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的数学教研活动
2015-05-30顾仕伟
顾仕伟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数学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中学数学的重要课题。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当针对本校教研活动出现的的问题及时进行探讨,调动教师参与教研会的积极性,明确教研活动的目的并对其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让有效的教研活动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数学 教研活动 有效
近几年,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旗下,我们的教研活动如何有效地开展和实施,值得我们去总结和反思,我们校是一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校有教师30名,学生360多人,我作为学科教研组长,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教研活动进行了一些反思和总结。
首先,教研活动必须以人为本,不仅要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而且要研究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有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毫无疑问,教研活动正是教师集体经验总结、问题反馈、集思广益的良好平台,而经常的,正常的开展教研活动,老师们就可以互通信息,加深感情,建立团队协作精神,形成合力,共同把工作做好。同时,在对外交流的教研活动中,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使整个学校整体得以发展和提高。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的教研活动往往不能达到提高教师能力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目的,成了一项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已,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们也没有积极性。
下面,根据本人的一点认识,简单谈谈我们怎样才能让教研活动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以下的想法只进行了几个学期的实践,可能有不足甚至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提高和完善。
在教研活动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一、目的不明
活动选定的研讨主题过于空泛,落不到实处,没有具体的针对性,结果是导致参与者要么不是泛泛而谈,就是无话可谈,活动自然谈不上有效性。解决办法:李校长和我深入到教学第一线,每学期进行两次大型的听评课活动,和教师们一起去观察、调查,寻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比较普遍的真问题;就问题谈问题,认真研究,发现问题的实质,从而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研讨主题。
二、教师积极性不高,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加
以前,提到教研活动,很多老师会说“我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还搞什么教研啊”、“我们又不是专家,搞不了啊”等等,这一方面是教师认识不够,但最终的根源在于:我们以往的教研活动没有时效性和实用性,导致老师们“不感兴趣”。解决办法:要让教师对教研活动“感兴趣”,一是教研活动必须对教师的成长有帮助,教师感到参加一次活动,让自己有所收获,得到提升;二是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只有“有用”“实用”,才能让教师们及基地参与到教研的整个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三、对主题的研究不够深入
我们的讨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一个问题的讨论还在进行中,就因为某人一句题外话或一个幽默而偏离了讨论的中心,或者是跳到了下一个主题,导致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达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解决办法:教研活动是一个科学、严谨的学术讨论会,我们牢牢地把握好研讨的主题,善于捕捉教师发言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对发言好的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认可,引导教师们同绕主题不断深入,层层剥离,呈现出问题的核心,并集中大家的智慧,找到解决的办法。
四、有始无终
也许有的问题并不是大家在一次活动中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对于一时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的问题,往往就不了了之。
解决办法:对于悬而未决的问题,每次我都回去及时地通过查资料、与教师交流等多种途径,尽快找到突破口,在下一次活动中提出来让大家继续研究,直到最终形成妥善的解决方案为止。
五、“研”与“教”脱节
我们以往的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上课、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方面,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而没有指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谈不上有效性和实用性。
解决办法:每次的教研活动结束后,我们都要再一次地走进老师的课堂,针对上次出现的问题看一看解决了没有,从而做到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
总之,教研活动是一项为教师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研以致用”,活动的各个环节要合理安排,需要教研组织者的精心设计,力争取取得实效,才能得到教师们的支持,也才有生命力。
教研活动的有效,光靠学校领导重视支持和教研组长的一己之力还不行。还必须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活动的主人,真正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去,能从活动中得到启迪和收获,能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