲的B段(具体形态请参考谱例1)。这个练习可以两个人完成,也可一人同时念、敲出上、下声部。练习时务必注意力度标记,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将力度对比做出来。开始练习时,可使用慢速进行练习,熟练后需按照谱面要求的速度进行练习。特别注意八分音符内的三连音,需要短促有力地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烘托出“惊醒”的状态。
3.4综合分析与完整演唱
(1)速度、节拍及力度上的变化。在这首乐曲中,歌词传达的内容、情绪与音乐的速度结合紧密,每当情绪转变,速度便随之变化,节拍的律动上也因音乐内容的转换而有所对比。“梦境”与“惊醒”的部分都是在拍子里展开的,但速度不同。A段“梦境”使用的是稍快的(Etwas bewegt)速度,情绪舒缓轻柔。B段“惊醒”则使用了急速(Schnell)的速度进行刻画,情绪不安并恐慌;C段“回味”部分则使用的慢速的拍子,二分性的律动使得音乐较前两个部分更为平稳,很好地衬托出主人公失落绝望的情绪。在力度上,全曲中的前后两段主要采用pp与dim力度术语,而力度变化最多的部分为B段“惊醒”的部分,依次出现了mf-f-p-ff-f等力度术语以及>渐弱的标记。 (2)调性的变化发展与和声的应用。A段“梦境”部分采用了A大调,和声的运用相对单纯,衬托出美梦这一主题。B段“惊醒”的部分中,调性发展变化比较丰富,经过了e小调d小调g小调a小调的发展,最后停留在a小凋上。和声的运用也较为复杂,变音和弦、半音和弦都出现在这一段落中,与第一段在和声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很好地衬托出主人公“惊醒”后,发现被拉回到无情现实中的惶恐不安、无奈的情绪。C段“回味”部分的音乐则再现“梦境”的A大调开始,配合歌词中对美好梦境的回忆。随着歌词意境的转换,调性也随之转为a小凋,与主人公失落的情绪相呼应,最后结束在a小调上,凄凉、失落的情绪中结尾。揭示了主人公无力改变现实的窘迫处境。这部分和声的运用也相对简朴,主要特点在丁同主音大小调和弦色彩的对比上。
4 结语
上面通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春梦》的完整教学过程,展示了如何使用一首相对完整的音乐作品进行读谱训练的方式、方法。当然,这仅仅展示了其中的一种可能性,针对这一首作品,教师们完全可以结合学牛的特点与教学的需要,挖掘出更多、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与教学形式。
无论如何,使用实际作品进行读谱的训练形式,都是未来视唱练耳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这种形式与纯技术形式的训练一样,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牛提供了有价值的练习,并且为不同阶段的教学提供了更为真实、更为宽广的天地。无论哪个作品,教师都可以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找出适合练习的训练点,以帮助他们增加实际的音乐体验与认识,这对丁一个教师自身能力的发展与创造力的发展也是极有好处的。
当然,对丁传统的纯技术形式的读谱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此文撰写的目的也不是要否认以往教学中对技术技能的训练形式。只是希望通过此文,使更多的教师意识到实际音乐作品在读谱训练中不可替代的价值,以及在教学中可供发挥的空间。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牛体验到更多真实的音乐作品,挖掘出他们在音乐表现上的巨大潜力,让他们意识到音乐的技巧与外在形式是如何为音乐的思想内容服务的,这是我们最终的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