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固着·流动着

2015-05-30刘佳蕴

北方音乐 2015年7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流动

刘佳蕴

【摘要】关于“凝固着·流动着”,因为美术作品,包括油画、摄影、建筑、雕塑,还有乐谱等是凝固不变的,但是音乐旋律是流动着的;而且在“异质同构”的情况下,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会产生新的变化。

【关键词】音乐旋律;《南京大屠杀》;凝固;流动

【教学设想】

本课程旨在通过引起兴趣、感受体验、讨论探究、合作创作等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参与意识,体现新课标“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作音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思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得到一种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欣赏“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相关的建筑、雕塑及资料、照片,听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及《勇敢的心》主题曲,营造神圣庄重的却不凝重悲痛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以宽松的欣赏环境,带着一颗纯净感恩的心来品味、来体会。欣赏李自健的油画作品《南京大屠杀》,在视觉与音乐的综合体验中,进行讨论交流,从中体验流动着的音乐旋律能使凝固着的美术作品迸发出新的生命的火花。对一幅油画作品及三首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在异质同构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评价及分析探索,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了解美术是凝固着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着的美术,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艺术是相通的。

【课堂实践】

一、情境创设:听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营造课堂神圣庄重的气氛,学生在座位上闭上眼睛,双手交叉,祈祷安宁祥和平安。

二、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凝固着·流动着”》。

提醒学生——用旋律来引导彼此,感受凝固着的画面与流动着的音乐,体会音画结合的新的创作。深呼吸,带着一颗纯净感恩的心来品味、来体会。

三、体验与品味:

1.在电影《勇敢的心》的主题音乐的背景下,自动播放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建筑、雕塑的资料幻灯片,同时分发相关照片给学生看,用以感受。2.让学生用简短的时间来谈谈感想,选出自己觉得能与该音乐相配的一幅建筑或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初步探索凝固着的与流动着的关系,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四、感受与交流:

1.幻灯片打出李自健的油画作品《南京大屠杀》,学生看后谈自己的欣赏感受;老师点出油画的创作切入点。2.听赏音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插曲、电影《海上钢琴师》插曲及电影《无间道》的插曲。3.请学生选出能与该油画相配的一首作品,谈出为什么选择这首作品,它的表现力在哪里,与该幅油画有何相通之处?

在听这首音乐的前后,自己对油画的理解有什么变化?……(大家交流,分组讨论,说出小组观点,深入体会凝固着的与流动着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五、欣赏与分析:

观看各插曲对应的电影作品片段。指导学生分析比较,电影中所呈现的悲剧的特质如何通过旋律进行推进,最终释放观众情感的。

六、提升与拓展:

学生人手一支蜡烛,依次点燃,教室灯光渐暗,只留烛光;在音乐声中,烛光摇曳,再次营造课堂神圣庄重的气氛;师生轻声一齐跟唱《战争不是答案》,用心来祈祷和平安宁。

与刚进入课堂的情境相对应,有头有尾,首尾呼应,再次点题。

七、归纳与总结:

1.美术是凝固着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着的美术;体验流动着的音乐旋律能使凝固着的美术作品迸发出新的生命的火花,是悲剧的作品在旋律中将听者的心灵净化,获得对美的强烈追求与珍惜。2.在音乐声中,学生端着蜡烛依次走出教室,将祈求和平安宁的心愿洒向每一个角落……

【教后反思】

所谓“异质同构”,就是两种不同形态、或者是不同性质的东西,分开看是两种不相关的物质,但是当把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有一种共性,或者是有了一种新的感觉产生,这样就出现了另一类的物质。比如,画是画、音乐是音乐,但是同是一幅画,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下看也会有不同的感受;音乐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不同的人在欣赏音乐时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在不一样的心境下听音乐悟出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艺术作品能打动人,更能改变人的心态,所以对学生而言,不能仅仅是去听、去休闲,而是要去挖掘,在教师适度的引导下去感受。那么在音乐与美术的结合中,是一种新的感觉出现。最有代表性的可以说是电影、电视剧,里面的插曲或是背景音乐对主题的渲染和理解都有一定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我只想就以音乐为主要导入、结合一幅美术作品的这个艺术角度来谈,所以在刚上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双手合拢进行默默的祈祷,选用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来制造一种在教堂里的庄重神圣的气氛,同时体味宗教作品。

关于“凝固着·流动着”,因为美术作品,包括油画、摄影、建筑、雕塑,还有乐谱等是凝固不变的,但是音乐旋律是流动着的;而且在“异质同构”的情况下,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会产生新的变化。所以这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是在视觉与音乐的综合体验中,进行讨论交流,从中体验流动着的音乐旋律能使凝固着的美术作品迸发出新的生命的火花;在对一幅油画作品及三首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在异质同构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评价及分析探索,了解美术是凝固着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着的美术,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艺术是相通的,二者的有效结合能非常完美的展现出文学作品中所不能挖掘的空间感与纵深度。

在教学内容上,我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在量上不多,但保证质,尽量把一堂欣赏课挖深、挖透,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来理解明白什么是欣赏、什么是“异质同构”。

在教学过程上,有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先在《勇敢的心》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的情况下,给学生看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建筑、雕塑、摄影等作品,包括自己拍的照片等等,来一个初步的音乐与美术作品的结合,就此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接下来,就以一张给人视觉冲击感很强的李自健的油画《南京大屠杀》为重点,配以三种风格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西结合。仅以一张油画,让学生从三种不同的音乐作品风格来谈。因为油画的独特——分为“屠·生·佛”三个部分,所以在音乐的表现上有更多的侧重点。

欣赏课不是一味的去听、去看,关键是教给学生一种捷径,即用一定的欣赏角度和欣赏方法去体验作品。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学生端着蜡烛,营造出教堂的气氛,祈祷和平安宁,将祝福洒向全世界。与刚上课时的氛围相对应,首尾呼应,明确点题。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流动
健康教育也要“流动”起来
国家公祭
流动的光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在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拯救生命的“华小姐”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