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建议
2015-05-30王林苑彬
王林 苑彬
摘要:目前,社会对电气自动化已经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正视电气自动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思路,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问题;建议
一、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电气自动化目前已经呈现出1.平台开放式发展:11EC61131 标准使得 A 编程接口标准化(2)Windows 正成为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2.现场总线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3..IT 技术与电气工业自动化等发展特点。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统一监控、总线监控、采用计算机监控技术、通用的网络结构网。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适应时代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许多院校都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电气自动化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相比较,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教学中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材陈旧,新的控制方法、控制理论不能及时走进课堂。
2.教学中理论教学多,实验教学少。一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不够完备。二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验设备不够先进,缺乏创造性。
3.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缺少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电气自动化专业滞后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步伐,使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达不到教育标准。
三、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思路
1.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要勇于探索新的领域,以应用教学为主,其课程设置要灵活。
2.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习、实训工作要积极和企业联系。
3.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验设备投资要加以保证,制作要求仿真,使學生能够掌握最先进的电气自动化生产工艺与技术。
4.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要善于获取先进的电气自动化知识
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要注意:第一,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要善于和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联系、合作。第二,高职电气自动化的教师要深入,深入了解当前企业电气自动化的生产力水平。第三,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要定期参加有关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展会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研讨会。把握工业自动发展的脉搏,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理论发展的了解,指导电气自动化专业应用的教学工作。第四,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要善于吸取国外先进的电气自动化理论及技术。
四、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与职业要求相匹配,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
1.确定主流工作任务
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其未来职业道路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电子技术员,主要工作于弱电环境,从事电路板的设计、焊接、调试、维修等工作;另一个是电气技术员,主要工作于强电环境,从事电力供给、自动化设备(或生产线)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建议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其中的一个方向作为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进行深入钻研。。
2.明确完成工作任务的必备要素
作为学生个体,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要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获取及消化相关资料的能力、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3.厘清专业技能培养的薄弱环节
按照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存在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集成电路应用能力差 对硬件电路朝着柔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缺乏深刻认识。
4.工作任务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到工作任务与基础课程有密切的关系。职业素质是完成工作任务的三要素之一。工作任务子模块 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工作任务的主流分析为基础的,对于工作任务子模块我们的处理方法是尽量避免开设一门对应的项目课程。
五、电气自动化技术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定标准和培养途径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专业教师不仅要有很强实践指导能力,熟练掌握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操作能力,而且还必须对企业机电设备有一定的了解,不但要具备良好的理论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实践能力。
(二)“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
结合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科学有效的且适合于本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定:
1.专业教学能力。
2.专业实践能力。
3.专业教科研能力。
(三)“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途径
1.以校本培训专业教师为主,引进专业人才和聘请兼职教师为辅。
2.激励教师参与专业相关的认证考试。
3.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为依托,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类“双师型”教师。
4.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5.改变专业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条件。
6.建立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激励制度。考核办法方面。制定高职教师资格评审的具体办法,特别是针对 “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要抓住考核的重点,并根据学院自身的特点和专业特征,制定有效合理的考核办法,为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旭善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车信超,毕鸣.简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5(08).
[3]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4]何芸,杨庆仙,刘闻慧.关于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