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校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30安力陈博俊祁雄

关键词:经济学课堂教学

安力 陈博俊 祁雄

摘要:动机问题被很多人认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仅次于智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因此,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高校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分析了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定义和高校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在高校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应用ARCS动机设计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ARCS动机设计模式;经济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一、ARCS动机设计模式

学习动机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核心作用,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激情。因此,教学设计中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就是关注动机设计。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凯勒(J. M. Keller)综合了各种动机理论提出了ARCS动机设计模式,此模式是由注意( Attention )、相关(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满意(Satisfaction)四个要素组成的,可以解释为在激发学生的注意力的基础上,让学生与所学知识建立某种联系,之后从适当的任务中树立起信心从而达到某种满足 。

(一)注意( Attention )

注意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首要条件 。Keller 教授经过收集多方面的文献研究,证明加涅的课前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要维持学习动机,将其化为内驱力持续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注意“是知识能否被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从而化为长时记忆的第一步。

(二)相关(Relevance)

“相关”又称“切身相关性”,学习必须与学习者生活中的重要目标建立关系, 学生应该知道他们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是与他们自身有关联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所谓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三)自信(Confidence)

自信是指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完成任务的主观判断,它是学习者进行主动探索的心理基础。学习者在接受学习任务之前应该建立适度的自信心,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学习动机的保持。

(四)满意(Satisfaction)

持续性的学习动机依赖于学习者从学习经验中获得满足。这种满足可以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刺激。前者可以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的期望,完成任务的满足,自我能力的提高等;后者可以是外界的认同,长辈的夸奖,积极反馈与各种奖励等。

二、高校经济学课堂教学现状

《经济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总体而言,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能把握微观与宏观经济理论的精髓,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基本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现实经济问题。

(一)授课方式单一,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的方式依然集中于重理论讲授,轻现实接轨的模式 。学生每天面对繁杂抽象的理论,加之教师的课堂教学一成不变,都以理论推断,师生问答为主,难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上难以集中注意力。

(二)忽视学生自身经验,“教”与“学”脱节

实地调研性教学是新时期经济学教学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但可惜的是,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关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教师的教学常常从教材的理论或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却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层次与生活经验,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常常感到教师的“教”与自身的“学”是无关的。

(三)注重结果性评价,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与自我满意度

高校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考核依然停留在期末考试上,这不但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失去信度,更造成很多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信心。

三、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校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开展“理论+实践+反思”的教学,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独立学科。这表明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理据性,不是单纯地对经济现象的主观臆断,同时,规律的揭示又要求经济学与现有的经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探究人类财富积累与创造的目的。 因此,高校经济学课堂教学应该采用“理论+实践+反思”这样的教学模式来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在掌握了良好的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将实践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从学生自身经验出发,增强课堂教学与学生自身的相关性

既然经济学课堂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素材,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经验世界的联系。首先,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待经济学,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补充通俗易懂的案例;其次,案例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知道经济学中的一些规律,但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自身的相关性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布置“任务型”的课后作业。

(三)注重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满意度

高校经济学课程除了设置期末考试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每节课的课后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状态进行点评,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入多元化的评价内容。除了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评价,还要另外设置其他的评价内容,例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中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等,以此对学生作出综合性的评价,增强他的自信心与自我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姚远峰,潘沛沛.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成人学习动机策略初探[J].成人教育,2011(12).

[2]董雪梅.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2(7).

[3]吕素昌.浅谈高校经济学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点[J].科技创业月刊,2014(10).

[4]吕小梅.民办高校经济学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3).

[5]董拥军.高校经济学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探讨[J].才智,2014(12).

猜你喜欢

经济学课堂教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经济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