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中欣赏课型的研究报告

2015-05-30孙飞凤周顺娣

北方音乐 2015年7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案例现状

孙飞凤 周顺娣

【摘要】本课题是我市全员课型研究的子课题之一。课题组成员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身自主实践探索经验,旨在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形成小学生欣赏课型的范式,基本达到优化和规范欣赏课型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欣赏课型;现状;研究方法;案例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2014年春,江阴市教研室在全市范围的中小学各个领域开展轰轰烈烈的全员课型比赛。于是歌唱课、舞蹈课、合唱课、欣赏课、综合课等各种课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广大的一线音乐教师都积极地投身到对各种课型的教学、研讨和比赛活动之中。其中欣赏课型在各种赛课课型中占比例较多。但在规范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提高。

欣赏课型的定义及意义:

欣赏课型是音乐课型之一,是结合歌唱、舞蹈、律动、乐器、戏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的一种课型。在欣赏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表达审美体验,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

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简述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调查;2.师生访谈;3.课堂研讨;4.观摩比赛。

(二)研究过程

1.文献资料调查(2013.9—2014.1);2.教师校内集体备课上课,研讨欣赏课型(2014.1—2014.3);3.教师片内上课比赛(2014.4);4.教师观摩市级欣赏课型比赛(2014.6);5.教师交流心得,撰写总结(2014.7—2015.1)。

三、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分析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也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在音乐欣赏环节,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为学生创设一个集听、视、感、触于一体的情境、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种欣赏课型在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老师或是浅尝辄止,或是流于表象光图场面的热闹,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出现了以下这些弊端。

(一)大拼盘式的课型结构

音乐新课标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音乐课的综合应该以音乐的情感体验为主要目标。而我们看到的现象却是:一节音乐课让你分不清是语文还是音乐课,还是美术课,简直是非牛非马的大拼盘。偏离音乐而在音乐的外围问题上做文章。

(二)草草了事的过场式欣赏

在常规音乐课中,因为教师自身缺乏研究动力,常常跳过欣赏内容只教唱歌,或者碰到欣赏内容就草草了事放过一遍即罢,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因为教师对欣赏内容不够重视也导致学生的听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匮乏,而过场式的听赏对学生而言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三)不需要创作的创作

音乐创作是在音乐教学中,即兴创作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这种创作是一种对艺术感觉的延伸和发展,不拘形式,不重结果。在一些公开课上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效果,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把深思熟虑的“创作”教给学生,让学生去表演、去展示……这样的创新还有意义吗,这样既没有培养孩子的创作能力,反而还剥夺了孩子有可能的创造潜能。再如,在我们欣赏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为了体现创编的特点,不管什么形式的乐曲,不管这节课的内容是否需要,都编配了歌词来唱一唱主旋律等类似的环节。主题旋律不一定要用唱歌词的形式来表现和记忆,有时哼唱主旋律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的效果和目标,而强拉硬扯的演唱创作的歌词反而变了味道。

(四)为合作而合作的分组合作

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发现他人的优势,学习他人,完善自己,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种情感同化的态度,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却看到不管问题合不合适搞合作分组,就硬实分组搞合作,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有些小组的学生虽面对面坐在一起,却各忙各的事,有的甚者打闹在一起。音乐课上的合作,可以分角色扮演,分组合奏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或者合唱主题音乐,等等有效的合作内容。

四、研究成果

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形成以下欣赏课型在低、中高年段不同领域的不同的目标和要求。

(一)以音乐表现要素为中心的欣赏课

低年级:能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女声和男声音色,听辨常见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并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中高年级:能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能哼唱乐曲的主旋律,听辨歌唱中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音色;能够认识常见的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能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

(二)以音乐情绪与情感为中心的欣赏课

低年级: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中高年级: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做简要描述,嫩狗狗体验并简要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三)以音乐体裁与形式为中心的欣赏课

低年级:聆听儿童歌曲、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中高年级:聆听少儿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格调健康的流行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和默唱;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小型器乐曲,能够随着乐声哼唱短小的音乐主题或主题片段,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聆听主题,并说出曲名。

(四)以音乐风格与流派为中心的欣赏课

低年级: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获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中高年级: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聆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五、欣赏课型的范式

六、欣赏课型案例

牧童短笛

江阴市实验小学 孙飞凤

教学内容:

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牧笛声声 ”《牧童短笛》

教材分析:

《牧童短笛》是著名作曲家贺绿汀1934年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此曲短小精致、形象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此乐曲为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五声调式。第一段采用二声部复调旋律,向听众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仿佛使人们看到了江南水乡的两个牧童在骑牛漫游,潇洒悠游,无拘无束。第二段以热烈欢快的旋律在高音区飞驰,将乐曲推向高潮,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牧童欢快追逐、嬉戏的情景。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旋律显得流畅、清新。

教学目标:

1.能主动参与到听、唱、动、奏等各项音乐活动中,引导学生用多种音乐形式参与乐曲的情感体验,让这首经典作品深深地印在学生童年的记忆里。2.通过对比聆听、哼唱熟悉《牧童短笛》的主题旋律,并且能根据情绪、速度为乐曲不同的段落选择相应的音乐的形象,能用符合音乐节奏的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形象与情境。3.通过完整欣赏乐曲,学生能听出乐曲段落间的相似与不同,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乐曲的段落。能选择合适的图谱表现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听辨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速度以及用旋律线条图谱表现音乐。2.让学生用体态律动以及合适的打击乐器合表现音乐,并且要求与音乐节奏吻合。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乐曲的段落。

学情分析:

刚从低年级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欣赏乐曲的能力,可以较好的感知音乐的情绪、速度等基本音乐元素。对音乐的形象与情境的描绘还比较薄弱,他们还没有达到对完整音乐曲式结构分析的能力。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采用适合孩子学龄与学情的教学手段,简单清晰的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的形象情境,分段聆听,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动画配音,情境导入

1.选择合适的音乐为动画配乐

请学生欣赏两段音乐,同时观看两副水墨动画。

你觉得哪段音乐配哪个画面更合适呢?欣赏完后请你来回答,并且说一说为什么?

2.引导学生说一说:音乐的情绪,速度有什么特点,符合怎样的音乐形象

【设计意图】以两段无声水墨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步聆听乐曲,通过已有学习经验感受乐曲情绪,并根据音乐形象与意境,选择贴切的画面,初步感受音乐描绘的意境。

二、深入体验、片段欣赏

(一)欣赏第一乐段

1.合着音乐用身体动作感受并表现音乐情景

●听一听、动一动

师:下面让老牛和牧童带我们一起走进第一段音乐,你能合着音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吗?

提出要求:你的动作是不是可以和音乐吻合呢?

【设计意图】运用音乐新体系理念,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用喜欢的动作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用符合音乐形象的律动感受音乐,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表现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联想,感受并体验音乐的情感。

2.出示曲谱,跟老师画旋律线哼唱主旋律

比较第三乐句音乐发生的变化,连贯的旋律跳动起来了。

●唱一唱

(1)观察乐谱的连线特点,用lü哼唱旋律,注意气息的连贯。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2)跟琴完整演唱。模仿吹笛的样子用lü哼唱,体验音乐情感。

【设计意图】运用听唱对比法,让学生感受跳动旋律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

3.简单分析乐曲的二声部特点

教师分别演奏单声部、双声部旋律,引导学生感受两个声部的音区、音乐形象的不同。

*右手弹奏第一声部:分析音区(高音区)、音乐形象(明亮的牧笛声)

*左手弹奏第二声部:低音区音色比较低沉(表现老牛形象)

总结:高低起伏的两条旋律,上下呼应,仿佛让我们感受到牧童与老牛一边散步一边在亲密的对话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拓展延伸,用对比听赏法让学生对比聆听两个声部音区特点,说出其音乐形象,初步感受乐曲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特点。

4.填表格总结

●说一说:情绪(抒情优美)、速度(中速)。

●选一选:选择适合旋律线条的图形填入表格。

课件出示:

●画一画、唱一唱

跟着音乐画旋律线条再次感受并哼唱主旋律。

【设计意图】图谱不仅可以表现音乐还可以记录音乐。运用图谱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抓住音乐的形象,点和线的对比更好的区别音乐的基本元素,帮助学生减低了难度,直观形象化感受并理解旋律的特点。

(二)欣赏第二乐段

1.对比音乐的情绪、速度以及音乐所表现的形象。

●听一听:教师弹奏第二段音乐。

●说一说

★音乐的情绪和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展开联想,音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牧童与牛或者牧童与牧童间的嬉戏玩耍。)

2.用动作表现音乐的情境。

●动一动

提问:你觉得符合这种轻快地音乐适合做什么动作呢?

1.拍手跳跃。2.两两拍手游戏。(牧童与牛或者牧童与牧童间的嬉戏玩耍)

【设计意图】合着音乐两两拍手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巩固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3.再次欣赏,用乐器给音乐伴奏。

●奏一奏

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

1.讲解演奏动作,练一练

★双响筒:用手臂模拟双响筒,加入响舌代替双响筒的声音。

★沙锤:凳子底下拿出沙锤,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一做。

2.跟钢琴分组练一练

3.分组合作,跟着音乐奏一奏。

4.完成表格:情绪、速度、旋律线条

●说一说

乐曲的情绪:轻快活泼 速度:快速

●选一选

请你再来选择一下适合旋律的图形填入表格。

5.边听音乐边画图谱感受音乐形象。

●画一画、唱一唱

师总结:运用图谱,可以一下子抓住音乐的形态,对音乐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以后你们听到音乐也可以尝试着用一用。

三、完整聆听,总结演绎

1.揭示课题、作曲家

师:这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2.完整聆听,欣赏“朗朗演奏版”视频。

●看一看、听一听

★请你边听边思考:你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有没有听到相似的部分?

(第一段和第三段旋律基本相同)

3.对比欣赏第一、三乐段

●听一听、辨一辨

★说出两段旋律的区别。

★出示第一三段的对比旋律曲谱,(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结合钢琴演示,理解旋律加花的特点。

【设计意图】出示第一三段比较有特点的旋律曲谱,直观对比旋律的区别,降低了学生判断的难度。学生通过对比听赏两段剪辑后的音乐,结合形象的乐谱对比感受旋律加花的创作手法。

4.完成三段表格

第三段音乐情绪、速度和第一段相同,因为运用了加花的创作手法,旋律线条更加连贯。

请学生上台画一画表示第三段音乐的旋律线条。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表格总结乐曲三段旋律的情绪、速度、旋律线条的点,学生轻松掌握乐段的相似与不同,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乐曲的结构。

5.用字母表示出乐曲的结构

●想一想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乐曲的结构吗? A B A′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乐曲的段落。

●选一选

★用图形:(学生回答)

★用颜色:绿色、红色、绿色(分析旋律色彩,选择适合的颜色。)

★用水墨画:请同学们选择(出示三幅水墨画)

【设计意图】此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帮助学生根据旋律特点,选择适合的图形或颜色,巩固对这首乐曲段落划分的理解和认知。利用白板以及flash功能制作的交互式界面,可以让学生随意选择自己想表现的方式,尝试多种方式表现和区分乐段的相似与不同。

7.再次完整聆听,分组用动作和打击乐器演绎音乐。

在水墨动画的情境中分组用完整地演绎乐曲。

★两组走下位置用动作表演:牧童与老牛悠闲的散步。

★两组扮演田间的柳条,并且在第二乐段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四、拓展延伸,介绍背景

1.介绍作曲家以及《牧童短笛》的背景。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他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代表作有歌曲《游击队歌》、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等。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是一首中西结合的典范之作,这首作品在国际性比赛“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欣赏长笛独奏《牧童短笛》

小结钢琴与长笛(以及伴奏乐器小提琴)音色的对比,感受不同乐器演奏相同的乐曲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3.课堂小结

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吹着笛子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此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以及乐曲背景,拓宽欣赏知识面,加深对本首作品的理解与印象。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案例现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