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2015-05-30张燕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规范建筑工程

张燕

摘 要:建筑工程质量是整个建筑企业发展和建筑行业走向的主要标准依据。建筑工程存在着工序多、环节繁琐而且交叉多,导致了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都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因素越复杂,就越凸现管理的重要性,有鉴于此,建筑工程的管理对建筑质量的控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该文结合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通过建筑工程质量全过程的控制和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的控制进行探讨研究,希望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控制 规范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181-02

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的生命,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工程又具有庞杂繁琐、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做到全过程无盲点。

1 建筑工程质量全过程控制

结合单项建筑工程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确定性、项目整体活动的整体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项目实施的渐进性的特点[1],施工质量控制是一种渐进性的动态管理手段,要有效严格的落实,对整个阶段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纠偏整改,可确保质量目标的顺利完成。

1.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聘任有一定施工管理经验和相应岗位证书的人员出任项目经理及项目总工程师,在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确定项目部其它技术岗位成员。(1)在明确总体质量目标的同时将其向下逐级分解为各个分质量目标。还要明确质量责任,建立合理的质量奖罚机制。(2)要对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周边不同季节的环境气候等数据进行统一收集。(3)认真审查设计图纸,对不明确和有问题地方尽快向设计单位提出及时进行解决调整。(4)收集准备相关的技术规程和规范图集,以备作为施工过程中的工艺质量完成情况的评定和查证依据。根据以上四点对相应项目的人员、材料、设备、工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和特殊工艺的专项施工方案等。同时要将质量管理制度、计划安排、保证措施及实施细则等落于纸上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规范性指导文件。

1.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工序繁多数都是环环相扣交叉并行完成的,因此依据质量控制规划抓住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对整体质量目标的完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施工作业前,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要使每个现场施工人员明白“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提倡实行样板先行制,让单个分项工程整体施工前先树立标版,在会同施工、监理、建设三方单位对样板质量共同进行验收,这样做是对施工作业人员技术水平的初步认定,如若存在达不到作业要求的队伍可及时进行更换,分项模型的树立可以直观有效的进行实体观察,不满意的部分在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后适实进行调整。建设工程单体项目建成后,整体不但不可解体、拆卸,出现质量问题后还不可能像其它普通商品存在“包换”或“包退”的情况,因此各个工序隐蔽验收检查要列为检查工作的重点之一。加强三检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力度,对已完工程先进行自我检查整改后,由班组长组织同班操作人员进行互检,最后在整道工序完成之时交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工序交接检,坚持合格一道工序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原则。加强过程巡视检查,对一些作业中就产生的操作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使潜在质量问题在萌芽状态时就被消灭。加入质量通病分类预控系统,按质量通病所涉及的分部工程进行分类,对每项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文字编制,在每天工作开始前对当天工作内容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问题的防治措施以纸面和口头的形式向作业班组发出,形成系统防控网络。在施工过程中已完成工程的实体成品部位要进行妥善的养护或保护,防止后续施工或并行正在施工的工序对其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和污染。按照工程实际进度,不仅要真实有效的做好工程质量相关的检查记录资料,还要收集整理进场使用的材料与设备的产品资料,做好送检工作保存好试验报告,使一整套的工程质量资料完整有效。

1.3 竣工后的质量控制

严格遵照工程质量评定办法和标准以及其它相关规定要求,对各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工作。

单位工程竣工后相关负责人要按要求及时编制整理竣工资料,对各材料、设备、构件的质量证明文件、隐蔽工程资料、各材料实验检查报告、施工记录等相关技术资料进行归档。首先要对单项工程进行验收,在自检合格的前提下交由监理单位以工程竣工验收标准和相关的质量规定进行验收,对于检查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如实记录整改,在限期整改后复检合格申请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分为预验收和正式验收两个阶段。预验收主要以施工图纸、工程承包合同和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为依据,由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双方共同对各个项目进行逐一检查,发现有违原设计要求的质量问题和一些遗留工程需做好检查记录,并在限期内进行统一的修缮整改。最后进行正式的竣工验收,由建筑单位牵头,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质检单位、监理单位等协同组成专业的验收小组,在对工程的实体进行全面评测的同时也对资料进行复核验收。

2 人的控制

人是作为直接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的活动主体,其总体素质和个人能力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要注重领导层管理者的考核选拔工作,优先聘用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等综合能力较强的人员就任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重要职务。以项目经理的管理目标和职责为核心,合理组建项目管理机构,各专业岗位选配称职的人员来负责。严格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和整体生产技术素质。对各个工种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持证上岗的原则进行管制要求。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控制人的错误行为,如施工现场吸烟、酒后上岗、不佩戴防护用具等。合理调配工作强度与技术难度,严禁疲劳作业和带病上岗的现象发生。建立奖罚措施,在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对其行为进行约束。总之,对人要从各方面综合性的管控。

3 机械控制

机械设备的选择因结合拟建工程项目的特点,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适用生产、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简便、保养维护方便的原则进行确定。每台机械设备都必须有专人持证上岗操作,人机固定明确岗位职责,做好设备的运检记录并规范操作流程。制定强制性的设备检查和技术维护保养制度,确保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高效运转。

4 材料的控制

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材料控制是施工正常化,质量系统控制化的先决条件。

(1)优选供货厂家,同时材料的选取必须满足企业和地方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符合合同要求。做好进场材料的检测验收工作。在有产品自身使用检测资料和质检部门的检测报告、有效鉴定证书、试验复试报告等质检资料的情况下方能投入使用。

(2)合理组织材料的供应情况,保证施工正常无碍化进行。

(3)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各部位材料使用的尺寸、型号、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损耗。

(4)对材料实施全程跟踪登记,从材料进场开始起对其使用部位和去向做好台账登记。

(5)对材料进场后的存放和二次搬运做好合理的规划管控以免造成不合理的损耗。

5 方法的控制

主要是指工程项目整个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流程、组织管理措施、检查验收手段和施组织设计等控制。其控制方法的得当与否,直接对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造成影响。必须结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考虑。

6 环境的控制

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着复杂多变和不确定的特点。要掌握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从其特点和规律出发,建立合理的预控措施保证现场的人和建筑物的相应安全。建立综合完善的管理机制,让施工程序的安排及施工质量形成过程,在管理环境下能够相互促进、制约、协调运转。对施工现场各参与因素进行合理布置,落实现场的各种防护措施,挂置明显的标识。严禁施工作业在光线不足、大风、大雨等其它恶劣情况下进行。其次要求作业人员工完厂清,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劳动作业环境。

7 结语

随着人们对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质量控制成为不仅关乎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走势。严格把握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贯彻加强规范标准的实施力度和监管力度,按照科学的发展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进而高整个行业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陈柳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2] 魏璟敏,魏璟存,张志伟.浅谈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9:112.

[3] 杨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6(5):301-303.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规范建筑工程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