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舞阳地区虎头鞋调查研究

2015-05-30孙山山杨阳

大观 2015年7期
关键词:情感

孙山山 杨阳

摘要:虎头鞋是当地女性长者为自己的晚辈所做的鞋子,透过一双活灵活现而又具有美感的鞋子,可以看出长辈对晚辈深厚的情感寄托。笔者在大量的调查之后,从虎文化、虎头鞋名辩、制作工艺以及造型特色等方面着手,对这一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进行研究,进而上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其进行思考。

关键词:虎文化;情感;名辩

“民间艺术同广大劳动者的精神相联系,直接表现出他们的喜爱、理想、心理、审美、意趣等,因而显得率真、淳朴,具有鲜明的乡土气息。”而在笔者的家乡河南、舞阳地区的虎头鞋,正是家里的老人为自己的子孙所做的平安鞋,他们将最美、最纯粹的事物用夸张变形、同构、仿生等一系列手法制作成满载祝福的鞋子。

一、关于虎文化

在汉族人心里,虎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神,他有着强大的神力,可以避除一切不吉利的事物。在《列子黄帝》中曾有记载,黄帝、炎帝大战之时曾以各种野性、凶猛的动物为先驱(虎就是其中一大员),以破除险恶,求取胜利。除此之外,虎还作为一些仙人、怪异之物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就是一个怪异的形象,她豹尾虎齿很是吓人。而到了阶级社会,虎又被赋予其权利与威望的象征,如汉代代表军事大权的虎符;征战沙场,百战百胜的勇猛虎将,也是勇猛彪悍健壮的象征,《诗·鲁颂·泮水》中就有“矫矫虎臣”的说法。而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彝族人的世界里,虎是始祖,是开天辟地的“盘古”。

虎文化在中国已延续千年,自从人类伊始,甚至是早于人类之时便有了虎的存在。最早的具有历史证据的虎文化便是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以蚌雕制的龙、虎图形,从此开启了虎文化的征程。所以说,在传统民间美术中,大量虎图形的运用也不是毫无根由的。犹如文章中所说的虎头鞋,恐怕也是在传统虎文化的影响下而诞生的。

二、虎头鞋名辨

笔者的调查中发现,自己一直叫做虎头鞋的鞋子竟然不是虎头鞋。笔者问道一个在做虎头鞋的母亲,你所做的虎头鞋有什么寓意?而妈妈却说她没做虎头鞋,“这是猫头鞋”。笔者问道“那虎头鞋又长什么样子呢?”她指着那双旧的鞋子说“那样的没有鼻子、眼的才是虎头鞋”。出于好奇和自己以往对虎头鞋的认识,笔者对这一疑问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在调查访问中笔者发现对于虎头鞋的名字问题存在三种认同,一种认为带有鼻子、眼的叫猫头鞋,而没有鼻子、眼的叫虎头鞋;第二种说法是两种都叫虎头鞋;而第三种说法则是鼻眼齐全的方可称为虎头鞋,那种不带刺绣的是懒惰之余的功夫,可以说称不上虎头鞋。在调查中笔者发现6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持第二、第三种观点,而40岁左右的妇人则认可第一种观点,由此可以看出“某个艺术形象的塑造,经过了长时间的磨炼,上升而为典型化了之后,也就为大众公认”【1】。

然而,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虎头鞋的名字、形式发生变化。在进一步的调查之后笔者发现两种鞋子的外部造型、制作者、使用材料、适用季节以及蕴含的情感因素都是相同的,他们唯一的差别就是眉眼刺绣的存在与否。对于60岁以上的花甲老人,尤其是古稀之年的老人来说,他们随着时代的推进跟随着虎头鞋一起在变化,有位老者说“在我们那个年代做双虎头鞋是希望子孙能像虎一样健康,而我们又不知道虎长什么样子,只能比猫画虎了,所以做出来的虎头鞋又很像猫头鞋。至于这种没鼻眼的鞋子,完全是因为后来的人手上功夫不好或不得空才偷懒、删减而形成的。”然而到了今天,人们总觉得虎头鞋就是没鼻眼的,至于虎头鞋究竟是如何定义的,笔者尚未找到确切的文献资料,尚有待考究。

三、制作工艺

虎头鞋是用不穿的废弃布料整合制作而成,当地妇女在冬季太阳很好的时候,把质地较软的废弃衣物裁成一片片的,再用烫熟的面糊代替胶,将布片一层叠一层地糊在门板上,放在太阳下晒干,这一步叫打板。待晾干之后再用其制作鞋底,就是所谓的千层底,一针一线都蕴含长辈对子孙的爱。他们凭着自身对生活的理解以及自然的法则通过“比猫画虎”的传统手法制作出似像非像的虎头鞋面。就如党春直所说“他来自于民间,又流行于民间,充满了浓郁的乡野泥土气息,流露出一种拙朴自然的艺术风格。”【2】而虎头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这种淳朴的个性,更多地传达出当地妇女勤劳节俭的精神美德。

四、造型手法

(一)概括性的造型

“科学的驱动原则就是概括,而它要加以概括的题材却是一些极其具体的东西——亦即物理世界。他的目的则是对这个物理世界做出最富有概括性的陈述。……概括产生于语言的外延机能,产生于某件被命名的事物即事现实(即某种被注意的实体)的中心……”【 3】而虎头鞋的制作正是以自然中虎、猫的现实形象为参考,进行适当的简化、取舍,即将满足自身内心需求的物象留下,将对于主题表达无大作用的东西舍弃,这就是概括性的造型原则。虎头鞋的制作只是将虎最为突出的特征留下,如额头“王”字、锋利的牙齿、俏皮的胡须、有神的大眼。创作者将这些元素进行平面化的再造与组合,从而形成一个俏皮、可爱的虎头形象。

(二)对称性的造型

对称手法是传统民间美术最为常见的手法,即左右以中轴线折叠起来能够重合的造型。而当地的虎头鞋正是采用这种对称性的造型手法制作的,鞋身是一个船槽的对称形式,鞋脸是以桃心形的鼻子为中轴线进行左右对称式的刺绣设计。鞋脸上装饰性的图案,如蝴蝶、连枝草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紋饰也是采用左右相对式的对称,虽左右图案不完全一样,但从形式上仍是一种对称式的造型。这种对称式的虎头鞋显得平稳、大气、呆拙甚是灵巧,整个像是一只憨厚、可爱的小老虎。

五、结语

舞阳地区的虎头鞋,从传统虎文化中汲取神的语言;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底蕴。尽管素材与形式在变化,但其中所承载的长辈对子孙的殷殷厚爱却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它所体现的是长者的创造性与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靡全世界的今天,我们应该投身农村,用学者的智慧与眼光去发掘尚未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底层优秀传统技艺,使其得到关注与重生。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女红文化[J].浙江工艺美术专论,2007(09)

[2]党春直.中原民间工艺美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3]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无情感,不设计
失落的情感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冰冻的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台上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