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2015-05-30张扬

理论观察 2015年7期
关键词:德治法治意义

张扬

[摘 要]我国正处于激烈的改革浪潮中,也就存在着利益再分配的问题,而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中,如果矛盾被极度激化导致不可调和与不可控时,社会就会出现动乱。在此种情形下,以刚性的法治配合柔性的德治是现阶段我国进行改革与发展最合适的治国方略。而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是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目标实现的必要途径,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内涵及内容,同时阐述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希望可以为我国的国家治理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关键词]法治;德治;教育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036 — 02

一、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内涵

(一) 法治教育的涵义及内容

法治教育是指通过对公民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法治思想教育和宣传,使公民树立依法治国,并以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行为的,同时用法治思想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法治教育的内容应不仅仅是限于对法律发条本身的宣传与教育,而是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党的政策,进行多角度的结合教育。例如在向公民宣传法治思想中的原则的时候,还可以同时讲解一下我国的法治制度是如何构成的,为什么是这样构成以及此种制度有什么优势,对公民的生活可以起到什么帮助。

法治教育的内容,综合来看主要可以概括为一下三点:(1)意识宣传教育。新中国虽已成立六十多年,我国的大部分公民对于法治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但是限于传统思想的束缚,毕竟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人治,所以许多的并不真正相信现在的中国是依法治国,仍然认为中国的通知还是限于几个领导的统治,这种思想是存在严重的错误的。所以在进行法治教育时,首先要做的是转变公民的这种思想;(2)强调宪法的根本性、权威性以及法律的权威性。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不仅规定的人们的权利义务,同时还是人民主张自己权利的基本法律文件。而法律是位于宪法下的最高级规范性文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指导作用。进行宪法与法律的宣传教育,可以使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以法律规范为自己行为的向导,同时在遇到侵权时也可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将法治教育与党的领导教育相结合。虽然法治教育最根本的依据是法律条文,但是法律条文必须通过人来予以实现,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有着最高的思想觉悟,党的领导思想是和法律原则想匹配的,所以在进行法治教育的同时要与党的领导教育相结合。

(二) 德治教育的涵义及内容

德治教育是指对公民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关于以德治国思想的宣传和教育,德治教育更多的是对个人的精神层面进行一种塑造,通过人们内心即思想观、世界观的改造体现在公民的行为当中,这是一种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更为和谐、轻松、愉快的教育。如德治教育中的爱祖国、爱人民,就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友爱,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将会变得更加的和谐。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德治教育因为分为不同的层级,也就是说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要求的道德是不一样的,根据德治的层级的划分,德治教育可以分为宏观层面的教育、中观层面的教育以及微观层面的教育。在这三种不同层级的教育中,微观层面的教育是最容易进行的,因为这也是和公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思想教育。微观层面的教育主要是对公民个体,个人思想品性的一种塑造。如每个公民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自我管理的能力等;中观层面的教育较之微观层面的教育,其教育的范围会更广一些,主要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此种层面的德治教育是基于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我们始终都是生活在一种社会中,主要是社会公用生活中,职业生活中以及婚姻生活中,所以这三种道德的培养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其也是微观层面的教育的一种升华;宏观层面的德治教育就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了。主要公民应该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民族主义思想等。这种德治教育一般较难,尤其是对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来说,往往理解不能国家、民族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二、研究法治教育、德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略迫切需要教育来加以贯彻实施

从我国的国情来说,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同时也是国家的管理者,所以为了更好的管理我们共同的国家,公民应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而这种管理能力就主要体现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能力当中。这些都需要通过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来实现。因为从领导者的角度来说,一个不懂的教育的力量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一个忽视教育的领导者也是不成熟的领导。进行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是提高我国公民国家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1.教育有助于人们认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意义。法治与德治的内容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概括的,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口号就可以囊括的,它们的内涵很丰富,要将二者相结合,使公民认识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意义就必须通过教育的形式,为公民详细的、系统的讲解其中的丰富内涵。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治与德治的相结合,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预防经济危机的发生以及经济犯罪的形成,所以教育中为了使公民更好的、更透彻的了解法治与德治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与重要性,也需要为公民进行相关教育。

2.教育有助于人们认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目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目标具有全局性与宏观性。正如前面提到的最高等级的德治教育是宏观教育,也就是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道德思想。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使公民的生产生活行为都是以法律为基础,以道德为内控力,从而使指引、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最终是我们的国家健康有序的发展。每个个体作为一个微观的存在都对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谓积少成多。但是作为微观的我们却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自己在目标实现中的作用,所以需要通过教育来使这种目标变为现实。

3.教育有助于形成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舆论控制机制。教育是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进行的,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教育的载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像大众传媒、学校教育等。而这些载体的运用使社会中的大多区域都弥漫在法治与德治的舆论当中,这对于营造一种良好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氛围是非常有利的。也就是说,通过这些载体可以充分的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从而改变人们的思想。

4.教育有助于人们参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实践。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浩大的工程,需要人们长期的实践与坚持才能够实现。但是这种坚持与实践需要人们长期的努力才能达成,而要长期的坚持做某一件事情,必须是一个人拥有很强的信念。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好处,同时是如何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的,从而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信念,在内心深处认为治理国家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久而久之就会将这种信念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当中,也就是实现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实践。

(二)研究法治教育、 德治教育及两者关系是贯彻落实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

前面提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并且浩大的工程,正是因为其复杂性、系统性,所以它并不是在一提出就是完美无缺,更何况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不能用过去较为科学合理的治国方略来适用到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当中。所以,要使我们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始终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始终为我国的发展服务,就需要不断的对此种治国方略予以研究,不管完善、改进、与时俱进。

1.利于培养国民贯彻治国方略的素质。提高国民素质是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教育的直接作用就是改变国民的思想与人格,使国民的思想与人格符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结合的理念。也就是说将人们的思想结构与人格结构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也是对国民素质的一种提高。除此之外,通过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我们还应该使国民认识到,所谓的“治”,并不仅仅是指治理,同时还包括法治“兴”国,德治“兴”国,这种“兴”,不仅仅是在经济上的提升,同时还包括国民素质的提升。

2.有利于创造贯彻落实治国方略的良好环境。社会的变革往往意味着社会不同主体利益的重新分配,意即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浪潮当中,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正在得到重新的分配,如何在这种利益重新分配中寻找一个平衡点,使我国的改革能够在一个较为和谐的状态下进行,就需要依靠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强调的是法律在人们利益分配中的强制作用,在形式正义的前提下,当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被激化时,就需要法律来裁决。而德治强调的是人的一个内省力,换言之就是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从而以更为柔和的方式来处理彼此之间的利益,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当然德治虽然主要是通过提高人的思想觉悟,从而以一种柔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视法律的作用,因为有时候仅仅靠当事人自己是无法调和彼此间的利益的,所以就需要法律来作为最终裁决。

三、总结

总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实现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并不是能够轻易实现的,它需要通过全国公民的积极配合,坚定不移的实践才能够在未来的时间段中慢慢的实现。而要想全国民众都支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就需要民众首先在心底里认可它,并且将其形成一种信念,最终通过个人的行为反应出来,才能将目标予以实践化。而这种理念的形成必须通过教育的方式,使民众认识到法治与德治的涵义与内容,以及两种治理方式相结合带来的结果是什么,从而认可并实践此种治国方略。

〔参 考 文 献〕

〔1〕 潘西华.在法治与德治的双向互动中推进依法治国〔J〕.江西社会科学,2015,(01).

〔2〕 李绍伟.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12).

〔3〕 王立仁,张少秋.现实把握法治和德治的关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

〔4〕 陈炳.现代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4,(10).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德治法治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以德治企,诚实守信
——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哲学思考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