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学习探究

2015-05-30闫晓倩

关键词:音乐学习小学生探究

闫晓倩

摘要:纯净而美好的音乐,不但能够让学生丰富心灵,而且能够滋养他们的生活世界,让小学生对生活学习更显得充实,谐和、有趣。本文就科学而有效地引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谈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 音乐学习 探究

【分类号】G623.71

新时期的小学生对生活学习既新鲜、好奇、好动、情绪不稳定、自控力不强,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而且有一定的学识基础。为此按照新课标要求,引导儿童学习音乐,无疑为学生的终身音乐奠定基础。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就科学而有效地引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谈以下观点。

一、 让学生在生活中聆听音乐

“音乐是能使所有年龄的人都感到欢愉的东西。”但是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听力,是无法真正体会音乐带来的乐趣。为此音乐教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依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进入”音乐里途径和方式,随后让学生聆听音乐,了解音乐中的不同声音所传达的意义,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含义。这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也可以说是音乐“学步”的开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聆听音乐的方式有多种,也有很多东西可以为我们所利用,成为孩子们音乐活动。比如我们经常坐在草坪上游戏时,可以让学生静静地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听鸟儿喳喳地叫,听风儿吹过树梢沙沙地响,听得久了愉悦的旋律就出来了;笔者会在教室里为孩子们准备玻璃杯、瓷碗、木碗三种器皿,让幼儿倾听用小棒轻击后的响声,然后要求他们闭上眼睛倾听,再指出声音发自哪种器皿等等。每天去寻找周围的声音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他们接受着来自大自然乐音的洗礼,对音乐的敏感性也在一天天地增强。

二、让学生生活中欣赏音乐

我们常说“音乐是快乐之母,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但对小学生来说只要能使心情愉快能带来欢乐的“乐音”都是好听的音乐。而欣赏不同形式的音乐,犹如让孩子体验着不同的生活场景,丰富着他们的情绪。为此:一是在上音乐课时利用收集各种VCD让幼儿欣赏,有音乐剧、音乐会、舞会,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表演让孩子充分领略了音乐的魅力。二是在闲暇时候,诸如等待吃点心和用餐时、午睡刚醒或午睡前、散步游戏时、准备放学前等时间段,要给孩子们放《蓝色多瑙河》、《金蛇狂舞》等中外名曲以及一些儿童歌曲等等一些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让孩子们通过亲身感受音乐,而获得对音乐的无尽遐想与乐趣。也就说教师家长要抓住点滴的非正式活动时间,每天给孩子营造音乐的氛围,让孩子体会,让孩子冥想,获得更多的情感享受。

三、 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歌唱

学生天生爱唱歌。小学生的歌唱,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孩子们喜欢唱歌,也经常用歌唱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但是他们的唱歌还是“乱唱”,还不能准确地抓准音高,所以我们在进行歌唱活动时,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指手画脚”,强调音准与技巧,而是让孩子听着伴奏,轻松地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鉴于这种情况,一是选择一些内容有趣的、荒诞的和游戏性质的,如《颠倒歌》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歌曲来让学生说唱;二是含有自己名字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来让学生表演唱;三是选择《小熊过桥》、《小毛驴》等动物或动物故事的来让学生模仿唱;四是选择如《头发、肩膀、膝盖、脚》等等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让学生对照指着唱。在活动中,我们重视整体教唱,以便让幼儿能完整地感受到音乐。在介绍新的曲子的时候,总是有意地放慢速度,因为孩子们正是学习简单的词汇的时候,应该让孩子听清楚老师的正确发音,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正确的演唱歌词还有利于幼儿跟上歌曲的节奏。同时我们还注重合唱,让孩子们在唱歌的同时,学会与人合作。

四、 让学生结合生活学习伴奏

小学生们都乐意玩耍。如果教师引导得当的话,学生是都很喜欢用节奏乐器玩耍(演奏)的,在玩中学习音乐。因为很多时候小学生都认为那是一种玩具,玩具是他们的最爱。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用舌头发出答答声、用双膝碰撞发出砰砰声,手指关节的啪啪响。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自己身体的敲打,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进而了解音乐的形式以后,接着就是向学生介绍乐器的时候了。一是向孩子介绍的是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容易操作的乐器,如三角铃、沙锤、响板、腕领、大鼓等等让孩子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功能以及演奏方法。在音乐欣赏或者歌唱过程中进行节奏的演绎,或者单纯的为乐曲伴奏,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和创造欲。二是当然我们还鼓励孩子和家长们一起动手制作小乐器,运用周围常见的生活用品来进行创造。比如用空的易拉罐装上米粒或其他干燥物,摇一摇就发出美妙的悦耳的声音;用空的奶粉罐,上面用塑胶盖盖好,用铅笔等小棒敲击,能发出类似于鼓的声音;将木梳用铝泊纸包起来,出走时能发出类似口琴的声音。几乎没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自制的打击乐器,孩子们能够亲自参与这样的创造活动,既丰富了亲子感情,也有了其他活动没有的生活体验,同时幼儿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演绎,那多有成就感啊。

五、 让学生舞动诠释音乐

给予孩子一个安静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让孩子们在完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舞蹈,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天生的舞蹈家,只要教师给予耐心细心的引导,孩子们身体的摆动(舞蹈)将促进他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并使各个部位都能发挥其功能。为此要引导学生就象呼吸一样,随着音乐轻轻地自然摆动身体。一是在上音乐课之前,教师会把教室里的物品挪开,以便给孩子一个足够大的活动空间。同时,教师会结合活动内容,给孩子们布置教室环境,以便让孩子们在新的“世界”中投入地舞動。二是在教学中类似《梁祝》时,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倾听、分析音乐中所呈现的特殊部分和异同,在教师言语的指点下进行动作的表现。一是表现我们先鼓励幼儿倾听,了解乐曲不同章节所表现的不同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化蝶后两只蝴蝶依依不舍的情景;二是鼓励幼儿用双人配合的形式进行表现,孩子们在模仿教师表演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编排出了成品舞蹈《化蝶》,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创作及表演的兴趣。

总之,小学音乐是学生学习的理想时期,在教学过程要融合多种的学习方法、利用多种的学习通道,结合多种学习领域,联系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力量,为儿童的音乐学习作出努力!

猜你喜欢

音乐学习小学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职学生音乐学习的现状及教学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