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互联网+”的魔方

2015-05-30申江婴

中国广播 2015年7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线下互联网+

申江婴

【摘—要】本文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出发,认为“互联网+”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大势所趋,中国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20年后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的迫切要求。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有三个层次,分别是线上线下互动(O2O)模式、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而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将会给各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 线上与线下 融合模式 工业4.0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引发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思考和各行各业的积极探索。但究竟什么是“互联网+”?为什么要“互联网+”?互联网怎么“+”?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这些基础性问题正在困扰着一些企业的决策者和创新者,需要我们共同来探讨。

关于“互联网+”的内涵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即传统产业的网络化、数据化。可以理解为,在互联网思维统领下,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工具改造既有的运营形态,重建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升级产业结构。“互联网+”跟近几年来提得较多的产业互联网、电信运营商发力的行业应用、工信部主导的“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专家宣讲的信息化等概念,本质上大体一致。当然,由于各自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理念,“互联网+”是它们的深化与升级,但核心都强调:互联网要从玩具转向工具,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互联网要从消费互联网时代迈进到产业互联网时代。

为什么要“互联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大势所趋,中国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20年后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的迫切要求。

首先,“互联网+”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梦想。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出版轰动世界的《第三次浪潮》,该书预测:人类社会在经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将迎来信息社会的浪潮。1984年,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管理大师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饮誉全球的《大趋势》出版,他预见了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信息成为社会运行的核心推动力,社会生产、人员流动、物质流动、资源配置等都将在信息充分交流的前提下提高运行效率。信息社会将成为人类社会的未来社会形态,而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它改变了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基因,人类由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进程。互联网作为信息处理成本较低的基础设施,其开放、扁平、民主等特性将使信息和数据自由流动起来并转化成巨大生产力。因此,“互联网+”渗透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人们所预见到的信息社会。

其次,产业自身发展呼唤“互联网+”。过去20年,我国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成就斐然。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网民达到6.48亿,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达到7%,为近年来最高。无论在规模还是内容应用上,中国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世界榜样:全球前十的市值公司中国有四家,网络零售交易额也首次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过度娱乐化、媒体化等。行业要保持持续健康增长,亟待从消费工具转化为生产工具和生产力。当然,前提条件是有发达的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和宽带网络提供强力支撑。可惜,电信运营商对这点还认识不足,没有看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宽带提速降费将会促使各种行业应用大繁荣、大发展,最终是包括自身在内的各方受益的远景。

此外,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需要借力“互联网+”新引擎。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艰难。2014年,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迎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2015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日益变弱,如果继续沿用以前的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思路,显然行不通,急需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互联网历来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自然成为中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动力和必然出路。预测称,到2025年,互联网普及可能为GDP注入4万億到14万亿元的价值;在2013年到2015年间,互联网有望为GDP增长贡献7~22个百分点。

“互联网+”怎么来“+”?互联网+传统产业,意味着不仅要给互联网以传统产业,更要给传统产业以互联网,是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互联网产业保持持续繁荣的现实选择。通过对现实发展状况的梳理,笔者认为,“互联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线上线下互动(O2O)模式为第一个层次;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为第二个层次;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为第三个层次。

线上与线下的互动(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为“互联网+”的第一个层次,是“互联网+”最先突破的地方,并已在PC互联网时代崭露头角。O2O就是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即主要通过线上推广带动线下交易,以加大商户的参与度和用户的体验感。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即指O2O模式。

团购拉开国内O2O序幕。2014年,我国O2O快速起步。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滴滴”和“快的”打车应用了。百度、腾讯、阿里三大互联网巨头在该领域短兵相接,将触角伸向未来生活的各个角落。天猫、京东、苏宁、亚马逊等电商企业在O2O领域加紧布局。万达、银泰等传统企业也开始探索O2O发展之道,寻求突破。一些典型的O2O模式迅速涌现出来:以京东为代表的“大数据+商品+服务”模式;以苏宁云商为代表的“门店到商圈+双线同价”模式;以万达为代表的“线下商场+百万腾电商”;以银泰为代表的“线下商圈+阿里电商生态”;以海尔为代表的“网格化门店+家居定制”……2015年,O2O继续炙手可热。以致许多人认为,“互联网+”就是O2O。其实,O2O模式作为线下商务与互联网结合的新模式,只不过解决了传统行业的电子商务问题,而“互联网+”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O2O主要适用于本地生活服务型产品。O2O是“互联网+”在第三产业中落地的生动体现,涉及的是吃、喝、购物、生活、美甲、洗衣、家政、家教、代驾等细分服务,满足了用户对便捷服务和物美价廉产品的需求。

O2O模式通过“互联网+”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之后,扩大了线下的需求,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补和双向联动,通过互联网把原先分散的信息共享起来,能极大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它改变了商品销售方式、商品流转效率、人类消费方式。

但是,O2O模式并非简单的互联网模式,因为真正消费的服务或者产品必须由消费者去线下体验,这就对线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上向线下发展,线下向线上迈进,实业与虚拟紧密结合。在O2O基础上,互联网通过强大的连接和聚合能力,凭借先进的技术、开放的思维,与传统产业紧密相连。在移动互联网浪潮驱使下,“互联网+”的发展在于更多地与线下实体结合,与传统产业结合,并形成智慧产业。这就达到了“互联网+”的第二个层次,即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

产业互联网化,主要体现为互联网的技术、商业模式、组织方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相伴而行,不断创新应用模式,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互联网也从消费互联网时代大踏步迈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正在改变和塑造所有的产业,零售业首当其冲,银行、医院、教育、交通等关键领域都要被互联网化。风靡一时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汽车、能源互联网、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互联网彩票等新形式的出现就是金融、汽车、能源、教育、医疗、彩票等传统行业的逐渐互联网化。

互联网+农业(第一产业)、互联网+工业(第二产业)、互联网+服务业(第三产业),将全方位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当然,“互联网+”不会就此停步。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万物互联时代的临近,互联网将打造未来生活、生产、社会运行更广阔的领域,一个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全新图景将产生。这就是“互联网+”的第三个层次: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在“互联网+”的这个阶段,意味着互联网将全面改变和打造传统行业的每一个环节,互联网像血液一样深入渗透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整个产业链条。这些环节涉及范围广、影响面大、配套服务众多。

在“互联网+”的这个阶段,各行业将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生产模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参与感,尊重消费者体验。

当前大家谈得很多的工业4.0和3D打印,就是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的典范。

工业4.0是指将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相融合,构建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关联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将封闭的生产工厂转变为一个开放的、智能的生产空间,推动工业创新从生产范式到服务范式的转变。工业4.0的本质是互联工厂,借此打通整个价值产业链,以互联网技术的全面应用,实现机器人、生产线、产品和用户之间的直接对接。工业4.0描绘了制造業的未来愿景,人类将迎来以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变革将对生产过程产生决定性的改变。数字化技术将贯穿生产生命周期,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规划、生产工程以及生产执行再到服务,使虚拟生产和现实生产合二为一。工业4.0开创了产业智能化的新天地,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3D打印这几年也热度不减。3D打印将颠覆制造业传统生产思路。它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从而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快速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比如传统服装企业青岛红领在消费者对工厂(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平台的基础上发展为3D打印模式,通过洗衣店、体验店接单,后台收到订单后,工厂自动配料、自动排单、自动裁剪、自动计算、融合版型,实现了实时、精准、低成本、可控的柔性化生产经营方式。

总而言之,“互联网+”,未来无处不在。“互联网+”目前只露出冰山一角,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空间无限。“互联网+”更深层次的魅力和神奇,期待我们去探索和领略。

(本文编辑:肖婧为)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线下互联网+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传统产业
为传统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浅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