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你别无选择》的黑色幽默
2015-05-30高红
高红
刘索拉是中国新时期先锋派小说的开拓者之一,她的代表作《你别无选择》曾被著名学者李泽厚称作是当代中国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现代人创作出来的现代派小说。《你别无选择》最典型、突出的艺术特征是其黑色幽默手法的运用。《你别无选择》采用了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其主要表达方式是:荒唐可笑的故事情节、反常人物的形象塑造及语言的变形使用。黑色幽默手法有效地传达了小说的主题:不合理制度掌控下的荒诞混乱、不可理喻的世界及失去理性、躁动不安的人群。
黑色幽默是一种后现代艺术方式。它以喜剧性笔法表现不合理的事物,用放大镜及哈哈镜将其夸大、扭曲,变形,使之荒诞不经,滑稽可笑,以达到对其嘲弄、讥讽的目的。黑色是指令人不快的客观现实,幽默则是指对这种现实的嘲笑讽刺态度。黑色幽默在讥讽中放声大笑,但这笑声是苦涩的自我嘲笑,或无可奈何的解嘲,体现的一般是失望郁闷的情绪。黑色幽默经常表现充满压抑感的环境与个性自由之间的冲突,目的在于对这种环境予以揭露、嘲讽与批判。
《你别无选择》以黑色幽默的方法描述了一个音乐学院传统教育规范与学生觉醒的个性之间的矛盾,将学院僵化专断的管理机制与刻板乏味的教学方式作为了讽刺批判的对象。在学院令人窒息的管理与教学氛围中,青年学子们个性无法舒展、创新活力难以发挥,性格被扭曲、心理被畸化。他们反叛传统、而又孤独无奈、因而空虚迷惘、放荡不羁。学校强迫学生埋头功课,不停地练习。每次考试都有十门课程。一次作曲课考试考了一整天,结束时,监考老师贾教授宣布明天该课重考。第二天考试从清晨持续到午夜,贾教授自己回家睡觉去了,留下可怜的学生们继续答题。“再没规律的东西教授也能说它有规律。”“根本无所谓对错。反正你永远也无法让贾教授说对”。由于无法忍受学校的清规戒律,李明申请退学,但他的申请被直截了当地拒绝,并被警告说:“你别无选择”。为了表达压抑的感情,一名学生画了一个大大的TSD功能圈,装上画框,挂到了教室里。很明显,它象征着控制学生命运的强大的非理性力量。在马力暴亡(虽然马力死于事故,他的死具有很强的隐喻意义。如金汉所说,“他的死应该被看作统一性压力造成的精神毁灭”),小个子离开学校,孟野被学校开除后,“懵懂”歇斯底里地要撕毁功能圈,并喊道:“全是它干的.”
《你别无选择》采用的黑色幽默的技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荒唐可笑的故事情节
怪异滑稽的情节是黑色幽默小说常用的基本形式技巧。《你别无选择》充满了超越常情、不可理喻的细节与闹剧般的场景,创造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效果。
《你别无选择》描述的音乐学院是一个非理性、躁动不安,疯疯癫癫的世界。在这里发生的事都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石白学了七年和声学,可作出的曲子听起来依然象“大便干燥”;马力几乎每天在课堂上沉沉大睡,但他能在睡眠中保持身子挺直,脑袋纹丝不动,手里还紧抓着书本;小个子总是带着固执而又空洞的表情整天用力擦拭一个镶嵌着“功能圈”的玻璃框;懵懂经常连睡两天不起床,中间只吃两次饭,上两次厕所;“大师”每天早上四点在操场吹小号,害得所有人神经错乱;孟野总是在楼道里“狼一样的嚎叫”;娇滴滴的女学生“猫”动不动就当着所有人咧开嘴大哭,像幼儿园小孩一样肆无忌惮;金教授总是在讲课时吃爆豆。一天,他不小心把一节粉笔吃进了嘴里;一个老年女教授给学生上钢琴课时,每次都以重拳击打学生,以此教学生弹琴的力度。当一个学生还了手,同样用力打了她一拳时,她才感到满意,并说道:“对,就是这样。”这些悖情悖理,荒唐滑稽的事件与行为既令人忍俊不禁,又令人哭笑不得。
二、反常的人物形象
具有喜剧性、荒诞性的可笑人物是黑色幽默常用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你别无选择》中的人物都是漫画式的。小说没有对他们的形象作充分细致地刻画,使他们的形象更加丰满充盈、有血有肉,作者只是集中表现了他们的某种人格特性,例如虚荣、懒惰、冲动、愚昧、自负、固执、特立独行、玩世不恭等等。为突出这些性格特征,小说将代表这些特征的人物话语和行动无限夸张,同时忽略人物其它品质,使其看起来古怪、可笑,如同“卡通化的木偶。”
《你别无选择》中,几乎所有人被他们置身的荒谬世界同化了。在荒诞的人群中,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荒诞之处,是不同怪异习气的具体代表。其中,李鸣是一个无法治愈的装病者;懵懂是一个迷迷糊糊的傻瓜;森森是一个典型的嬉皮士;董客总是装腔作势,说一些无人听得懂的话:“西方哲学是主观和非客观因素的结合。”石白是个心跳不剧烈但每天剧烈心跳的天才;此外,贾教授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偏执狂,总是感到紧张和烦恼;王教授是一个万事通,他在涉猎了十几门学科后,通过计算音乐符号的平方值证实了它们的有效性。
黄子平这样评价小说的人物塑造:“小说中每个人性格中都有被夸张的特征,没有人具有立体的性格。读罢小说读者只能记住那些被夸大的个人特点,其他的都不会记住。”
三、语言的变形使用
黑色幽默放弃了传统语言运用规则,如逻辑性、清晰性、简明性等,而以游戏性变形方式对语言进行创新运用。这种语言手段形成了讽刺式对比、反差,从而产生了诙谐的效果。
在《你别无选择》中,黑色幽默运用了三种技巧。
1.“戏剧性转折。”即在同一句话、或同一语境中,将前后意思相互矛盾、解构、否定的语言元素并列的话语结构。
小说中,作者谈论董客说:“他这个人很讲究,脚臭味经常在教室里散发”;又评价马力说:“空白的五线纸一拿到手,马力就觉得精力集中得全分散了”。接下来,关于李鸣又写道:“李鸣觉得自己生了病,症状之一是身体太健康,神经太健全”;再如,一次乱哄哄的班会上,石白突然起身瞪着眼用拳头砸桌子。可是有人问“怎么回事”时,石白却又吓得呆若木鸡。
2.滑稽性重复。小说中,“懵懂”和另一个女学生“时间”进行了如下对话:
“干吗非要练琴呢?”晚上“懵懂”委屈地问“时间”。
“作曲家嘛,”“时间”答道。
“干吗不能拿跑步代替练琴?”
“作曲家嘛。”
“干吗不能拿跑步代替音乐
“作曲家嘛。”
“时间”反复地说一句话,“作曲家嘛”,形成了明确的滑稽嘲弄效果,明确地强调了小说的核心主题:“你别无选择”的荒谬性。
3.其它不合规范的冗词赘语。
董客总是不停地唠叨陈腐乏味或没有意义的话语。为显示其胡言乱语速度之快,增加其荒诞性:小说省略了董客一段话中所有标点符号:“试想序列音乐中的逻辑是否可以把你的生命延续到理性机械化阶段与你日常思维产生抗衡与缓解并产生新的并非高度的高度并且你永远忘却了死亡与生存的逻辑还保持了幻想把思维牢牢困在一个无限与有限的结合中你永远也要追求并弄清你并且永远弄不清与追不到的还是要追求与弄清”。
小说中还有董客这样一段前言不搭后语,哪也不接哪的搞笑话语:“人生的世故在于自己的演变,不要学那些愚昧的狂人,你必须为自己准备一块海绵,恐怕你老婆也愿意你是个硕士。”这段前后不相干的话语生动地展现了董客炫耀和卖弄学识,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无知浅薄的荒诞行为。
总之,《你别无选择》闹剧般的故事貌似荒诞,实则寓意严肃。它意在通过不合理而又专制的旧教育制度掌控下的变形的校园映射在非理性、专横、但强大无比的力量控制下的混乱、荒诞的世界。新旧交替时代,强调个性、追求自由、追逐实现自我价值的倾向与传统权威体制束缚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用黑色幽默手法生动形象、鲜活、泼辣地表现这一精神内涵,可以引起我們对教育体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