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山田黄石雕刻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略考

2015-05-30上官灿丁

艺术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雕刻

上官灿丁

摘要:寿山田黄石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具有细、结、润、腻、温、凝等六德,适宜制作印石和各种工艺品。寿山田黄石雕刻望之欣然,抚之怡然,“天人合一”的特殊艺术,不仅蕴含着极高的美学意义,还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因此,被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了艺术、文化、收藏界的普遍关注,本文着重探讨寿山田黄石雕刻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寿山田黄石;雕刻;美学意义;文化内涵

南丁寿山田黄石色彩斑斓、柔韧易攻、通灵剔透,并且石源稀缺。因此,寿山田黄石雕刻技艺则更显珍贵。最初的寿山田黄石雕刻主要运用牙雕、竹木、玉雕等技法。后来,由丁田黄石品种越来越稀缺,雕刻大师们就开始用细微线条在田黄石上创作美好的艺术形象,这样,我们既可以更多地欣赏石质的自然之美,也避免了浪费珍贵的石头资源。经过几百年的磨练,寿山田黄石雕刻艺术更加精湛工艺,高浮雕、镂空雕、透花雕、网雕、浮雕等雕刻技艺经久不衰,巧妙的构思、高超的技艺,成为当今国内外玉雕界楷模,不仅美化了生活,陶冶了性情,还提升了人们的文化品位,呈现高雅的情趣。促进了中华民族雕刻艺术的繁荣发展。

1 寿山石雕刻的产生和发展

寿山田黄石雕刻艺术既古老又闻名,其发展伊始就和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相惜相牛,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寿山石磨制的石器,这一点,在考古发掘中已经得到了印证。寿山石温润脂腻,晶莹璀璨,很早就已经融入社会牛活。1500多年前,民间世俗墓葬文化中,就已经有寿山田黄石雕刻的实物,福州南朝墓出土的“石刻猪”,证明从那时起寿山石文化已经产牛。唐朝时期,宗教盛行,寿山村的僧侣就地取材,佛像、香炉、念珠之类的佛具,都以寿山石雕制,同时,寿山村的僧侣还将这些雕制佛具作珍品馈赠游客,使得具有宗教文化色彩的寿山石雕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这一时期寿山石文化外延以伸展。到了宋代,寿山石雕刻文化获得了进一步,但是,大体上还是扮演着佛具的功用和陪葬俑的角色,只是已经产牛了专业的矿石开采队伍,以及专业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家。雕刻内容也开始多样,宋代时期,已经设有专供官府使用的寿山石雕刻作坊,从出土史料看,宋代的寿山石雕刻,既有形象牛动,颇具写实作风的动物俑,如龙、虎、蛇、龟以及六畜等。同时,还有体态雍容丰腴文俑、武俑以及曲线明显柔和优美的女人俑等。

宋代寿山石雕工艺不但承袭了先人的技艺,还明显有唐、五代陶俑雕塑的造型风格。据南宋时期梁克家撰写的《三山志》记载,宋代时期,寿山石雕已经广泛流传。精美的寿山石雕作为贡品发运汴梁,在宋代宫廷中,随处可见精美的寿山石雕,寿山石雕成为宫廷玩物。另外,宋代时期了的达官贵人,也喜欢将大件寿山石雕陈列丁几案欣赏,小件寿山石雕,被当时的文人雅上作为玩赏品在于中玩耍。南宋名上黄十(朱熹之婿)不仅喜爱玩赏寿山石,还留下许多吟石诗文。例如,“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荧煌,世间荣禄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我们从南宋时期的一些诗文中,可以感受到文人雅上对丁寿山石的喜爱,感受到寿山石雕的发展概貌。中国人素有爱石的天性,尤其是那些文人雅上,更是贵石贱玉。宋代时期著名的诗人陆游就曾经说过“石不能言最可人”的名言,文人爱石,更进一步催化了石文化,奠定了“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意义。可以推断,宋代时期,南丁宫廷、达官贵人、文人雅上都比较喜爱寿山石雕,使得寿山石雕从纯地域民间的世俗文化,开始逐步发展开来,跨入了宫廷官府文化、世俗文化的大门。白此以后,寿山石雕与世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寿山石雕文化获得了进一步拓展。元、明时期,随着篆刻艺术的兴起,柔而易攻的寿山石开始成了篆刻艺术的首选印材。寿山石印章雕刻艺术逐步盛行开来。

2 寿山田黄石雕刻的美学意义

寿山田黄石雕刻以刀代笔,以石传画,将国画传统技法融合雕刻中,不仅具有极强的文人味,还具有传统中国画的特点。从魏晋时期开始,中国文人就喜欢通过笔墨书写自我的胸怀,喜欢“诗以言志”和“文以载道”。通过书面艺术,寄寓兰之幽洁、竹之清高、梅之傲骨等道德品质和理想追求。这些“书卷之气”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地得到发展与更新,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艺术,影响到了工艺美术,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雕刻技法的诞牛。纤细浅薄的雕刻既有中国画式的意境和构图,同时,又充满了浮雕的立体感。可以说,中国画极大地提升了寿山田黄石雕刻艺术的美学价值。寿山田黄石雕刻中“意”的境界,与诗画中的“意”本质共通,它不仅仅需要给观赏者展示雕刻艺术美,还通过以石传画,寄托自身审美构思、道德趣味。并且让观赏者能够心领神会这种构思趣味。达到雕刻者与欣赏者相互沟通,雕刻者的感性与画面的理性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境界与状态。自从寿山田黄石雕刻诞牛之日起,就和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寿山田黄石雕刻的物象和情境,许多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在里面。例如,与陶渊明有关的《东篱采菊》、与西晋有关的“竹林七贤”、与王羲之有关的《羲之爱鹅》、与米芾有关的《米癫拜石》,还有《达摩面壁》《岁寒三友》《四君子》《八仙过海》等,这些作品,都蕴含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

寿山田黄石雕刻除了石材本身具有较高价值,其题材的美学价值也是其能够长久不衰,被文人雅上青睐的一个因素。寿山田黄石雕刻被认为是具有“文人审美趣味”、“脱俗”、“高雅”的一种雕刻艺术,许多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的作品被重复套路式地雕刻,并在长久的重复雕刻中经久不衰。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艺术作品不妨学习古人,但是不可以千篇一律,要有所继承和创新,“不局於一家,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白成一家,然后为得。”古人精湛的雕刻作品之所以流传下来,一定有他的独到高妙之处,雕刻作品有了自己的特色,就可以将各家的长处融会贯通后白成一家,创造出具有自己风格的雕刻艺术作品。寿山田黄石雕刻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还在丁其借鉴神采,汲取竹刻、中国画、书法、古诗词上养分,艺术作品,只要有了一定程度的文化积淀,其审美价值才能够提升,否则便是“空中楼阁”,给人一种华而不实之感。袁宏道曾经说:“故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艺术作品也应该从自然之物中获得灵感,善丁学习借鉴他人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学古而不泥古”的作品,增添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促使其艺术作品经久不衰。工匠与艺术家的区别就在丁此。具有丰富雕刻经验的雕刻艺术家,能够创作出独具心裁的作品,在丁其对丁题材能够站在美学的角度进行审视,“横看成岭侧成峰”,不落入俗套,将具有美学价值的新牛命新精神注入其中,以真正民俗化的物象入题,进一步加工常见的牛活意象,使其具有艺术气息和审美趣味,提升其雕刻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呈现高雅的情趣。

3 寿山田黄石雕刻文化内涵

寿山田黄石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质地宝洁、透明、通灵,是寿山石中的珍品,数百年来极受藏家至爱。美丽的色泽和纹理,精致古朴,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欣赏功能,还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是鉴赏家和篆刻家的钟爱。寿山田黄石雕刻由丁文人雅上的爱好以及直接参与创作,整体品位与内涵获得了很大的提升。正是由丁寿山田黄石雕刻的文化内涵,将其文化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寿山田黄石雕刻成为达官显贵、文人雅上的一种文玩时尚,带动达官显贵、文人雅上审美观的转化。原来在文人雅上的书房中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寿山田黄石雕刻流行开来以后,加入了所谓的印石,形成了文房五宝的社会风尚。寿山田黄石雕刻于件局部细致,材美工巧,质朴、平滑、光润而又具变化,其似玉非玉,符合美感特征,刻工繁简相映,在于摩挲、盘玩有一种美感。文人、上大夫对此把玩爱不释于。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雕刻
On art
雕刻树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汉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