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影视导演与创作团队的整体关系
2015-05-30张青
张青
摘要:导演,无疑是一部电影或创作作品的核心人物,是在拍摄电影、剪辑电影、包装电影以及必要宣传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组织剧组各部分制作单元,通过演员的相貌及肢体动作、拍摄的机位及角度、剪辑的速度与节奏、配乐、灯光等诸多视听元素,将原本的文学创作、刊物、信息甚至是观点念头,经过团队的剧本创作后得以用影片的方式呈现,经过生动化、形象化的符号展现出来,最终在其的统筹、调度下融入各方面元素通过视听语言进行一种特定观点、思维、想法的表达。故,分析开来,综而述之,導演的艺术风格既包容着个人特征特性,又有其拍摄制作影片过程时社会上所流行的文化有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辩证而又统一的。
关键词:导演;团队;关系
雷纳逊说:“导演虽然可能是根据别人的东西进行工作,但却正是他赋予剧本思想以血肉和生命,正是他在解释和阐明这个思想,并增添自己所特有的感情和见解。他使用了自己的感情、经历、感受和思想的素材,通过作为他的表现工具的人和机器表现出来。根据个人的经历所形成的这种特有的表现方式,这便是导演风格。”
正如黄建新擅长或喜欢拍摄众多人物调度的史诗篇电影,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徐克将影片创作主阵营放置于混合武术、武侠、江湖情节的古装片电影,如《黄飞鸿》、《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蜀山传》、《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龙门飞甲》等,每个导演都将其独特的品味放置于其作品的表达当中来。影片的中心思想和影片的艺术展现形式往往是一个导演艺术风格得以体现的主要方面。如果影片传递出来的中心思想是清晰的、明确的,影片的艺术展现形式是鲜明的、有个性和特点的,那么影片中所包纳的导演风格也是旗帜可见的。
一、导演的主导地位
(一)导演在执行影片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正如孙祎所说:“电影是一种叙事为主的艺术,其叙事方法虽千奇百怪、变化多端,会受时代精神、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更受到导演鲜明风格与个性的影响。导演是影片集体创作的核心,也是影片表现手法的独立创作者。其性格特征、文化理念、成长背景、美学修养、艺术涵养以及电影技巧等多种因素,都对一部影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导演就如同大乐团里的指挥官,通过控制、调节手中的“指挥棒”以使得各个部门音乐乐器的表现展现出最优美的旋律。而什么时间由什么乐器演奏、什么时间段的节奏如何、各演奏部门如何搭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演的思维观点以及个人修养。一部片子最终呈现开来的时候所表达出来的思维观点也在印证“什么导演有什么样风格或特色的作品”这一论证观点。例如,冯小刚导演从其早期创作开始,如《甲方乙方》(1997年)、《不见不散》(1998年)便将作品定位于“大众喜闻乐见的商业电影”,且至今作品如《私人订制》的创作路线也遵循其早期观点,并大都是喜剧类型;而由赵薇《致青春》作品所携带起的怀旧校园风格作品创作,在制作的出发点都表现出导演对于其所经历的校园生活的怀念,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无不体现着“镜头背后”导演的价值观和创作理念。
(二)导演对其团队的影响
以时间维度来进行剖析,导演毫无疑问是投入最多精力和时间之于电影的创作的。从电影的选择、剧本选择与制作等前期工作开始,甚至从导演拥有“想创造电影”激情与动力的开始算起,到整个电影的制作流程,直至影片的出品、宣传和发行,导演无时无刻不在投入着巨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影片制作中导演对各个部门、各个单元均产生着作用。整个片子也是在其宏观把握及调度下从而最终完成的。正如大卫波德维尔认为,“在电影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观点之一,就是深信导演担负着一部电影形式、风格和意义之形成的最核心的责任。”
从影片的表现风格维度而言,不同的电影之间往往有着不同的镜头语言叙述方式、有着不同的景别运用、有着不同的剪辑节奏等,这形成了互相独立、风格突出的作品类别。然而在同一导演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受众却能感知到一种相似的影片风格,例如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当中经常使用长镜头,而贾樟柯的影片中却一贯以使用全景、中景为主。
这也就意味着,导演达成通过影片体现创作意指、表现主题以及荧幕化其思维观点、价值观念等主观情感。其中,一个主题突出明确的电影主题思想能折射出导演思考的哲学观及社会观点;影片的艺术技巧与表现形式体现出导演对视觉影像、音乐、电影时空的处理方式。将这两者统一结合,使得影片呈现出鲜明的风格。
而作为导演作品的影片成为其向外界传递信息符号的客观载体与途径。就此可见,导演对其创作团队的影响是重大的,其所产生的效果也是深远的而有既定含义的。
二、当代影视领域导演与其团队的相互关系
(一)导演与其常用演职人员的现状
导演与其常用演职人员的搭配是一个很有趣也值得人琢磨的的命题。我们不难发现,某一既定的导演会经常邀请某一明星出演其影片的男主角或女主角,在不同部电影的拍摄的过程中会选择同一位摄影师进行拍摄,剪辑、配乐等方面亦然。
如国内的导演张艺谋通常会选择巩俐作为其女主角,任命摄影师吕乐、摄影师赵小丁作为其摄影师,其影片大多由剪辑师杜媛、程珑剪辑,由赵季平配乐;冯小刚导演则在选角过程中多邀请葛优、何冰出演,拍摄摄影师由张黎担任,剪辑多由剪辑师周影、肖洋担当,影片中的插曲多由孙楠主唱;姜文的剪辑大多由张一凡参与;王家卫电影则多由摄影师杜可风担任。
在国外导演创作的流程中,也不难发现导演会多次选择同一人员参与其影片拍摄。如马丁·斯科塞斯拍摄的系列电影多次邀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担任其男主角,聘用摄影师迈克尔·包豪斯作为其御用摄影师;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则多与马龙·白兰度、艾尔·帕西诺等演员合作,多部影片由摄影师迈克尔·包豪斯拍摄;宫崎骏导演的电影与久石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埃尼奥·莫里康内则为吉赛贝·托纳托雷导演的电影多次配乐。
(二)导演与其常用演职人员的关系分析
那么,为何会产生专职演员、专职摄影、专职剪辑、专职配乐等固定的合作关系和模式则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导演与其常用演职人员的现状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导演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掌握一部影片制作的大权,其作为个人而言,由于与其常用的演职人员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甚至是朋友以及家人。这一点使得导演在创作的过程中寻求某一角色或某一职位的时候,脑中会浮现、代入某一既定角色或职位,甚至有些导演在选择剧本甚至尚未选择剧本的时候已经想到选取谁作为其演员或剧组人员。
其二,导演作为影视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影片公司或机构的一成员,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会受制于影片的制作成本,也会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结合投资者、出品人的意见,从而在结合观点,交流意见后确定团队人员。如张艺谋在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选择男主角并非周杰伦,而出品人张伟平却最终选择周杰伦作为男主角,从而形成了新的演职员团队。
其三,演职员的突發事故,如车祸、死亡、关系破裂等重大突发问题导致演职员团体的重要变化。如导演詹姆斯·温在《速度与激情》系列第七部的时候,因为男主角保罗沃克在车祸中死亡而导致影片不得不中停,并以替身和电子合成得以继续;男主角希斯·莱杰由于意外服药过量止痛药和镇静剂而死于纽约的公寓内,这使得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拍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3》的时候放弃塑造电影主角小丑的设计。
通过长期观看电影,我们不得推断出,导演的影片风格与其个人经历、成长背景、艺术品位、兴趣热爱、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感知能力、哲学高度、美学观念,以及其所处时代的背景、时代思潮、所处时代经济发展状况都有着错综复杂关系。例如,陈凯歌由于家庭文化背景浓厚的原因,自小接触影视领域,其所拍摄的作品大都充斥着很强烈、很鲜明、跳动于荧幕前的历史文化,有着很鲜明的文学倾向。而贾樟柯由于出身于山西,其拍摄的作品故事题材大都与其故乡有关。中国的导演拍摄作品有时会引用佛教文化,而美国的导演拍摄作品时则更喜欢引用基督教《圣经》的语句。正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述,“物质决定意识”、“一定的社会存在也决定一定的社会意识。”风格正如水果的果肉、海绵中的水,是导演由其内在的品格、素质、教养以及影片制作流程中的导演技巧和能力在影片的时间轴上很自然顺畅流露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