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模式构建探析
2015-05-30张梅
张梅
【內容摘要】以探究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的新课程形式下,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与传统知识传授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珍视探究过程中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经历地理问题的产生和知识的形成,是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提高,在“探究”中创新。本文从构建的角度探讨以“活动——探究——交流——反思”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创设情景、活动、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6
地理教学是地理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地理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高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教学中创造一种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轻松和谐的研究气氛与环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探究去“发现”知识,通过群体间的交流与反思去领悟地理思想方法。而教师在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得到教育体验。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呢?笔者在地理新课程实践中形成了“活动——探究——交流——反思”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下面谈谈自己在探究中的体会和收获:
一、 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不会用地理的观点从地理的角度对周围的身边世界进行观察和思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才能进行探索活动。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引入一种和问题相关的情境过程,是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定向,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多媒体分别展示“从海南岛除非,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和“从北京向西一直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思考:
(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形成自然景观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试着分析形成这种规律的根本原因?
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外出旅游亲历中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来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在空间分布上是有差异的,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规律”的欲望。
二、 把教师教的过程设计成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
基于新课程要求“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的课程理念。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地理学习内容,要注重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应直接以感谢材料为出发点,而是要创造性地把教材上的图表、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以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在《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上述的教学情景,引入新课后,以课堂活动单的形式组织学生对“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进行探究。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探究一种地域分异规律;活动一:探险非洲(略);活动二:横穿亚欧大陆(略);活动三:攀登珠峰。其中“攀登珠峰”活动是这样设计的:请结合所给材料和“珠穆朗玛峰的自然带分布图”分析:
北京时间9时11分,奥运圣火珠峰传递突击队员在珠峰顶峰成功点燃火种灯,并点燃祥云火炬。著名女登山家吉吉成为珠峰第一棒。
1、 你将从南坡还是北坡登山,为什么?登山过程中,从山麓呆山顶的水热状况如何变化的?自然景观又是如何变化的?导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南北坡降水量有何差异?原因?
3、 山地雪线南北坡有何差异?为什么?
4、 为什么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在学生活动之前,老师要将本课堂出现的新的知识、新的概念要作必要的知识铺垫。比如垂直地带性中出现的雪线概念及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等知识点。教师要适时地补充讲解。
在小组课堂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对学习的监控和教学的组织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应不断进行巡回检查、督促、指导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及时进行小组或全班性的引导、指导或提示,促使探究得以深入开展。
三、 从不同材料的实际出发构建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的“活动、探究、交流、反思”只是教学模式的主线,操作中并非四个环节逐个进行,就算一节课完成了。而是可以经历多次循环上升的过程,而且这四个环节在顺序上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操作中应注意其精神实质而非固定的程序。一节课应以学生学习时思维的自然流畅为标准。从操作的层面看“活动、探究、交流、反思”的教学大致还有以下的几种变式。
变式1:“活动、探究”型 教学中以活动、探究的环节为主,一般适用于新授课;其关键在于活动方案的设计与课堂的组织,例如:必修1“地球的运动”,对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学生难以理解,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楼间距的问题来探究:①在菏泽(北纬34度),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倾角应控制在什么范围才能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②实际上,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倾角是固定不变,这是为什么?③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为什么?④某房地产商,要在单县建8幢30米高的楼房,要保证楼房的底层在一年中每天都有日照,南北间楼房间距最少是多少?这样处理,把地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活学活用地理知识能力。
变式2:“探究、交流”型 教学中以探究、交流的环节为主,一般适应于习题课。在习题课中,教师精选一些好题让学生上台来讲解,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向讲解的同学提问。教学的关键在于精选习题并能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学中可以一图多问,一题多变的形式把许多的知识与思想方法贯穿起来。为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与交流的能力,可以建立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平台,甚至鼓励学生向教师的知识和见解进行挑战和质疑。
笔者认为,以“活动、探究、交流、反思”为主线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是“为学生发展而教、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为学服务”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满足学生自主发展,张扬学生个性,是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提高,在“探究”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