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茱莉娅·阿尔瓦雷斯《我们自由之前》
2015-05-30邓玉洁
邓玉洁
内容摘要:《我们自由之前》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结合作者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关键词:儿童视角 自由 暴力的正义性
茱莉娅·阿尔瓦雷斯的《我们自由之前》,以多米尼加共和国特鲁希略独裁统治的真实历史为背景,用主人公阿妮塔孩子的视角观察了推翻暴政的运动,以及她们一家人逃向自由的过程。作者十岁那年,因父亲身参与了反对特鲁希略独裁统治的运动,全家不得不避走美国。因此,茱莉娅将家族经历和自身感受融入到了作品当中,力图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实现自己“为历史作证”的目的,并表达了自己反观历史的一些思考。
阿妮塔本来与她的祖父母、叔叔、姑姑同住在大院中。一天,叔叔以及祖父母几家人突然紧急迁往美国,只有自己一家人留了下来。起初阿妮塔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渐渐地妮塔知道了父亲和托尼叔叔等人在策划“暗杀”总统的行动,后来,父亲“暗杀”总统的行动虽然成功,但却被捕入狱,阿妮塔和母亲在佩佩叔叔的帮助下乘坐私人飞机逃往美国,爸爸则为争取国家自由而牺牲。
阿妮塔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在她单纯的世界里,她的生活是自由而幸福的。因此小说前半部分她是个爱说话的“小鹦鹉”,以阿妮塔不断向父母、姐姐提问的方式,借阿妮塔之口将读者心中的疑虑一一问出,慢慢地揭开了爸爸“暗杀”元首行动的面纱,以及暴政统治下人民生活的黑暗。阿妮塔家被秘密警察搜查和监视之后,阿妮塔开始感到害怕,甚至一度失语,从爱说话的“小鹦鹉”变得沉默寡言。阿妮塔从活泼开朗到沉默寡言是极具有象征意义的。阿妮塔的沉默不仅代表了她恐惧的心理,更象征了她所在的国家所经历的不幸灾难。
正如小说的题目一样,作者在整部作品中,通过阿妮塔的经历以及她身边的人对她的暗示,探讨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这一问题。在小说中,作者表达了“自由”的几层含义,即政治民主、身体自由和内心的自由。
“蝴蝶”和“蝴蝶的翅膀”这两个意象在小说中多次出现。
“蝴蝶”是希望的象征。“蝴蝶”在小说中是领导反暴政地下运动的两姐妹的代称,因为她们像蝴蝶一样,要带领黑暗中的人民飞向自由。这一意象赋予了自由第一层含义,即政治民主。此外,美国作为一个自由的象征贯穿了整部作品。在阿妮塔,甚至是整个多米尼加共和国人民的心中,都认为美国是自由的。但是否到了美国就能够获得自由呢?阿妮塔逃到美国生活之后,走进一家食品店,却被老板赶了出来,还被怀疑偷了东西进行了搜身。当时阿妮塔就大哭起来,说“我什么也没做,这是个自由的国家!”[1],她明白了,美国所谓的“自由”,是对美国人而言的,阿妮塔在美国的生活是寄人篱下的,即使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寄人篱下的人也是不自由的。
“蝴蝶的翅膀”蕴含了作者对自由的理解。阿妮塔家的保姆舒莎梦见阿妮塔一家长了蝴蝶的翅膀飞了起来;爸爸曾让阿妮塔答应他“要张开翅膀,勇敢地飞翔”[2]。在父亲被出卖而被捕入狱当晚,阿妮塔和妈妈躲在了佩佩叔叔家卧室的壁橱里,做什么事情都得小心翼翼。在逃往美国后,阿妮塔可以上学、随意玩耍,她认为大人们所说的张开翅膀飞翔,就是获得这样的自由。然而,在得知父亲的死后,阿妮塔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虽然获得了自由,但是内心却仍被禁锢着。舒莎传话说让阿妮塔别忘了自己的翅膀,这时阿妮塔才真正明白了展翅飞翔的真正含义——“是指内心的自由,就好像自由的小鸟。那样的话,任何东西都无法剥夺你的自由,就算是暴政也无能为力。”[3]
儿童的视角,总能赋予新的含义。作品中父亲的“暗杀”行动,使阿妮塔感到非常害怕,这是因为在她所受到的教育中谋杀是错误的。在阿妮塔的眼中,暗杀行动就是一种极端的暴力行为。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多米尼加人认为特鲁希略是罪人,除掉他是正义之举。作者借此对多米尼加历史上暗杀总统的暴力行为的正义性作了深刻的思考。作者在采访中表示,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拿起武器争取自由确实是“正义”的,但是即使是“正义”的武力也会摧毁无辜的生命,这样,暴力的正义性就值得质疑了,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暴力,而避免暴力的方法就是“彼此了解,及时发现问题,以免其最终发展成为无法解决的残酷现实”[4]。
茱莉娅的这本小说具有《一千零一夜》叙述者的力量,在叙述的过程中能不断激发读者阅读的好奇心,线索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不得不说,《我们自由之前》是一部内容精彩又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作品。
注 释
[1]茱莉娅·阿尔瓦雷斯,《我们自由之前》,译林出版社,2014,第155页
[2]茱莉娅·阿尔瓦雷斯,《我们自由之前》,译林出版社,2014,第84页
[3]茱莉娅·阿尔瓦雷斯,《我们自由之前》,译林出版社,2014,第167页
[4]茱莉娅·阿尔瓦雷斯,《我们自由之前》,《她自己的话——采访茱莉娅·阿尔瓦雷斯》,译林出版社,2014,第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