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分析

2015-05-30曹琼文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分析

曹琼文

摘 要:科幻片是类型片的一种,该类作品采用科幻元素作为题材,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性情景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影视作品。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文章主要针对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好莱坞科幻电影;文化内涵;分析

一、科幻电影是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文化,更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呈现载体。以各种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催人泪下的故事情结节及以高科技辅助为平台的方式,来表达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现状和民族文化。好莱坞科幻电影诞生于20世纪大约50年代,就以独特的高科技科幻形式展现出来,以具有高收视率的视听效果呈现出来,这种方式更能表现出影像背后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所以说科幻电影是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外星人入侵“为题材的科幻电影

(一)以“外星人入侵”为题材的科幻电影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小高峰。第一个小高峰出现在大约20世纪50年代,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边建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大力阻止他国的扩张,在加强自身在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进步的同时,还在潜意识里加强了以政治为目的宣传战。而这个时期的外星人电影主要是打击以他国为题材而设计的,如《火星放侵者》《宇宙访客》和《地球停转之日》等。到现在像《天外魔花》都被认为是美国那个时代的反共思想的明显代表之作。

(二)第二个小高峰出现在大约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这时美国人所出现的外星人题材主要是想表现了民族新生的社会背景,如《外星人》《超人》等都反射出当時的文化向往,充满着心地善良的友者或来帮助和支持人类对付肮脏丑恶势力、爱护地球的朋友。

《外星人》中的来客可以用心灵的感应和小朋友交流,并在这个小男孩的帮助下成功的加到了自己的外星家园。导演通过观众对小男孩和外星来客之间的感情,引出观众内心深处所存在的一片净土,和电影深层表达的主题达到共识,理解、美德、包容,对本国的民族团结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超人》这部电影是有收视率、最为观众喜欢的电影,不光是儿童,成人也喜欢看。主人公只是社会中的一员,又是一个勇敢的大侠。他有超凡的能力和智慧,更是当时一种精神和正义的象征,他在电影中的形象更代表着当时人类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体现。此外,超人的英雄形象还能侧面反映国家对个人的认知和好的评价,电影中的超人与当时的美国形成相结合的形象,成为个人主义的化身。好莱坞能过《超人》体现了本国的民族精神,使战争失败的人们很快的走出心理的阴影,为民族新生提供力量。

(三)90年代后期,国际恐怖主义日益增加,以邪恶力量为主的外星人入侵地球形象重卷而来,这就迎来了科幻电影第三个小高峰。如《独立日》、《黑衣人》等。《独立日》的主题是打击外星人入侵地球,人类英勇对抗有最后成功的取得了胜利。通过这部电影实现了美国打败了外星入侵者的阐述。

(四)到21世纪,美国那高大入云的世界贸易大厦遭到了毁灭创击,轰动世界的9.11事件,金融危机和伊拉克战争一度使美国人陷入焦虑、绝望、恐惧中,所以就出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并带有批判性的科幻片,如:《天兆》、《第九区》、《迷雾》等。《第九区》是完全颠覆了人们以前在电影中所看到的外星人的形象,电影中的外星人不再代表着“红色苏联”、“恐怖分子”、“救世主”,而变成了“弱势群体”,被残暴的地球人虐待。该电影影射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种族、政治、生物技术、宗教等问题的不公正,极力的对人类自私自大进行讽刺,同时也呼吁在面对不同种族时要相互包容和平等对待。

三、“太空之旅”的科幻电影

以太空之旅为题材的科幻电影生成于“太空歌剧”,这种剧本都是以庞大的银河星系或是复杂的星球变异文化为背景,在故事情节上以夸张的冒险精神和神奇的打斗动作为代表,是最为形象的宇宙英雄代表作。

(一)《登月》是好莱坞一部重量级的科幻电影,也是以太空之旅为题材的科幻电影的代表作,讲述了宇宙飞船历尽千辛万苦穿越太空到达月球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当今太空科技的飞速发展,反映了美国想从各个方面超越他国的想法。

(二)在1968年美国打造了一部为《2001太空漫游》,更体现了当今科幻技术和影片的有机结合。影片以超视听的效果、美伦美幻的制作及浩如烟海的气势迷倒了不计其数的观众。本片对人类想漫游在空的想法埋下了好的期望,进一步使人类对过去、将来的发展等问题深层的考虑。

四、“灾难前后”的科幻电影

(一)与“太空之旅”的科幻电影相比,美国好莱坞的“灾难前后”的科幻电影更为现实的具有批判性质。如较为深刻的反映战争期间原子弹带来的可怕后果,拍摄了很多关于核武器带来的恐怖灾难的电影,包括《原子弹怪兽》、《世界没有心头》等。它被称为“灾难的想象”,这些影片描述了核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和过去的文化带来了毁灭性后果,电影潜意识的向人们传达了反对战争,反对核武器向往各平的意愿。

(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环境不断被破坏和各种传染病的肆意蔓延,这些“灾难前后”的科幻电影充分反映了这些情况。《未来水世界》和《后天》全面描述了全球变暖和全球冷化的过程和带来的洪荒地球。《12只猴子》描述了致病菌所带来的覆灭性灾难,还有《人猿星球》对人类使用基因转变技术所来的灾难重重给了一个警示,影片告诉人们无论是病菌还是基因都会使美好的人类家园变为不法想象的人间练狱,告诫人们,人类的无知操作最终往往是灾难到来的最初始作者。

参考文献

[1] P.Weingart,C.Muhi,P.Pansegrau,程萍.科幻电影中的科学和科学家[J].科普研究,2008(05).

[2] 宋广佳,季振洲.科幻电影涉及到的哲学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