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炮总医院成功切除高难度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2015-05-30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二炮小霞海绵状

重庆的17岁女孩小霞因患罕见血管瘤来到解放军二炮总医院。经过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炮兵总医院名誉院长汪忠镐的两次精心手术,肿瘤被完整切除。

小霞1岁时颈部和胸骨上开始出现肿块,如铜钱般大小,因不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并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而肿块却逐渐长大。随着年龄的长大,小霞的病情一天天恶化。16年后的今天,颈部肿瘤已长到跟一个脑袋般大小,辗转多家医院,被确诊为“左颈部海绵状血管瘤”。约30×30厘米的不规则肿瘤从小霞的左颈部一直向胸部及背部延伸,犹如垂挂着一个脑袋,表面起伏不平,皮肤略呈紫色,摸上去肿块较软,用手指一压可萎缩,里面有小硬结。瘤体重达30多斤,把这位花季女孩折磨得苦不堪言。幸运的是,小霞的悲惨遭遇得到了当地妇联的高度关注和同情,在妇联的努力和帮助下,很快为小霞捐助了3万元医药费。小霞全家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二炮总医院心脏血管外科。

我国血管外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教授仔细查看了小霞的病情后,决定通过手术治疗解除小霞的痛苦,挽救生命。但巨大的血管瘤包绕着小霞的左颈部,手术难度和风险不言而喻。汪院士组织心胸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为小霞制订了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亲自主刀,分两次将肿瘤完整切除。

血管瘤是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瘤样增生而形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占75%,继发性占25%左右。继发性多数在婴儿期出现,少数在成年期发现。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影响容貌;侵入眼内使视力明显下降,严重者可致失明;侵入鼻腔会使鼻翼变形,有时还会出现呼吸不畅;如发生在颅部,轻者压迫脑组织,重者偏瘫甚至死亡。

海绵状血管瘤主要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成人。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黏膜。约有1/4病例死于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恶变。所以,血管瘤宜早期治疗,治疗越早,疗效及预后就越好。(家庭医学网站)

猜你喜欢

二炮小霞海绵状
国庆35周年:“神秘之旅”走向天安门
魏凤和:“二炮”出来的国防部长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
天上的云朵
彩虹
吴公子
吴公子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MR磁敏感成像技术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