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中“以班为家”意识培养的策略及效果分析

2015-05-30李晓健田忠非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效果分析班级管理培养策略

李晓健 田忠非

摘 要:目的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生源问题,招录了不少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各方面综合素质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为了更好地进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学生行为,督促学生爱自己,爱班级,求学上进,更好完成学业。方法 在担任这些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的过程中,笔者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和体会,在最初的班级管理中侧重“以班为家”的教育意识培养。结果 学生在生活中感觉适度宽松;在学习上游刃有余;并在一年多的教育后进行的效果分析中体现出较理想的教育成果。结论 班级管理中侧重“以班为家”的意识培养,增进了学生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生行为,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

关键词:以班为家 培养策略 效果分析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173-0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高校扩招力度的加大,使得当前职业大专院校由于学生生源问题,招录了不少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各方面综合素质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在担任这些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的过程中,笔者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和体会,在最初的班级管理中侧重“以班为家”的教育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觉适度宽松;在学习上游刃有余;在情感中培养“家”带给他的温暖,逐步影响和改变学生曾经的“自由散漫、不认真学习、不求上进、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等的性格和习惯。笔者的培养过程、培养策略、效果分析如下。

1 学生情况分析

笔者所管理的11药剂班共有学生52名,其中男生16名,女生36名。这部分同学在过去的学校生活中,大多数都不属于学习上的佼佼者,抑或学校各方面活动中的积极分子,部分同学可能曾经还是后进生,在班级或者原来的群体中得到的教师的关注和偏爱较少,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信心不足,久而久之,自己也对自己较为失望和放纵;或者有的学生甚至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离异或者关系较差,影响到孩子性格方面较为孤僻,与人交流较为困难,情商较低等问题;再者,有部分同学,在家里被家长,或者是老一辈家长长期溺爱,个人的意志力,品质,习惯都不同程度的不高,而且家长也拿他们很没有办法。但是,共同的特点是:所有学生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都需要尽快进行调整和适应。这个环境和人物对谁都是全新的,每个同学,内心深处都希望能够一定程度的做出改变,教师在最初就要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有效调整和引导。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我们学校,适应班级,适应班主任,笔者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以班为家”的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笔者通过树立“家”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树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从适应逐步转变为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的学习生活氛围。

2 培养策略

2.1 建造一个“家”

当笔者作为班主任接收这个新班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教会学生“清零”?即把过去的成功或失败都抛开,一切从“零”开始,在笔者的心目中,不看重、不考虑入学成绩,不考虑中学时的表现,并把这个想法渗透到学生心里去,让他们也可以从中体会,“一切从头,学海重生”的感觉。

在教育学生的最初阶段,侧重点主要就是:向学生渗透“家”的概念,每位同学都是这个“家”的一份子,都要维护“家”的荣誉,为“家”做贡献。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强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荣誉观。笔者通过军训、班会等一系列的集体活动,刻意创设一些场景,以调动和培养班级的集体感和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以往班级的实例,或者其他学校的案例,对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进行培养和教育。只有把学生的心凝聚了,把“家”建成了,才能方便下一步的班级管理。

2.2 用心经营一个“家”

一个班集体已经初步形成后,这时需要的是笔者的用“心”管理,这里的“心”有两层含义:一是用爱心、用真心、细心的对待学生,二是在管理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感沟通,必要时,“诱敌深入、欲擒故纵”等心理学的技巧也可以对学生巧妙使用。综合多项手段,协调步伐从而达到和谐、两“心”并用才能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爱心,是班主任的首要条件,爱学生不难,难的是,要爱所有的学生,特别指出的是,尤其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视学生为手中宝、口中玉。教师的爱,往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例如,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学校提出的要求与同学心理接受程度差距较大的情况,学生不理解,就极易产生对抗情绪。这时班主任要从全局出发,及时沟通,充分向学生说明学校管理的依据、目的、合理性,纠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让学生充分理解学校管理是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设立的,曾经,学院的仪容仪表规定:“要求学生校服裤子不准过分修改裤腿,不允许挽起裤腿、不能化妆、不能披散头发”等等的要求,很多爱美的女同学都有很大意见,到笔者这里抱怨不断,为了说服同学们,笔者找到好多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甚至医院的工作要求,把其中的着装要求用红色字体标出,拿给学生看。由于每个企业的着装要求都很苛刻,不准“化妆、佩戴饰物、不准穿着太宽松,太长的裤子、裙子等”这些醒目的要求给学生看完之后,笔者结合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和学生进行沟通,很多同学能够理解学校的管理要求了,也不再抱怨和觉得苛刻,此时,再对学生进行制度教育和制度管理,学生的心理趋向与群体目标保持一致,在大家都理解和赞同的基础上,制度教育的实施就变得事半功倍,效率大大提高了。

2.3 激励制度的建立

班级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除了思想上的转化以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激励,班级里、宿舍和教室、卫生区值日表现优异的学生;各个方面积极贡献力量、积极参与的学生、课堂上学习认真、表现突出的学生,除了在班会课进行表扬外,还对每位学生根据表现加一定的德育分。

另外,给每个同学建立一份进步档案,档案名字就叫“每天进步一点点”。每个同学只和自己比较,每个星期,每个月,取得哪些进步,在本子上都有体现。这些进步可以是教师发现的,也可以是学生互相之间发现并记录的,每月进步学生都有操行考核的加分,使每个同学从进入校园,进入班级的那一天开始,以后的每一天都比之前有所收获,有所成就,积少成多,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习观。

从而达到培养健康、和谐的班集体,和“以班为家”的心理氛围的目的,使每个成员都能够真诚的尊重与信任,由衷地鼓励与赞美。在鼓励的阳光中,孩子们能自己擦掉身上的污垢,找回纯真与善良。

2.4 全民参与,制订完善班级制度

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生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为发扬明主自治的精神,以构建和谐班级为指南,笔者通过召开关于班规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充分准备,由同学们亲自制定。在班会上,同学们积极讨论关于制度制订的若干问题,比如制度依据什么、约束什么、内容、细节、要求高低、相宜程度等等。无论是住宿生还是走读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陈述意见背后的理由。基本制度初步制定完毕后,再次开会审议,85%审议通过后开始执行,由于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充分体现了明主,所以班级管理过程中整体较为顺利。

在上述基本策略指导下,笔者与班级同学共同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效果如下:

3 效果分析

3.1 分析方法:调查问卷法

问卷设置如下:

班级管理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们:

老师带领大家在这个班级共同学习已经一年多了,不知道大家现在的感受如何?班级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为了让大家更好适应生活学习,也为了使这个大家庭更温馨、更和谐;我们更健康、更快乐,现在请你一同关心和思考生态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吧!

希望同学们能诚实地,毫无保留地回答这份问卷,不要有顾虑。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我们生活学习的家园,每个人的答案对于我们每个班同学都很重要。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权力,为班级的进步尽一份义务,谢谢大家支持!

(1)你喜欢现在这个学校和这个班级吗?( )

A、都喜欢 B、都不喜欢 C、喜欢前者 D、喜欢后者 E、不喜欢所有学校

(2)你现在对班级的热爱程度有多大提高?( )

A、提高很多 B、一般提高 C、提高 D、没有提高 E、降低

(3)你觉得班集体荣誉的重要程度有多大提高?

A、提高很多 B、一般提高 C、提高 D、没有提高 E、降低

(4)你与同学的关系和一年前相比?( )

A、提高很多 B、一般提高 C、提高 D、没有提高 E、降低

(5)你与班主任的关系和一年前相比?( )

A、提高很多 B、一般提高 C、提高 D、没有提高 E、降低

(6)班级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

A、学习方面 B、友谊方面 C、能力方面 D、 心理方面 E、其他

(7)你觉得班级未来( )

A、充满希望 B、有些希望 C、一般 D、没什么希望 E、无所谓

(8)你认为自己班级的班风和一年前相比?( )

A、提高很多 B、一般提高 C、提高 D、没有提高 E、降低

(9)你认为你们班目前的学风和一年前相比?( )

A、非常浓厚 B、比较浓厚 C、一般 D、无所谓 E、较差

(10)你觉得你的荣誉和班级的荣誉是( )

A、密不可分 B、有些联系 C、一般联系 D、没什么联系 E、其他

(11)对学校开展的各项团队活动,你的态度是( )

A、积极响应,争先创优 B、看自己情况参与

C、应付就行 D、看班主任态度,顺其自然 E、漠不关心,是别人的事

(12)班里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你喜欢采取的方式是( )

A、学生主角,老师配角 B、老师主角、学生配角 C、老师唱独角 D、无准备,随意过场 F、取消,上其他课

(13)你认为班中读书氛围和一年前相比( )

A、提高很多 B、一般提高 C、提高 D、没有提高 E、降低

(14)你在班级中生活、生活、学习感受的状态( )

A、很好 B、 较好 C、一般 D、 较差 E、很差

(15)你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评价( )

A、优秀 B、良好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3.2 问卷结果(见表1)

本次调查,共发出52张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2张,无效问卷2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1)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与同学能够和睦相处。(2)大约有80%的同学觉得班级管理良好,学习和生活均处于比较稳定相对满意的状态。说明现阶段,班级管理工作基本实现良好运转。(3)大约有70%的同学认为班级学风好,且对自己影响大,班级中读书氛围比较浓厚。(4)大部分同学赞成班级制定明确的班规来规范学生,认为班级比较民主。(5)大部分学生将自己作为班级中的一份子,积极参与班级活动。(6)大部分同学认为,班级自习纪律好,卫生情况保持良好。说明整体教育管理方法取得较好结果。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仍然存在极少部分同学班级归属感不强,缺乏集体意识,在班级里觉得自己的存在无所谓。对这部分同学需要加强沟通和教育,必要时要进行家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甚至对家长的教育进行有效引导,产生家校共育的和谐氛围,及早了解情况,及早解决问题。

总之,中职教育工作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班主任的所有工作都应该建立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欲成才,先成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推动中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丽莎.浅谈高职班级管理中的情感交流模式[J].职教论坛,2009,29:45-46.

[2] 申起梅.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和谐民主,提升自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3):158.

[3] 曲香,职业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214.

猜你喜欢

效果分析班级管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