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5-05-30林丽香

关键词:提问小学有效性

林丽香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它对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也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本文重点关注的是课堂的有效提问,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 提问 有效性

【分类号】G623.2

有效提问是课堂成败的关键一笔,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所谓“有效”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投入到文学思考中去,这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应该包括“问题”以及“如何提问”两个方面。对“问题”来说,其总体要求应体现思维性、情境性、互动性的特点;对“如何提问”来说,就要在提问点、提问要求、提问后候答处理等方面有所思考。为了达到有效提问这一目的,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提问要难易适中

课堂上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很高,一问一答间,显得课堂气氛热烈得谐。但这样的提问过于简单,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引导理解课文毫无益处,反而让学生成为了一群人云亦云的小木偶,这样的课堂提问不是低效,而是无效,甚至反效果;反之,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认识和能力范围,学生只能是在迷茫中沉默,还会产生畏难情绪,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课堂上的提问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根据课标要求来设计适合这个学段学生能力水平的问题,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如在教学《种子的梦》时,谈到诗中的各种事物所代表的意义时,在预习的知识铺垫下,大部分的同学能够作答,比如“冰冷冰冷的世纪”指的是寒冷的冬季,这样的问题相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而言,就属于难易适中的,如果再涂深入追问:它还有什么内涵?这对于不了解时代背景的学生而言就过深了,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了,即使是有些孩子在预习中读过了文化大革命的背景资料,也不一定能真正地去理解其中的内涵,这样的问题就属于无效的,应该尽量避免。

二、提问中要有启发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质疑,并能追根溯源去寻找解疑的途径,这就是一个可贵的主动求知的过程,最后的答案是否正确并不是最主要的,过程远比结果有意义得多。教师给了学生一把钥匙,打开一扇疑问之问,之后的探寻之路,却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不同的学生会给你不同的惊喜,这样的课堂生成对每一个思考中的孩子来说都有着非同凡响的启发的意义。

如在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题目要说阅读大地?换成游览不行?”学生思考后进行了讨论,答案也是五花八门,这样的问题,在不同水平的学生心中都有不同的理解,这里也包括预习的程度,有的说:“因为他要边走边写,如书中所说,燃松拾穗,走笔为记,边写边读,所以叫阅读。”在此基础上我及时给学生以启发:“通常我们说阅读书籍,游览大地,这里却换了常用的搭配,有何用意?”此时,学生思考了片刻,有所领悟,有的说:“不对,阅读大地,就是對大地的了解很认真深入,不同地普通的旅行者,他把大地当做了一本书来阅读。”这样的提问,真正起到了启发的作用,将思考求索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的过程是最值得珍视的,我将它理解为“授人以渔”。

三、提问要乘胜追击,巧妙追问

课堂生成是可遇而不可期的美丽,做一名智慧的教师,就应该及时抓住这昙花一现的美丽,错过,就永远成为遗憾了。课堂教学行云流水是一种境界,不是每一分钟,每一个细节都有预案,那样的生硬古板的课堂是一潭死水,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生成常常可以成为点睛之笔,但它也考验着老师的智慧,考验着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生成对推进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时候,乘胜追击,巧妙追问很有必要。它能深入挖掘学生对一个问题的更深程度的思索求知,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去理解当时那刻的心境,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我们了解到了晏子运用自己的过人智慧与楚王三次斗智,巧妙地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顺利地完成了出使的任务,同学为都为晏子的智慧而拍手叫绝,这时候,一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晏子毕竟使楚王不快,难道楚王不会想其它的法子除掉晏子吗?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针对这个课堂生成的问题,我没有轻易地放过,而是及时地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并且追问:“楚王会不以再为难晏子呢?如果晏子义正辞严地对楚王进行反驳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使学生深入地体会到晏子语文的魅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又恰到好处,不逾矩,反驳了对方,又留有余地,不致使人恼羞成怒,只好吃了哑巴亏,三个回合中,占不到半点便宜,也就真正从心中佩服这位其貌不扬的使臣,应该不致于再陷害他了。如果晏子义正辞严地对楚王进行反驳却可能招致杀身之祸,甚至会引起两国兵戎相见。这一问,让更多的学生理清了其间的利害关系,更突出了智慧的力量。这一课堂生成有效地推进了教学,成为点睛之笔。

四、提问后要学会等待

每个学生的学识见解和能力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当一个问题抛出后,不管它指向的是哪一层次的学生,都应该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联想、去概括、去总结;老师不能图省事,看到有一两个同学举手了,其他的学生还有头绪,就直接就让这些思维敏捷的优秀学生回答,这样其实是剥夺了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权力和机会。老师更不能直接下结论,应当对孩子的思考进行鼓励。稍稍等待一下,给课堂一点点的留白,其实这样的课堂会更加的和谐欢愉,也更加意味隽永,等一等,让我们一起出发。

语文课堂提问有如在棋盘落子,你来我往间,尽显智慧的迸发,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要通过实践,去寻找有效提问的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灵动、风生水起。

参考文献:

1.冀飞宇;于颖;浅谈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J];才智;2010年05期

2.韩雪屏;让学生从“被追问”状态中解放出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04期

3.陈秋红;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4年28期

猜你喜欢

提问小学有效性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