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哈”犯错记
2015-05-30陈可欣
陈可欣
“老爸,快出来!”我在楼梯口直叫唤。可真急人,眼看快迟到了,老爸却磨蹭着不下来!
“来了!”老爸刚干脆利落地走出来,又马上东张西望了,“嗯,我的手机呢?啊……眼镜不见了!”
说起我的老爸,可真是个超级无敌“马大哈”。你瞧:旅行丢了身份证,开车钥匙不翼而飞,出门前手机眼镜永远找不着……现在,他又在重复“出门小插曲”啦!
“亏你还老说我磨蹭!”我等得不耐烦了,转身就走。
哦!忘了告诉你我怎么那么生气了。因为我热爱看书,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看书,我连走路都在看书,为此,爸爸总是批评我,说什么我是“重量级拖拉机”。我愤愤不平。总想找机会报复一下。没想到,这一次我真的“梦想成真”了。
下午,树枝上的麻雀又在“练嗓子”了。我和爸爸打完羽毛球就回家了。谁知刚走到家门前,爸爸就发现钥匙忘带了!
他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口袋都翻了个“底朝天”,却连半根钥匙都找不出来。无奈之下,老爸只好掏手机打电话向妈妈 “求助”了。
更窘的还在后头!爸爸又一次大“搜”口袋,结果,“啪——”一枚鸡蛋落在地上,碎了,手机却怎么也没有见着!
爸爸不好意思地擦擦额角上的汗,结结巴巴:“上次鸡蛋忘记吃了。手机那个……也忘带了!”
“尊敬的陈先生!”我愤怒地跳起来,第一次感受“有家不能进”的滋味,“你就不能细心点儿!”
辛辛苦苦又等了半个小时,“大救星”老妈终于赶到。爸爸满脸堆笑,耸了耸肩,把裤子提了提,“砰!”手机摔在地上!
望着目瞪口呆的我们,爸爸挠了挠头,吞吞吐吐着:“我……上次口袋破了,没来得及缝……缝,手机……就从洞里掉进裤管里……里了。”
“哇!”我彻底无语了,老爸真是天下难得的“奇才”!老妈也呆若木鸡,哭笑不得地开了门。
再这样下去了怎么成!我和妈妈形成统一战线联盟,同心协力对付老爸。
“你这样丢三落四多少次了?”本家太后开始审问,“要是我今天不回来,那么怎么办?”
“就是就是!“我直翻白眼,随声附和。
……
就这样一唱一和,爸爸被我们“整”得“死去活来”,他连声求饶:“老婆大人,女儿小姐,饶了我吧!”
我和妈妈这才“停审”。
嘿,大人也犯错!
【老师的话】
小作者最生动的描写在于对老爸窘态的语言、动作刻画,读了这样的句子,一个丢三落四、狼狈至极的“可爱”老爸就跃然纸上了,让我们在哈哈大笑之余,不禁感叹:“嘿,大人也犯错!马虎真要命!”同时,幽默的语言也为本文增色不少。保持!
总之,习作批改常常并不表示一次习作的结束,往往它会自然开启下次习作并成为事实上的一次指导。有时,它又会启动学生习作的新的修改和模拟的习作实际运用。
把习作批改评价放置在三个纬度的对话实践的框架中去认识,我们会明白:教师是小学生习作批改的第一责任人,而不再是唯一实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