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2015-05-30郭正祎
郭正祎
摘 要: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的基本方略,需要我们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因此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中华民族长期积累的反腐倡廉思想以及国外先进的反腐倡廉经验,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当研究和学习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关键词:历史;反腐倡廉;先进经验;廉政措施
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基本方略,对我国历史上的优秀廉政文化要积极借鉴,增强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提高我们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习近平同志还强调,深人推进防腐倡廉建设,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珍贵遗产、发扬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也需要认真学习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①
一、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珍贵遗产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绵延数千年,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不仅要注意文化道德的建设,更需要在官吏的选拔任用、考核监督方面采取一些有益的措施,虽然这些廉政措施受历史时代的制约,有一定局限性,但它们对于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仍然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我国古代的廉政文化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历朝历代延续下来的丰富的廉政文化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了解古代的廉政文化,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工作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虽然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传统思想,但其中的“仁爱”观、“民本”思想等是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基础,要求官员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以天下为己任,实行德政,以民为本。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培养官员的道德情操,如要求为官者立身为正、为政以德、以民为本、举贤任能等。在这些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中国古代出现了一些清正廉明的好官如包拯、海瑞等等,他们至今仍是当代官员学习的榜样。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应当积极借鉴古代廉政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加强反腐倡廉文化建设,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积极宣传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廉洁为荣、以腐败为耻”的浓厚氛围,使廉洁自律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我国古代廉政制度
为了延续封建统治,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建立监督约束制度。如建立了御史监督制度,自秦代开始,朝廷就设立了御史大夫之职,监督文武百官,由此中国古代的监督机构不断完善;任职回避制度,规定官员须只身赴异地做官,任期三年,并且对监察官等也作了具体的回避规定;对于官吏的选拔、使用和考核还有相应的规定,如科举制度、举荐制度、根据考核情况晋升与贬职的制度;古代还推崇重奖严惩制度,这些措施都对各级官吏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和威慑作用。这些制度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仍有重要意义。
历史就像一面明镜告诉我们,没有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王朝的倾覆。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建设中的合理成分,加强纪委、监察局等监督机构的建设,提高其对权力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此外,还要建立一套效果显著的奖惩机制,严厉惩治贪腐分子,使从政者“不敢伸手,一伸手必被抓”。只有将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内,才能实现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我党在革命和建设中进行反腐倡廉的成功经验
(一)经验积累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在历届中央领导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缔造了反腐倡廉建设的辉煌历史。
在共产党进行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把反腐倡廉建设视为推进革命进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主张思想政治工作是重中之重,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保持党的廉洁性。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更是明确提出了要求全党同志们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的“两个务必”思想,要求同志们从思想上筑起反腐倡廉的铜墙铁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内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严重问题。毛泽东强调,面对贪污腐败问题应当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斗争一样重要。在他的号召下,1951年底全国各地积极发起了“三反”斗争即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党内贪腐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随着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对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方略进行了调整和改革。1982年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惩治腐败”并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②在这个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成果显著。一方面邓小平不断完善各级监督机构,他认为反腐倡廉还是需要专门机构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依靠法制才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必要手段。由此我国开始迈入反腐倡廉建设的法治化轨道。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现实情况,不断反思反腐倡廉工作并在邓小平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更加深刻的见解。一方面他对腐败分子采取严惩政策,强化了对各类腐败问题的打击力度。他认为反腐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关键问题,必须严惩不贷。另一方面,他创新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思维方式,如“反腐倡廉要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其中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障,监督是关键。”③通过对思维方式的创新,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十六大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带领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总结和创新了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理论。首先其有效整合了反腐倡廉体系。他将反腐倡廉的方针总结概括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并重点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将腐败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他还加强了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胡锦涛指出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在制度层面上为反腐倡廉建设夯实了基础。
(二)经验总结
完善反腐倡廉的教育防范体系,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反腐倡廉实践经验显示,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广大干部党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全党成员用廉洁从政的观念武装自己,确保广大党员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才能从根本上拒绝腐败。
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提升反腐倡廉的能力水平。党在长期的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要想解决腐败问题,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制度权威,要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提高法律和制度的规范作用,使其能够切实有效地制约党员的各种行为,才能真正提升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能力。
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禁止权力的滥用不仅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各级监督机构对权力的监督,只有加强党内监督、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监督的功能、积极利用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监督方式,并且顺畅监督渠道,落实监督责任,才能真正做到防止和杜绝腐败的发生。
三、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
腐败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其中先进的制度和方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一)运用科技反腐,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反腐败形式
针对近年来腐败问题智能性高,隐秘性强,手段新颖的现象,各国之间都在加强反腐技术的研究和信息交流的工作。我们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广泛的收集相关信息,对某些官员进行贪污受贿的可能性分析,然后调查收集证据以确定犯罪的方法。比如:采取已被《国际反腐公约》所认定并推广的廉政测试,也可以称作“廉政陷阱”。即通过设置圈套,使行贿者对被测试者实施“贿赂”,观察其结果,以这种方法来评定测试对象的廉洁程度。
(二)设立专门的反腐机构,对腐败问题严肃惩治、绝不手软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建立坚强有力并且独立完备的廉政机构,才能有效的防治腐败。比如美国建立了“公务员风纪署”,韩国设有“反腐败委员会”等。对于公职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许多国家一直秉持零容忍的执法态度,采取严厉的制裁手段。例如美国法律规定,任何政府官员如果收受贿赂,并且价值在7000美元以上,就会被处罚其所收财物3倍的罚金,或者被判15年以下的监禁。
(三)实行政务公开,全民参与监督
公开政务,让公民有渠道监督权力的运行情况,这是预防腐败的必要手段。最早确立政务公开原则的是瑞典,瑞典公民可以查阅任何公职人员以及国家元首的财务情况,并且可以任意查阅某个政府部门的公文(涉及国家机密的除外)。在许多国家的廉政建设中,群众参与和媒体监督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不仅许多腐败问题可以迅速曝光,提升反腐倡廉的社会效果,也能使一些有贪腐之心的公职人员畏而却步。
这些国外的有益做法对于我国目前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必须结合当前中国发展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吸收和借鉴其中的积极因素。
四、对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现实思考
近年来,我国的腐败斗争出现复杂态势,腐败分子既有“苍蝇”,又有“老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腐败问题,将其作为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常抓不懈,坚持一手抓教育、惩治,一手抓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把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地方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鉴于此我们可以学习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用历史智慧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反腐的有力措施,建立健全权力在运行过程中的制度和监督体系,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透明度,让人民真正参与到权力的监督中来,并且可以运用科技手段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扬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的先进的反腐倡廉思想和实践经验。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文化对人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廉洁从政的思想观念,培育廉洁自律的思想道德基础,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注释:
①习近平.借鉴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EB/OL].人民网,2013-04-21.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③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借鉴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EB/OL].人民网,2013-04-21.
[2]余华青等著.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1:5—9.
[3]胡洪彬.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90年 [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
[4] 费凡.国外反腐败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06(3).
[5] 王平一.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J].求实,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