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粮仓:从古到今是怎样存粮的

2015-05-30新周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义仓粮仓粮食

新周

粮食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对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的中国来说,粮食储存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古代粮仓,在历史长河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从古到今,人们又是怎样建设粮仓、储备粮食的呢?

谁拥有粮仓,谁就拥有天下

成千上万的人汇聚在一起,挑着荆筐的壮汉、背着竹篓的妇人拿着笸(音pǒ,读“颇”)箩的老人、抱着瓦罐的小孩……每个人脸上都是一片兴奋的潮红,每个人都步履匆匆,对倾倒在路边成堆的稻谷完全不屑一顾,也丝毫不在意雪白的米粒正在从筐篓的缝隙中不断地漏洒下来。远远望去,洛河两岸十里之间的黄土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白沙”。

这是隋大业十三年( 617年),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注:隋末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奇袭洛口仓后,开仓放粮时的场景。据史书记载,洛口仓兴建于大业二年( 606年),此后 11年间,洛口仓“积天下之粟”,全仓可储粮 2400万石,折合近 30亿斤。粮食对身处乱世的饥民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在占领了洛口仓短短数月后,瓦岗军迅速发展,从万余人猛增至二三十万人。后来,瓦岗军干脆在洛口筑城,将原来周长 20里的仓城扩大为周长 40里,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建立了 “大魏”政权。

粮仓,在隋末群雄逐鹿的烽烟中,就是扮演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谁占据了它,谁就占据了主动,谁能最终拥有它,谁就拥有了天下。

此后,李密与王世充(注:隋末起兵的群雄之一)对敌时,丢失了洛口仓,数十万瓦岗军一夜崩溃;再后来,李世民牢牢控制了洛口仓,又打下了洛阳城外的回洛仓,掐断了洛阳的粮食供应,迫使坐困愁城的王世充俯首称臣,奠定了李唐王朝统一中原的基础。

据考证,洛口仓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七里铺村东面。这是一片高出河岸 70多米的黄土塬,这里确实非常适合修建粮仓:首先,高地有利于防止内涝;其次,这里的黄土干燥厚实,非常利于建仓挖窖保存粮食;而且隋唐时期,这里又占尽地利,黄河、洛河和大运河在这里连通,江南运来的漕粮储存在此,可以方便地转输东都洛阳、京都长安,或北上运往河北。

1300多年的窖藏谷粒仍然颗粒分明

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吸取了隋朝城外建仓、城内却无粮的教训,洛口仓“天下第一粮仓”的地位逐渐被建于洛阳城内的含嘉仓所取代。

如今的洛阳城环城北路以西,在隋唐时为水道,当时的运粮船可以由这条水道直达含嘉仓。含嘉仓发掘于 20世纪 60年代末,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座大型地下粮仓。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共探出 287座粮窖,这些粮窖的形制、结构等基本相同,最大的口径约 12米、深约 12米,最小的口径约 8米、深约 6米,均为口大底小的圆缸形。

考古工作者们甚至在 160号窖内还发现了满满一窖 1300多年前存下的粮食。据曾参与发掘全程的相关考古专家介绍:“谷粒颗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后来人们用仪器进行检测,发现这些粮食虽然已经发生炭化,但有机质的含量仍高达 50%以上,中国古人存粮能力之高,实在是令人惊奇。

考古专家把这归功于粮窖设计的科学。根据发掘情况进行的研究表明,当时的粮窖工艺是这样的:挖好窖坑后,首先要用火烘干,然后把草木灰摊在窖底,上面铺上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一层席子,窖壁也照此办理,这种“席子夹糠”法,可以使粮窖隔湿保温,犹如一个巨大的保温瓶,而且,封存粮食都在冬季进行,这样就可以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

这样的粮窖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粮食不易发热、发芽,不易腐烂。在唐代,这样的地下窖仓里稻米的“保质期”为 5年,谷子的“保质期”更是长达 9年。

古代国家储粮制度影响至今

早在汉宣帝时,中国就正式建立了常平仓制度。本来,粮仓的基本功能,是为日常消费储存粮食,和在丰年积蓄余粮以备灾荒,但常平仓的意义不止于此。

每当粮食短缺,市场上粮价飞涨时,政府就将常平仓的粮食投之于市,不致“谷贵伤民”,以起到平抑粮价、调控市场的作用。

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又改进了常平仓:在粮食收获前,由政府借钱给农民,收获后交税时,农民可以以谷物抵值还款,如果还款时市场谷物价格上涨,农民可以归还现金,以保护农民免遭高利贷盘剥、稳定粮食生产、减少市场价格波动,从而保护城市消费者。

至此,常平仓制度趋于完善,成了稳定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的重要制度,为历朝历代所沿用。只可惜由于具体操作时官员谋私、胥吏盘剥,常平仓每每名存实亡,起不到平抑粮价和备荒的作用,它的重要性慢慢被国人所忽视。

历史的转折总是非常神奇,没有人能想到,“常平仓”再一次回到中国人视野并引起当权者重视,竟发生在两千年之后的大洋彼岸。

20世纪 30年代,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偶然读到了中国留学生陈焕章在其博士论文《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原理》中对中国“常平仓”制度的介绍,深受启发,他结合美国实际,制定了《 1936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 1938农业调整法》等相应法规,将常平仓引入了罗斯福新政,解决了农业生产过剩带来的经济危机和战争物资的短缺问题。从此,在各种演讲和回忆中,华莱士把常平仓视为“我任农业部长最值得骄傲的行动”。

现在,通行于全世界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现代社会的农业补贴、石油战略储备等,其观念来源,其实都与中国古代的常平仓制度有关。

慈禧太后朱批的“天下第一仓”

与常平仓明显的“国有”身份不同,中国古代的另一类重要粮仓——义仓,则是本着藏粮于民、建立民间储备的理念而兴建的。

义仓的本意是“民办”粮仓:仓库设于乡间,仓粮由乡民自愿捐献,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粮仓由乡民中威望高、声誉好者管理,管理人员定期轮换,有利于仓储透明;遇到灾荒时,义仓可以就近赈济,及时便捷。但这项制度明显带着理想主义的色彩,在现实执行中总是困难重重,所以,历朝历代总是时立时废,时兴时衰。

纵观中国历史,义仓的运营情况,以清代为最佳。

陕西的丰图义仓是在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救时宰相”阎敬铭倡导修建的,竣工后,因其坚固适用,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

丰图义仓坐落在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仰圣堡(南寨子)村内,从外形看它更像一座壁垒森严的军堡,坐东朝西,依山就势,巍然屹立于黄河西岸。粮仓最外围是一道宽 8米、高 8米的土筑外墙,墙下挖有壕沟,城门为铁叶大门,在齐胸高处还设有枪眼,便于观察和射击。

内仓城坐北朝南,是仓墙合一的建筑构型,58座仓廒就建在仓城墙体内。与密封于地下的粮窖不同,地上粮仓的防水和防火要求更为严苛。内仓的城墙顶部是由青砖铺就,形成 12个四周高、中间低的排水区,每个排水区中部都留一水槽,水槽延伸 4~5米,通过导水墙顶把水导向仓城内广场。

广场地形也是四周高、中间低,这样积水就可以很快排出墙外。每至雨天,从仓墙到院内,排水通顺流畅,雨停,墙院即干。据粮储专家介绍,如此先进的排水系统,在我国同期建筑中非常罕见。

丰图义仓的防火,也是从每一个细节入手,首先,它的位置临近黄河,水源充足,仓城附近还设有一水池,可作为就近水源;其次,内仓城墙体为黏土砖砌结构,黏土砖能承受 800~900摄氏度高温而无明显的破坏,这就提高了建筑本身的防火能力;采用小仓多室的分隔储粮方式,也是为了适应防火需要,仓房之间以坚硬厚实的墙体相隔,若一仓起火,也不易殃及其他。

猜你喜欢

义仓粮仓粮食
从义仓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演变
名与实:“作为一种方法”的清代云南义仓
珍惜粮食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粮仓
我的粮食梦
粮仓
树懒的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