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例题教学的反思
2015-05-30杨正燕
杨正燕
[摘要]数学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目前,数学例题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及原因,很需要我们教师对数学例题教学的再认识,明确把握数学例题教学的趋向。
[关键词]数学例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通过例题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答数学问题,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之目的。同时,例题教学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数学例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例题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不协调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切实际,拔高要求
在数学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认为:课本上的例题太简单了、没什么可讲的,或者说讲起来不过瘾,于是,另找综合性强的题或竞赛题作为例题。这样,教师拔高了教学的要求,让学生过早地陷入综合训练之中,教师津津乐道所谓的解题技巧,忽视解题的通法,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听不懂,收效甚微,还很容易导致学生恐惧数学或讨厌数学。主要原因: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够,教学的随意性大,对学生估计过高。
2.教法单一,学生沉闷
不践行新课程理念,教法陈旧单一,以讲授为主,学生课堂上缺乏激情、思维未跟上,从而导致课堂气氛差、学生沉闷。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因例题而异,合理选择教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主要原因:新课程观念淡漠,课改意识不强,备课不充分或教材挖掘不够。
3.停留预设,思维不活
教师在备课时对例题解法有了预设,从而形成思维定势。在课堂上表现出解题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分析例题只是把学生往自己准备好的解法上引,思维展不开,有的甚至三言两语就分析完了,学生还没弄清为什么。显然,这忽视了学生的声音和想法,也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对学生的数学解题和数学思维的训练极为不利。主要原因:教师受例题解法约束,思维打不开,不能很好地运用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去分析问题。
4.草率应付,照本宣科
不备课或者备课不够充分,例题教学只好照本宣科,书上怎样解就怎样讲,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学生就得不到数学思维训练,遇到类似题还能勉强应付,但题目稍有变化学生便无可奈何了。主要原因:教材不熟悉,钻研教材的力度不够。
5.就题论题,缺乏反思
在数学例题教学中,往往存在这种情况,教师把例题解答完就了事,而不去对例题进行总结(如题型、思想方法、表述等),也不对例题进行挖掘(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等)。教师解题如此,学生就得不到解题反思的熏陶,当然学生解完题也就没有了反思的意识。主要原因:教师没有解题反思的习惯,或者说缺乏反思意识,盲目追求解题数量而忽视解题质量。
二、对数学例题教学的再认识
作为教师,必须对数学例题有足够的认识,只有教师明确例题的地位作用,才能重视好例题的教学,学生也才会重视例题的学习。
一般说来,例题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例题的解答过程是运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例题的作用不仅是复习巩固基础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有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能力,反过来又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例题的解答方法也往往是典型的重要的方法。学好一个例题往往能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
然而,在学生学习例题时,往往认为例题简单而一看了之,或是机械地记忆解题过程,这样,不仅不能发挥例题的作用,而且妨碍了学生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重视学习例题的解题方法。对学生学习例题,对学生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审题
在读题的基础上,了解题意,搞清题目所给的条件,特别是某些隐含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对学生来说,常出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常常忽视“隐含”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例题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类型题的指导。
2.寻求解题思路
(1)联想筛选寻求解题思路。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首先,根据题目的条件联想由此而得出的结论,再由此结论联想其他的结论,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联想必需得到什么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并根据图形的特点联想有关的知识和方法。显然,联想的知识越多,所学的知识越系统、所能寻到的解题方法也就越灵活,解题的技巧也就越高。因而,在联想的过程中,可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在联想的基础上要进行筛选,找出能够沟通条件和结论的路线,从而理清解题思路,弄清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2)追溯发现过程,寻求解题思路。课本中有些题目的解题思路不易想出,其解证方法孕育在发现结论的过程中,数学归纳法部分尤为突出。因此,要追溯得出结论的过程,从而找到解题思路。
(3)解答。解题思路明确后,要用严格的格式,准确的数学语言写出题目的解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4)小结。在题目解答完毕后,首先要剖析题目中的各条件的作用。思考去掉或改变这些条件会引起什么变化,特别是逆向变化,然后对有多种解法的例题,要把各种方法加以比较,从中选优。还要注意从解题方法上、运用题目的结论寻求解题的规律和技巧。对有些例题还应注意随着知识的增加而逐步加深和拓广。适时作出小结,这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一步,不能忽视。
三、数学例题教学的趋向
1.注重质量,讲好例题
所谓讲好例题,就是教学上通过师生、生生积极的互动和一些数学活动,把例题分析清楚、透彻,让学生明白为何这样解,解答该如何表述等等。《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织的过程,数学例题教学往往需要互动与共同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在例题教学中,教师重点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演绎和归纳去探讨问题。
2.钻研教材,用好例题
所谓用好例题,就是挖掘例题潜在的教育价值,在例题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例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这也是新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告诫我们:“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
3.因材施教,选好例题
所谓选好例题,就是必要时切合学生实际地更换课本例题或者补充例题,但所选的例题要能体现现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要蕴含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而不是一味追求例题的难度和所谓的解答技巧。譬如,几何证明题教学,像《课标》所说的那样:“‘证明的教学所关注的是,对证明必要性的理解,对证明基本方法和证明过程的体验,而不是追求所证命题的数量、证明的技巧。”
4.教法灵活,解好例题
所谓解好例题,就是多角度思维去挖掘例题的解法或者拓展例题,把例题讲活讲透。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合理运用讲授、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地去发现新思路、寻找新解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家费赖登塔尔说得好:“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5.养成习惯,反思例题
所谓反思例题,就是要对例题的解答进行反思,去反思解法是否严密、是否有新的解法,去反思解答的表述是否清楚、简洁,去反思此类问题的解答是否有规律,等等。养成反思的习惯对我们学习来说十分重要。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只有我们教师养成了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学生才可能有做题反思的习惯。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其著作《怎样解题》中指出:“即便是相当优秀的学生,在得到题目的解答,并将整个论证简洁地写下来以后,也会合上书本,去找别的事做。”事实上,反思是开启数学智慧的钥匙,是数学思维严密性的表现,经常反思能够培养我们办事严谨、考虑问题周全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在例题教学中要做好学生反思的表率。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2]叶圣陶《教育思想》
[3]波利亚《怎样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