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高事业单位劳资人员的管理水平

2015-05-30刘素鸽

关键词:管理水平事业单位

刘素鸽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的劳资分配制度取得了较大的改善,这也对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劳资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在日常实践工作中,累积更多宝贵的工作经验,才能确保劳资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然而,就我国目前事业单位劳资管理工作而言,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再加之整体队伍素质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转。因此,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劳资人员修养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的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劳资人员;管理水平

1 概述

随着改革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事业单位的漏洞随之体现出来,其中多数机制已跟不上时代步伐,比如薪酬制度、激励制度、评估机制等等都无法全部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是事业单位劳动报酬的直接实施者,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带头人,因此,劳资人员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面对所有员工,劳资人员肩负着上行下达的重要责任,负责所有员工的薪资报酬,工作任务量大,同时制定计划开发人力资源,发挥团队的高效能等等;然而,大多数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对政策性文件剖析不够透彻、工作不够严谨认真、对于现代化系统不能熟练运用、缺乏责任感等等现象。鉴于此类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特意对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修养做一些探讨,以期能为事业单位人员管理贡献力量。

2 事业单位劳资人员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态度不端正

劳资工作有很多常人看不到的事情,其涉及到的范围大、影响面宽。在实际工作中,劳资管理人员容易将个人情绪不自觉地带到工作中来,发牢骚,泄私愤,埋怨领导,漫不经心对待咨询与来访,粗心大意对待工作,在工作中不能保持基本服务意识,时间一长就养成了脸难看、腿难动、话难听的工作风气,使劳资部门声望负增长,可见,加强劳资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势在必行。

2.2 业务能力需提高

劳资人员主要有两项工作,第一是负责单位的劳动报酬,第二是劳动力资源开发。其中,仅劳动报酬一项就需要相当熟练的业务能力,比如,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等的核定,就少不了必要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另外,还必须熟知并理解国家出台的事业单位员工待遇的政策性文件;还必须熟练掌握本省事业单位的具体政策。只有这样,在实际工作现场,劳资人员才可以随时向员工熟练解读政策文件。但是,目前的的情况是,劳资管理人员经常被员工问的哑口无言;普通员工了解政策情况比劳资管理人员了解得更加清楚明白。劳资管理的目的是让有某方面专长的员工更好地发挥其才能,因此,劳资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每一位员工的业务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准,否则,就不可能做好本职工作。遗憾的是,大部分劳资人员目前距此目标甚远。

2.3 管理机制有障碍

事业单位在体制内运行,自然是受体制的制约与束缚,很多方面会不适应市场,细枝末节的改革不会使事业单位有大的改观,从劳资人员可观其一二。劳资人员的人力资源开发目标就是使员工个人能力最大化,也就是使我们单位团体每个人都能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人尽其才,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利用自己最大的优点,尽量回避短处。但实际情况是,事业单位一般是具有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三大板块,严密的等级制度、员工的职称、传统的声望等等,都可能成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的障碍,致使事业单位整个团队不能发挥出应有的高效率,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2.4 管理人员少责任

劳资管理工作涉及机密较多,关系到政治、经济、团队、操守等影响。劳资管理工作应该选择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具有远大志向,能够沉稳工作、能够以单位为家,以工作为己任的人才担当。但是很多人只看到公职饭碗,而忽视工作的特殊性;只看到高待遇高福利,而忽视其中的紧张繁重。抱着这种态度,是不可能做好劳资管理工作的,甚至会给劳资管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危害。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敷衍了事,立场飘忽不定,职业道德失准,责任感丢失等现象随处可见。

3 提升事业单位劳资人员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通过定期不定期考核,加强业务训练

劳资人员的业务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对于国家、地区、行业的劳资政策,以及本单位的人事制度,达到理解、掌握、运用的水平,对于员工面对的各种问题,都能够正确分析与解读,依据政策法规,合理协调国家、单位、个人的利益关系。

其次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办公科技,满足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劳资管理体系建设进程的需要。

第三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在工作中善于学习,敢于剖析自己的不足,主动弥补自己的性格短板,做到善于化解矛盾,增进彼此信任,达到顺利开展劳资管理工作的目的。

建立科学有效持久的考核制度,对于优秀者,就要大力宣扬与奖励,对于不合格的,必须立即调走。考核应该采取不定期与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考核能够起到普及提高的作用,不定期考核能够起到监督改进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是加强劳资人员业务能力的训练的好办法。考核就要玩真的,杜绝虚假。相信随着实践考核长期进行下去,劳资人员业务能力会逐步提升。

3.2 坚持岗位道德教育,增进责任意识

增进责任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秉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劳资管理人员在劳资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严肃认真、准确规范,尤其是一些重要信息,劳资部门的一丁点的疏忽,对个人而言,其影响很可能是终身的。第二应具备宽广的胸怀,面对不同需求、不同素质与性格的服务对象,有畅通有误会,有认同有骂娘,如此诸般,劳资管理人员应以宽广的胸怀,包容种种不良,耐心开展本职工作。

事业单位劳资工作性质有所不同,需要劳资人员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高于社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并且还要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劳资管理人员是必须的。它关系到国家政策的宣讲是否正确、管理对象是否稳定、职工正当利益是否得到保护。它还可以提高劳资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工作责任心和有效树立严于律己的意识。

3.3 开展定期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要提高服务水平,劳资人员首先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职业道德,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党与国家制定的人事管理制度,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履行劳资管理职责;其次要有高度的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与纪律条款,要做到不乱传消息,不妄加猜测,以免在员工中造成诸多负面影响。第三要具有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克勤克俭,拾遗补缺,做好幕后支持工作。

劳资管理工作是一个在平静中不断变化的工作,庞大的档案数据资料的处理工作是单调的、枯燥的,需要管理者的耐心;多变的个人情况的处理与登记工作是不容出错的,需要管理者的细心;政策政令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调整是必须及时可靠地办理的,需要管理者的责任心。还有相关的社会的、专业的、心理的、技能

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需要通过培训才能获得的。因此,编制系统

性的培训计划,组织有目的性的培训工作,安排培训的考核达标,都是为了顺利完成劳资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通过持续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劳资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3.4 突破传统用人观念,选拔合适人才

在选拔人才方面,应该选拔服务意识较强的人才。服务意识较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服务意识突出,能够主动整理劳资档案,能够利用档案等资料提供有效信息,辅助领导决策;

第二是能够以端正的态度为员工提供热情周到的咨询服务,能够以高水平的服务工作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

第三是善于以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引进其它单位先进的劳资管理办法,不断促进本单位劳资工作的发展。

坚持人事制度,选拔符合条件的人才,安排合适的岗位,对于德才兼备的人才,要大胆赋予更多的发展空间,力挺其具体的工作。由此推而广之,促进事业单位成为一个整体,打造团队作风,使得各部门实现相互配合与协调发展。当然,在此过程中遇到阻力是必然的,作为劳资管理部门,更应该以无畏的魄力、创新的精神,突破陈旧的不合时宜的限制,从而创新劳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的整体进步,才能获得各个部门的鼎力支持。

4 结论

总之,劳资管理工作最能反映最能影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重视劳资管理工作是每一个事业单位所必须的,下大力气提高劳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在平日的劳资管理过程中,劳资管理人员应该自觉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在实践中注意积累,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逐步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准,逐步提高工作能力,以公正、公平的态度,为广大职工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康静.浅谈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J].人力资源,2014(1).

[2]杨雪峰.加强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修养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2(29).

[3]汪琴.浅析如何提升事业单位劳资管理成效[J].现代商业,2013(8).

[4]宋莹.提高事业单位劳资管理人员素质的思考[J].新西部,2014(20).

[5]吴兴彬.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管理的思考[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事业单位
加强技术设施建设,提高无线电管理水平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加强劳动定额管理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以信息公开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初中班主任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实行e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