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的优化设计

2015-05-30潘敏臣

关键词:优化设计语文课堂现状

潘敏臣

摘要:传统单向传授报告式的语文教学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已不能满足学生自身的需要和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情景教学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手段,最主要功能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中语文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就语文课堂中情景教学的设计作进一步探讨。

關键词:语文课堂 现状 优化设计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有效组织教学。然而,在传统教育影响下教师将课堂教学限定在课文分析和习题讲解之中,往往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有效课堂,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情景教学是一种在符合学生心理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同时,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一种教学手段。由于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教师对每个细节把控好才能取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的优化设计的讨论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教师未能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的管理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都是课堂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目前,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却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都对其理论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学习,但是如何将课堂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结合依旧是一个难点问题。语文教师在课前都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划。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教学理论达到教学效果,最终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法准确判断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而学生在课下也缺乏自省的标准。

教学手段缺乏针对性

新课改提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充分的互动完成教学反馈。然而当下部分教师在一味强调互动中却忽视了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课堂实践中教师为了营造热烈讨论的气氛,任由学生大声说话,可是在缺乏教师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有的课堂教学中讨论的内容往往与问题没有直接的联系,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深层思考,这种盲目的教学手段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

教学形式浮于表面

教学形式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最终希望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但实践证明,过于形式追求形式的新异却使的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教学形式已广泛的渗透进高中语文课堂,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脱离教材,游离于课文之外去拓展延伸。有的教师过分追求课件的精美,学生从中收获的内容却不多。

(二)学生对语文认识的偏差

高考的压力让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语文学科的教学是通过词语的积累、文章的阅读、片断的写作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不少学生忽略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学生的潜能在语文课堂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的发展,教学低效的情况一直存在。

1、漠视的态度

较之其它学科而言,语文成绩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奏效。因此不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并且常常利用语文上课时间来做一些数理化的试卷,等到语文考试前夕再临阵突击背背古诗、做做阅读。语文学习是一种渐近式的学习,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而且语文的题目答案主观性强,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学生在进行习题联系时常会感到不知对错,自然也没有了解题的成就感。部分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愿将时间花在政治和历史等投入时间和精力小却见效快的学科上。

2、错误的学习方法

大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语文考核是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而并非是某一单项能力的考察。翻阅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学生便抱有投机取巧的复习态度,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采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应试能力。例如有的学生将语文课本束之高阁,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

二、情景教学的优化设计

情境教学是以情为点、以景为面,给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教与学的环境,通过创设各种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环境,拉近学生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以《阿Q正传》为例从情景创设、情景导入、拓展探究这三个过程对语文情景教学做一个完整的设计。

(一)情景创设

情景创设即是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过程。首先,教师可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勾画精彩语句,在疑问处做出标记。其次,课堂上教师可先为学生做《阿Q正传》的背景讲解,其中包括作者鲁迅的介绍以及这篇文章发生的时代背景。随后教师可简略介绍阿Q身世、处境,通过对比阿Q的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强凌弱,与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后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向学生展现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愚昧以及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二)情景导入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者如能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整堂课的效果。鲁迅的生活时代与当前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相差甚远,学生很难达到教师要求的理解深度。因此教师要将之前创设好的情景引入下一阶段的研读课文之中。引导学生归纳阿Q的无名目、无姓、无名、无籍贯,借此帮助学生了解阿Q的政治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等;接下来引导学生剖析有关阿Q的4个生活片断——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押牌宝的故事,以此把握阿Q奴性十足的性格特征;最后探讨行文中三处讽刺手法的运用,讽刺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论”、讽刺抱住“国粹”不放的遗老遗少们,讽刺胡适的考据癖来体味鲁迅小说的独特笔法。

(三)拓展研究

《阿Q正传》是鲁迅的经典作品之一,小说中的人物被刻画的入木三分。教师应带领学生全面、深入研读,重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为此,教师在情景教学的最后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对看客的强烈讽刺以及作品中鲁迅寄希望于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唤醒那沉睡的民众,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结束语:

教师采用创设语文情境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情景教学是一种自主、自动的学习,达到学生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爱霞.语文情景教学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

[2]彭建荣.高中语文情景教学模式探讨[J].成功教育,2011,10.

[3]董云云.浅谈高中语文情景教学[J].现代语文,2009,5.

猜你喜欢

优化设计语文课堂现状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