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艺术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刍议

2015-05-30丁宁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用途英语课程

【摘要】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音乐艺术类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仍以通用英语课程为主,而作用地位日趋重要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发展现状堪忧。本文通过对音乐艺术院校通用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采用“5W”分析法探讨了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在类似学院的发展可能,提出一些解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ESP) 5W分析法

随着我国国内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与国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持续增大。各类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更显多元,单个专业或单一技能的人才满足市场人力需求已略显吃力。以音乐艺术院校外语教学为例,公共通用英语已成鸡肋。如何顺应当今时代要求,培养专业精、外语强的人才成为音乐艺术类院校一个重要的教学发展方向。本文将从专业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的五个教学元素(5W)入手,结合音乐艺术院校专业特点,讨论ESP在此类院校教学的思路和对策。

一、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现状(ESP)

ESP是“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的缩写,即“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指与某一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ESP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任荣政、丁年青,2012)。

其教学模式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ESP教学目标明确。英语对于学习者是一种工具,通过这种工具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促使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第二,ESP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之上。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进行何种交际活动,这些交际活动需要他们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第三,ESP教学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从学习者的专业需求出发,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赵琳,2012)。

国外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谷志忠,2010)。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发展 ESP教学。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且普通英语教学的重心正逐渐向高中阶段下移(蔡基刚,2004)。ESP教学作为衔接普通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桥梁(丁年青,2004)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尽管近三十年,ESP教学在我国大英英语教学领域已成热点,但秦秀白教授(2003)认为,我国高校ESP教学在实践、理论两方面都未进入成熟阶段,表现有三:1.未解决好专门用途英语(ESP)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定位问题;2.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性质和教学原则理解不一;3.对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方法研究不深入。

二、 音乐艺术院校ESP英语教与学现状

相对于音乐表演类的专业核心课程,虽为必修课的大学英语课程在音乐艺术院校的地位式微,属于边缘位置。毋庸讳言,相比于语言类院校的专业教师,音乐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师的教学并不轻松愉快,面临长期困境。原因不过是音乐艺术院校学生入学文化课成绩不高、学生英语学习基本方法不理想、学习目标不明确。入校后,音乐艺术学院的学生通常会专注于专业课的学习,忽视英语的学习。因此,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音乐艺术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有待提高。此外,音乐艺术院校无统一的ESP教材,虽原版教材代表了该专业的前沿发展,但需要学生较高的文化意识和英语水平,实际运用效果并不一定理想。一些院校的自编教材虽说结合教学实际、略显灵活,但多以文献阅读为主,拼接构成的章节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不能同步配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此外,师资问题也较棘手。各高校担任 ESP 课程教学的教师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从事大学普通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担任;另一类是由专业领域中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担任。但这两类教师在从事 ESP 教学中都存在明显的弊端。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实践环节,师生们仅用场景模拟对话、影像观摩等方式在课堂上作简单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热情必然减弱,教学效果不佳。

三、ESP教学模式(5W)五元素在音乐艺术院校英语教学的应用

综上,本文将结合西安音乐学院英语教学实际,采用“5W” 法对音乐艺术院校ESP 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

WHY:学习目标与动机关系紧密,只有目标明确,学习者的热情才能极大地发挥出来。大学生并不熟悉毕业后面临的外语实际应用情景,难以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并将其转换为学习动机。ESP 教师很有必要通过应用情景分析帮助学生了解 ESP 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WHAT:学习内容决定了学生能否饶有兴趣地持续习得。总体上,ESP教学内容可分为:词汇与语法、语篇与体裁、策略与技能(任荣政、丁年青,2012)。音乐艺术院校英语教师可先帮助学生熟悉专业范畴术语,在相关语篇和体裁上深化输入领悟,最后再输出过程中培训学生的具体应用策略与语言技能。

WHO: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能够做到专业、语言俱佳的教师很少,可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培养现有教师队伍。教师自己也要强化学习,凭借音乐艺术院校的专业特点,旁听课程,增强音乐专业能力。

WHEN:何时开展ESP教学要处理的其实是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时差矛盾。学生刚入学时,基础薄弱,如果直接引入ESP教学模式,不太现实。况且根据教育部规定,大学生必须通过CET4、6级考试。因此建议在大学低年级,也就是一、二年级保持通用英语课程,在高年级(三、四年级)开设相关ESP课程。

WHERE:国内英语教学环境已有很大改观,从最初的语法教学法、翻译教学法,以发展为交际教学法等多个综合多元的教学模式现状。但鉴于ESP属于专业英语教学范畴,如继续按照通用英语教学环境惯例,未必能在新的环境下迎接教学挑战。建议学校经常举办专业国际交流活动,组织学员参与,以浸入式学习模式感受ESP教学特点。同时,应加强与国内外兄弟院校的ESP教学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四、结语

新时代下的音乐艺术院校英语教师面临多样挑战。如何营造良好教与学的生态环境,如何发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通用英语式微)以及教师职业发展(ESP教学热点)都是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运用“5W”分析法讨论ESP教学在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学可能,为教学同行提供一些思路和策略,希望能略有帮助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

[2]丁年青.基础 桥梁 彼岸——试论高校普通英语、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的关系[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

[3]谷志忠.高校ESP教学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2010.

[4]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5]任荣政,丁年青.ESP 教学“5W1H”要素分析[J].外语界,2012.

[6]赵琳.ESP理论视角下的音乐英语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

作者简介:丁宁(1987年10月25日-),女,西安音乐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教师(助教)。双硕士(英国爱丁堡大学英语教育硕士,西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大学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用途英语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DNA的奇妙用途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用途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书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