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2015-05-30罗道成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罗道成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不仅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还具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作用。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情感性,在小学的德育教育方面具有着众多的良好条件。本文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分析了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分类号】G623.2

所谓德育,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实践与教学活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种种不同方式,把目前社会上公认的道德标准、交往原则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之中,进而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活动规范的性格特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由此可见,德育无论是在哪一门学科中,都占着重要地位。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才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将德育有机地渗透于语文教学中。笔者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对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德育教育体现在情境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創设情境,而课堂情境的创设恰好以真实化的情感介绍与感知,让学生获得了真实且深刻的体会。一方面,教师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思考,不仅更好地理解了课本,还更深入地体会了此种思想感情的时代背景,进而对目前的社会生活有了更全面地理解与感知。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一定的生活情境描绘、多媒体情境、课堂表演情境等方法让学生在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知作者的伟大与无私,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价值。

二、德育教育体现在拓展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很多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缺乏、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对于很多涉及到学科内容的知识常常是一无所知,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率。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拓展教学法,结合校内外、课内外、学科问的知识与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一个开放化的课堂模式。从这个层次上来说,通过综合教学法,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了,生活体验和知识变得丰富了,而德育教育也就提升一个层次了。

三、德育教育体现在实践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让学生的语言文化水平得到提高,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或者课堂之外,教师会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随笔作文、读书交流会、朗诵活动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些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作为促进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畅所欲言,还能让教师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做好合适的引导,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一个积极健康的小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定期开展与学科内容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德育教育的有利时机,通过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来实施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例如,在一次学生在放学路上出了交通事故之后,我即兴组织了一场关于安全的演讲活动,在每一个学生认真地收集资料、写演讲稿、演讲训练的过程中,他们对安全一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再加上教师在演讲过程中的引导和讲评,学生对于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并积极参与到安全防范中去,在以后的放学路上、上学路上都会更加注意了。

四、德育教育体现在言传身教中

自古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说法,意思是说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具有过硬的水平,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这可以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的作用,让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受到言传身教的影响,提高道德水平。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发挥良好的人文修养的魅力,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因此,小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体现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当中。

为了更好地在言传身教中实施德育教育,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教师要为人师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强维护,为学生树立榜样;第二,教师要运用积极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打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第三,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并积极关心成绩较差的学生,避免在公共场合提出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四,教师的穿着要大方得体,言谈举止要体现良好的人文修养,不说不道德的话,不做不道德的行为,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样子;第五,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发挥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细心挖掘德育教育与学科的结合之处,抓好时机实施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五、德育教育体现日常活动中

作为教师,除了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可以说,言传不如身教,无论是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哪怕只是生活中的接触,我们都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渗透和教育。我们还可以利用每年“母亲节”做些文章,开展一些“感恩”活动,让孩子们在假期多帮父母做点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学校还可以趁机印发一些关于指导孩子活动的倡议书,比如要求孩子回家后了解父母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父母的工作辛苦程度,父母最喜欢吃的食物以及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等情况,并倡议孩子们应主动和父母沟通思想,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

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总结: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学思想性较强的特点,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尽量将德育教育充分体现到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让学生在提高语言文化水平的同时,享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形成健康高尚的良好人格。

参考文献

【1】朱寿琴.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文理导航,2013(8)

【2】赵琳.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读写算,2014(18)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