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珂罗版技术在青铜器拓片复制中的应用

2015-05-30李竞辉

收藏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拓片铭文青铜器

李竞辉

中国国家图书馆2002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片精品集》全部采用珂罗版技术印制,显示了珂罗版技术的独特优势。

该书是在国家图书馆收藏的700余种青铜器全形拓片中选出来的。种类有钟、壶、卣、觚、觯、角、爵、灯、炉、量等百余种。为我们研究了解当时社会发展、重大事件、生活习俗提供了极其珍贵和不可多得的佐证材料。其中多有端 方、阮元、潘祖荫、罗振玉、陈介祺等收藏家的旧藏。还有很多奕志、吴大澄、韩惠洵、章钰等人的题签、题跋。加之绝大部分出自全形拓高手周希丁之手。这就使该书集欣赏性、艺术性、收藏性于一体,再加之用珂罗版技术制版,宣纸原大印刷,手工钤盖印章。

为什么该书在众多的复制方法中选择了珂罗版技术,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珂罗版技术的来龙去脉和独特的优势。

为保护那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或历史价值、科研价值的书法、绘画作品,常常会由文物部门组织专业人员从事书画复制工作,书画作品的复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人工临摹法、照相复制法、木版水印法、珂罗版法、胶印和数字印刷法。相比较几种复制技术而言,珂罗版复制法在复制要求、复制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珂罗版是清朝光绪初年由日本传入中国,并被大量用于中国画的复制。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浩瀚如海的历史文物及当代画家杰出的艺术作品,这都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财富。字画在我们这个国家,代表着一种崇高的民族文化,有着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珂罗版共分为四道工序制作,即照相、修版、晒版、印刷。一、照相技术复制过程中,利用照相机进行拍照是目前几家珂罗版印刷单位普遍采用的一种获得印刷软片的办法。此种办法可以使原稿层次、色彩真实而逼真地反映出来,且层次和色彩的损失率可人为控制在最低限度。

珂罗版复制法,即珂罗版印刷,又称玻璃版印刷,它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艺的一种。1852年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发现经过铬酸盐处理的明胶膜层曝光后表面会发生硬化的现象,1867年至1871年间德国慕尼黑摄影师阿尔贝特根据这一原理,以玻璃版基用于实际印刷,从而发明了珂罗版印刷。

珂罗版印刷经历了单色制作、双色套印、多色套印到多色接版套印的发展过程。经过人们不断加以改进,这种传统的印刷技术越来越科学化,同现代科技与设备相结合,进行电脑扫描、制作,电子分色机自动分色,其复制效率和复制质量大大提高,缩短了复制周期,满足了广大书画爱好者的收藏愿望,同时,加强了珍贵书画作品的流传。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些珂罗版技术印制的青铜器拓片的具体的例子吧。

1.毛公鼎珂罗版拓片(134厘米×67厘米)。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铭文共五段: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其三,给毛公予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预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诫勉励之词;其五,赏赐与对扬。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图1)

2.散氏盘珂罗版拓片(134厘米×67厘米)。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为,又称作人盘。传清乾隆初年于陕西凤翔出土。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内容为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述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并详记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后记载举行盟誓的经过,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清康熙时,扬州徐约齐以重金购自歙州程氏,后又归于扬州洪氏。清阮元曾翻铸此盘,也有铭文拓本传世。嘉庆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寿时,新任两江总督阿毓宝从扬州盐商购得此盘贡入内府。历经道、咸、光、宣四朝,因年久失查,不知所在。1924年逊清内务府清查时,发现于养心殿库房。1935年散氏盘随清宫其他文物移交北平故宫博物院,抗战时曾南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2)。

3.青铜爵杯珂罗版拓片(70×46厘米)。爵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在《说文·鬯部》中有“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的记载。目前,最大的青铜爵群出土于殷墟的妇好墓,有各种形式的爵四十件。其中一件爵杯的铭文上记载了爵的用途为“用献用酌”,说明了爵是饮酒之器。青铜爵是在夏代晚期开始出现的,当时的形制还带有陶爵的特征,器壁较薄,表面粗糙,没有铭文。这一时期的爵都是扁体,截面呈橄榄形,平底。商早期的青铜爵是夏代晚期爵的形式的延续和发展,也是扁体平底,流稍有加宽,尾部多数较短;商代中期的青铜爵基本上都是圆体爵,器壁大多加厚。这时期还出现了大量有柱的爵;到了商代晚期,青铜爵的造型趋于成熟,流和尾的长度比例较为接近,在以前,的上端是不加装饰的,而此时开始进行装饰;到了周代,青铜爵上的纹饰更加复杂,三足普遍加长,造型更加优美(图3)。其他几个青铜器珂罗版拓片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综上所述,珂罗版复制技术在复制青铜器全形拓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而且复制品与手拓原件极其相似,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既可以在上面题跋、钤印,也可以装裱悬挂。珂罗版复制技术既是文物保护的有力工具,其复制品也是收藏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艺术珍品。(责编:雨岚)

猜你喜欢

拓片铭文青铜器
《韦洽墓志》拓片
五代南汉李纾墓志拓片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北宋《曲行殷墓志》拓片
拓片制作中的用墨技巧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