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焦虑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5-05-30刘慧芳

关键词:课堂氛围焦虑师生关系

刘慧芳

摘要:英语课堂上学生的高度焦虑一直是困扰学习止步不前的因素,也是英语教师努力想要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焦虑来源于各种因素,教师需要针对这些因素,想出对策,优化教学,使教学在轻松,自然,积极的状态下进行,这也正是语言和思想自由表达所需要的氛围。本文结合作者本人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如何创立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克服焦虑。

关键词:焦虑, 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成功机会

【中图分类号】G410

随着英语教学的变革,人们越来越关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个体的需要和个体的发展。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现行教材对教学要求的提高以及教师的某些错误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行为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中较普遍地存在着英语学习焦虑。如何调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焦虑度会对英语教学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英语的实际教学中主要研究了如何降低学生的高焦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高焦虑主要表现为上英语课时不敢用英语表达,怕出错,身心感到受拘束、緊张不安,;他们过分关注教师的评价和同学的眼光,对失败极为敏感;学习感到沉重,甚至产生自卑和厌学心理。这种状况对他们学习、学好英语形成心理障碍,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高焦虑,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在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我国古代哲人对此早有深刻意识:亲其师、信其道,即是对师生关系巨大作用的高度概括。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心理疾患、减轻学生各种心灵负担,降低学生在学习中的高焦虑。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地位和获取科学知识方面是平等的。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是学生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手,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当然教师更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关爱学生。中学生在思维、品行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正值迅猛成长阶段,由于生活环境、个性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彼此的学习情况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不仅要欣赏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任何积极表现,更要以博大的胸襟包容其学步的蹒跚以及关注他们“摔倒”时的困惑。教师的爱心能给学生以良性暗示,教师的欣赏和宽容会使学生产生有意或无意的情感倾向,令学生下意识地向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自己,并对教师产生期待和亲近之情。情通则理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品尝老师关爱的甘甜时,一定会轻松地享受到知识的芬芳。学生会在课堂上积极思维,与教师产生着心灵上的共鸣。师生在不断的共同学习,攻克难关,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也会增进彼此的信任。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英语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意识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使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学生因为课堂的精彩分呈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忘记了对于掌握新知识的焦虑。

1、丰富多彩的课堂导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知对后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教学导入主要功能有二。第一是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第二是控制学生的认知系统,使之顺利地对所储存的信息进行检索与提取,把认知结构调整到最有利于加工当前的教学信息的状态。丰富多彩的课堂导入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高焦虑。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会采用以下方法:

A.问题导入。教师直接提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由此而进入教学主题。

B.活动导入。通过brain storm, competition 等warming up games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和激起饱满的学习热情。

C.以旧引新导入。通过复习旧知识,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借助类比、归纳、演绎、和猜想等手段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D. Free talk导入。这是很多英语教师常使用的一种导入方式。通常一人报告,其他人听,上台的学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因此我将Free talk形式进行了调整,由一人主讲,时间为两分钟,然后是同学们针对Free talk内容的进行提问,报告人要一一解答,总时间四分钟左右。这一调整立刻引起了同学门的共鸣,报告人积极准备同学们可能会问到的问题,甚至有同学在报告的时载歌载舞,班级里乐声悠扬,洋溢着和谐的气氛。

2、营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

老师要力求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生动、友好的课堂氛围。老师要多一点微笑,眼睛里对学生要多一些欣赏与赞许的光芒。轻松的课堂气氛是克服学生心理障碍,降低焦虑的重要途径。

A课堂上要耐心倾听学生说话。往往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感的学生,要么沉默不语,要么说话声音太小,碰到这种情况,老师要多鼓励,或者换一种方式提问,或者降低难度,尤其要用关爱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们,甚至可以允许他们沉默不语。勉强要求他们回答问题,表达观点,会使他们增加心理负担,更加焦虑。

B.创造语境,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减少焦虑感。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和实践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言语交际活动和思想交流活动。我多年来一直在课堂内安排猜词游戏、趣味造句、小品表演和记者招待会等语言实践活动。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交流中,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一旦激活,会给师生带来意外的惊喜。在学习牛津教材《The Nobel Prize》,课前我让学生自发组成合作小组,上网查找有关诺贝尔奖的资料,然后根据查到的信息设计主题和问答题。没想到这作业一下子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的去图书馆,机房上网寻找资料,有的设计问题,有计算机优势的男孩则作起了网页和PPT,我也丝毫不敢怠慢,查阅了大量资料。这堂课下来,学生积极发言,笑声不断。这些充分证明:让其参与,不仅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激活了语言,激活了知识。在活学活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心理压力逐渐消融,学习焦虑感逐步降低。

C.在学习实践中适时调整学生情绪。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学生的焦虑感会不断受到冲击,这时,教师除了去激励学生的信心之外,更要调动学生的思维,降低知识难度,保持学生稳定的学习心态。例如在学习和操练形容词的比较级时,一位学生造了这样一个句子:“My apple is bigger than you.”我立刻惊叹:“A new world record!How big is your apple? Bigger than me? ”并用手势比画了一下。学生立即明白了应该就同类事物作比较:My apple is bigger than yours.為了理解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我 还出了一道趣味题: "Smiles" is the longest word in the world .Why? (Because there is a mile between the first letter and the last word)

3、把握纠错的“度”。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出现错误是一种必然。如果教师在学生的言语实践中逢错必纠,只会导致学生产生交际畏惧:在交际时或瞻前顾后地实行交际退缩(withdrawal)、或战战兢兢地采取交际回避(avoidance),当然会产生焦虑。对于学生的错误,如果是errors应予纠正,通过模仿、重复、或讲解,使学生准确掌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有错必纠,学生信服,不会产生心理障碍。如果是mistakes,则不必喊停,因为学生能在言语实践中自行消除口误情况。当然纠错时,教师不要带有不满情绪,而应适时、适度地用鼓励的眼神和简短的话语加以鼓励,给予正面评价。尤其对内向型的学生避免当众纠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负评价恐惧,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创造成功的机会

心理学认为:成功孕育成功,没有任何事比失败能更快地扼杀动机(Success breads success,and nothing shuts down motivation faster than failure.)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保护学生这种内在的成功欲望,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1、把握好课题的难易度。教师要认真备课,切实把握好讲授内容的难易程度,原则为I-plus one,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每次都能学有所得。

2、掌握好试题的难度。教师无论在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试中,都要认真命题,斟酌试题的难度,不能因试题的难度过大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使其有成功的机会。

3、不断肯定成绩,不吝啬表扬。教师对于学生的成绩不要过分地攀比,而要与他自己以前的成绩比。教师要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鼓励他们继续上进,这样有利于克服差生的“失败”思维定势。

"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对了一个句子,学生也会像完成了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此时必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使他们在自己成功的愉快中,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力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平台,减少不必要的焦虑,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心理环境中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

参考文献:

1、杨连瑞、肖建芳:《英语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刘运生、赵梅玲:《如何克服在学习中的过度焦虑》、《安阳教育》,1999年。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陈安福等:《课堂教学管理心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年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3。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焦虑师生关系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