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如何设计

2015-05-30张平波

关键词:东南西北课堂练习作业

张平波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又是众多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作业的有效性,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而忽视了长远的教育价值。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举例说说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如何设计。

一、让课堂练习更具体、更丰富多彩

学生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该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作业设计应紧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环境,使“数学生活化”,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觉得以往的练习题目都显得呆板枯燥,不能激起学生的练习兴趣,于是就将题目名称改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如:给学生练习的题目前写上一句激励语言:“下列问题只要你仔细分析,一定能解答,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你真棒,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吗?”。还有将“练习混合算式”取名为“开心过山车”;文字题改为“畅游文字岛”;应用题可改为“问题乐园”等,语言表述得很亲切,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让学生在这些导语中充满自信,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再如,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练习:1、对口令:同桌两人,其中一位同学说出“二五”,另一位同学说出“十”;或者一位同学说出一句完整的口诀,而另一位同学说出两个乘法算式。2、找卡片:一位同学出示一张数据卡片(5的倍数),另一个同学迅速地找出两张算式卡片与此对应。3、用口诀:出示一首古诗(每句5个字),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算一算共有多少个汉字.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可用到5的乘法口诀的?

以上这些练习设计,就改变了过去“读、背、抄”的形式,而是将数学知识与动手操作、生活现象及其它学科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倍感亲切,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与过去单纯的练习题相比,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创造激情,而且更丰富了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向更高的目标挑战!

二、让课堂练习更有目的性、更有针对性

教师在短短的一节课内,既要完成新授知识,又要及时的进行练习巩固,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课堂练习更为有效呢?我认为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尤其是對后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这样就能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有钢使在刀刃上”,从而真正的练在关键处。

在上了“认识东南西北”这一小节内容后,针对学生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与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容易相混,我专门设计了这样的一道练习:1、看一看:让学生任选一处观察它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2、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3、画一画:将你所观察到的事物都画在作业本上。

这样的练习,既复习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又巩固了图上的东南西北方向,更重要的是,将两者同时进行,使学生更清楚的明白生活中的东南西北方向是不会变的,而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方向是人为制定的,只不过人们习惯于将上方定为北方。

所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巧妙而恰到好处的课堂练习,可以使教学过程优化,从而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思维训练

要使课堂练习的质量达到最优,教师所设计的练习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有效思维,才是真正提高练习质量的有效武器!

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要求设计的练习一定具有其灵活性和开放性。如可以由一个题目拓展成一组题,真正体验知识的内在联系;还可以尽可能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式的题目,不要只满足于结果,要让孩子各抒己见。但一定要在“多中选优”——即可能思路简洁或计算简洁或思考计算都非常简洁。

例如,学习完表内乘除法后,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问答题:( )÷( )=7,虽说只是一道题,但它形式灵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多感官参与中,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发展。

四、全面、公正、艺术地评价作业,使学生的创造热情更加地高涨

有效的练习不仅使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而且还需要及时检测出学生巩固与熟练的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公正、艺术的评价,能起到激励、触动的作用,能使学生创造热情更加高涨。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既要客观公正,又要灵活艺术地评价。

有的课在练习之后,常听教师这样问:“谁对了请举手。”不管有多少同学举起了手,教师扫视一遍后说:“请放下手。”就算了事。有的教师还喜欢这样问:“会不会”、“对不对”、“是不是”。学生也会不加思索地齐声应答,“会”、“对”、“是”。这样的反馈是走过场,显然是毫无意义的,只能是浪费教学时间。

我们要屏弃“单一”的对错评价,提倡“多元化”的优劣评价。聪明的教师总是能抓住学生身上某一闪光点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也应如此,不仅要评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意志、品质、兴趣和习惯等因素,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意识、创新习惯。有优点的大加赞赏,有缺点则旁敲侧击,既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轻视”作业结果,“重视”作业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教师不应以作业的正确与否作为恒量学生作业唯一标准,应该看他是怎样想的,是怎样做的。同样一个答案,有的方法简捷,有的方法繁琐,有的学生自己动脑筋的结果,而有的则是家长的“杰作”。如果给同样一个评价,就有失公正,这样也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采取多种作业评价方式,机智艺术地处理学生的作业等级,并说明理由;还可以让六年级学生中作业做得好的同学制作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图,画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既为大家服务,又展示了自己的成果,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东南西北课堂练习作业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仙人台醒梦亭
王为民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