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在纪律和规矩这个问题上人人有责”
2015-05-30
焦裕禄精神永不过时,那是我们民族的精华
问:今年1月12口,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他曾多次表示:“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定格在历史上,永远不会过时。”请结合扮演焦裕禄的经历,谈谈您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
李雪健:电影《焦裕禄》的创作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我觉得焦裕禄是我们这代人父辈的一个典型代表。拍电影《焦裕禄》时,当地老百姓做群众演员,有些场景都不用导演说戏,他们就知道拿什么道具、怎么做,给他们报酬,一分钱不要。有一场戏,群众演员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他们一直陪着我们拍戏到天亮。他们对焦裕禄的感情让我记忆深刻。为什么大家会这样?是因为焦裕禄,他这个人,他这种精神,深深地埋在了老百姓心里。那是什么埋在了他们的心里?就是咱们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心中装着人民。对我们这些创作人员来说,拍摄电影《焦裕禄》的过程也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
焦裕禄精神在今天是什么?那个时候焦裕禄解决J-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这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心。现在要谈焦裕禄精神,就是不但要吃饱,而且要吃好的问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需要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精神永远适用,而且永不过时。199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经作过一首词,叫《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每当谈到焦裕禄,我就说要好好学一学这首词,心头顿时就有了一股力量。
把优秀的共产党员介绍给广大观众,这是我的职责
问:杨善洲是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您通过电影《杨善洲》再现了一个永远把人民利益置丁个人利益之上的领导干部光辉形象,请您具体谈谈。
李雪健:接受演杨善洲的任务,我还是像接受演焦裕禄的任务似的,我骨子里想演。只要是共产党员好人,我从骨子里想演。我是演员,把优秀的共产党员介绍给广大观众,这是我的职责。我听过杨善洲的事迹报告,但当时心里有过问号。我对这个人物的真实性有过怀疑,世界上真的有这样无私的人吗?我是带着问号提前去保山体验生活的。
要搞创作,第一步要先去体验。我上了大亮山林场,看到过去曾经是光秃秃的一片山,现在变成了一个大森林。这森林不是假的,是这个老爷子退休之后带了一帮人,独自在山里20多年干出来的。林场交给同家的时候,价值近4个亿。我又到了山里头,到了他的家,看到了他农民的老伴儿,农民的大女儿大女婿,还有普通工作人员二女儿二女婿、三女儿三女婿等等一些亲人。我还接触了一些和他共过事的人,听了一些有关他的故事,比如他常背个粪箕到村寨路上捡骡马粪猪粪,给树苗做底肥;到垃圾箱里捡纸杯、装方便面的纸碗,当营养袋,培育“百日苗”。再比如他到农村下乡,吃饭从来都是花自己的钱。有一次他的秘书没有给人家结账,他很生气,让秘书回去补钱,这是他一贯的作风。听到这些以后,说句心里话,我为我曾经有过疑问而感到羞愧。当时我心里就暗暗发誓,我要玩命,要尽最大努力把他演好。在开机仪式上,我化上妆,穿的衣服,戴的帽子,还有笔、拐棍等道具,都是杨善洲用过的。老百姓非常热烈,还没拍呢,还没有看到我能拍成什么样,怎么那么热烈?因为我在演杨善洲,老百姓就给我鼓掌。可见杨善洲在老百姓心中是怎样的地位。在创作中,当地老百姓编的一些顺口溜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家乡有个小石匠,参加土改入了党。头戴竹叶帽,身穿百姓装,穿着草鞋干革命,创建了滇西大粮仓,一身泥,一身汗,大官他不像,像什么?像个种田郎。”短短几句,这是老百姓对他几十年来的总结。
杨善洲退休时婉言谢绝了按规定到昆明安家休养的待遇,说服了家人,留下一句滚烫的话:“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说过的话就要兑现,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很多人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欠了家乡人的债。在职时从不为家人办事、不为家乡办事的杨善洲,对家乡的人说过:“退休后,我会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他为什么上大亮山种树?他是要完成他的承诺,这个承诺是什么?是党旗前面的宣誓!
有人说,你都退休了,何必自讨苦吃?他说,我的职务虽然退了,但我的身份没有退。什么身份?共产党员!现在各行、各界、各业都爱讲职业病。杨善洲说共产党员也有职业病啊!共产党员的职业病是什么?共产党员的职业病是白找苦吃。他上山了,老百姓给他编了一个顺口溜:“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他上山20年,20年以后秃山变成了大亮山林场,他把林场交给政府以后,老百姓又给他编了一个顺口溜:“家乡有个小石匠,当官退休福不享;种树二十年,荒山披绿装;造福子孙千万代,为民服务永不忘;活到老,干到老,富翁他不当,当什么?当个共产党。”
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为人民谋福祉
问:用权,是为官之“要”。焦裕禄、杨善洲一生都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请您结合这两位楷模谈谈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权力观。
李雪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一个贫困农家,后来参加了革命队伍,在部队、农村和工厂里做过基层工作。从农民成长为战士,从战士晋升为干部,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劳动人民的本色。焦裕禄深知民间疾苦,明白白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定要还之丁民,用之丁民。
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亲属和他人谋取好处,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坏规矩。焦裕禄的权力观就是为兰考人民办实事,为困难群众解忧难。
在杨善洲的观念里,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应该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应当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常常说:“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杨善洲妻儿户口在偏远农村,生活艰苦,按政策规定本可转为城镇户口。但身居领导岗位的杨善洲几次坚决推辞,把“农转非”指标留给其他同忐。二女儿杨惠兰初中毕业后想去参加县里招工考试,因为农村户口不符合招工条件而失掉机会。杨善洲一辈子把“后门”关得紧紧的。然而,他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前门”却总是敞升的。他了解到有科技人员和农村老教师的家属在农村,生活困难,就主动帮助解决他们后顾之忧,为他们的家属办理了“农转非”。杨惠兰知道后,流着眼泪给他写了一封信,说:“爸爸你这么做,我們家里人都很理解,但是做你的亲人,做你的子女都挺不容易的。”杨善洲看了孩子的这一封信,一宿都没有睡,后来大病了一场。没办法啊!杨善洲说:“我发过誓,咱们都是为了老百姓,你还有书教啊,有多少人没书教,有多少孩子没学上啊。”
有一种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伟大民族精神在支撑着我们
问:“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现实表明,规矩不严止是一些人最终在腐败面前败下阵来的重要原因。您怎么看纪律和规矩?
李雪健:纪律和规矩,是我们的党、政府、军队,自有到今天,通过成功的经验、血的教训,总结定下来的。每个人特别是党员,心里都要有纪律这根弦。
在纪律和规矩这个问题上人人有责。比如我想做某个事,我完全做不了,这个事不是坏事,但我也做不了。我旁边那个人他想做,他就做成了,怎么做成的呢?他就送了两张电影票。送两张电影票就批了,就做成了。后头不送电影票了,烟里加钱。后面不送钱了,,送卡。不送卡了,送字画。这不都是从小处违反纪律,破坏规矩,慢慢起来的嘛。一些党员干部出问题,也大都是从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开始的。所以我就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人人有责,勿以恶小而为之。无论是有人监督还是九人监督,都要时刻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既要把握大节,更要在口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纪律“底线”。
随着党风政风的明显好转,也带动了社风民风的好转,这个意义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