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2015-05-30陈世清

大东方 2015年8期
关键词:培养探究良好行为习惯幼儿

陈世清

摘 要:习惯包括“品德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培养的一种品质。它不是与生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中培养的。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一身至关重要,这就是教育理论上的非智力因素。在未来社会,特别是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人的习惯对他的未来非常重要,良好习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非常重要。它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我们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幼儿抓起。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以期有识之士指教。

关键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探究

一、热爱幼儿,营造宽松的环境,奠定良好的品德意识

老师对幼儿的爱,会使他们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和心里体验,促使幼儿乐意接受老师的要求,乐于完成老师分派的任务。产生良好的行为动机,促进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

我班有一个小朋友,对人对事都无动于衷,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智力没有问题,只是心理封闭不合群。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多接近他,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在手工活动中,我发现他剪纸能力较强,就及时表扬他,鼓励他,渐渐地,他活泼起来了,增强了自信心,也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了,并且大胆参加了节日文艺活动节目的排练汇演。从此,变得活泼、开朗了,做事积极主动,融入了整个班级。

二、尊重幼儿、满足幼儿合理要求,完善幼儿人格

尊重幼儿主要体现在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让幼儿主动地得到发展。例如,天气渐热,为满足幼儿的生理需求,我就让孩子们不定时的喝水,少数幼儿喝得过量,就吐出来,常引起其它幼儿发笑。对此,我就引导孩子们讨论,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饮水要适量,过分饮水不仅浪费水,又不文明”其次,把幼儿当作活动的主人,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完成了原定的游戏,老师还与他们商量,问他们还想玩什么游戏。在他们的要求中,老师同时强调了规则要求,他们都拍掌同意,欢呼起来。每一次活动结束后都心犹未尽。

三、以情导行为幼儿创设愉快的生活环境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说教式的讲道理、提要求不符合他们的思维水平和接受能力。因此,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愉快的生活环境。我们班墙饰布置了许多动物图片,许多生活场景。地上有两个大大的苹果、梨的图形。既能活动又能增长知识,还学会了单词;“数字”和“小河”便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纪律秩序,大型粘贴画“海洋世界”,将他们代入狭小的空间,培养了他们探究的欲望。

四、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

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仪表行为对幼儿的思想品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不能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而是以满腔热忱去爱每一个学生,并且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独立性,和他们交朋友,不能简单粗暴地指责他们,而是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述说,了解他们的思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再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要求幼儿掌握必要的是非观是需要长时间和反复训练的。首先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并且让他们保持良好习惯。例如,为了让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我们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利用联系栏,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求他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并折叠好,放在指定的位置;自己玩的玩具自己收拾好,午睡及离园前要摆放好自己的东西。这些事情要求他们立即做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通过我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反复示范,耐心引导、督促、鼓励,反复练习巩固,经过不断的日积月累和强化提醒,他们的良好行为才能巩固提高。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示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培养探究良好行为习惯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究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