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海明威笔下人物不同的死亡意识
2015-05-30刘勇模孙玉林
刘勇模 孙玉林
内容摘要:鲁迅旨在唤醒民族、民众的生存意识、抗争意识,而海明威旨在构建“硬汉子”精神,正视死亡,张扬精神生命的崇高和伟大,以便疗治“精神迷惘”。因此,鲁迅笔下人物对死亡往往是毫无意识,而海明威笔下人物对死亡毫无惧色。
关键词:鲁迅 海明威 人物 死亡意识 探析
一.毫无意识与毫无惧色
在鲁迅的笔下,人物的消亡往往是在他人无意识抑或自己无意识的状态出现。《孔乙己》中的落魄文人孔乙己,他在笑声中出场,也在笑声中淡出人们的视线。最终,“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祥林嫂》中的祥林嫂,被人们称为“没有春天的女人”,她在春天里丧父、失子并不明不白地死去。《伤逝》中的子君,不被人理解,受到冷嘲热讽,受到感情决裂的打击,最终对自己生命价值毫无意识地抛弃生命。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鲁迅笔下的大部分主人公在其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死或者亲人的死及其原因和意义,似乎毫无意识,谈不上思考和分析了。他们在糊涂中生存,也在糊涂中死去。
而海明威的笔下的大多数人物与鲁迅笔下的人物对待死亡的意识和态度迥然不同。虽然死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他们对死亡都有一定的认识,他们正视死亡,勇敢地抗争死亡,力图在精神上超越死亡。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主人公哈里“用末日审判的目光审视自己的过往岁月和当下的生活,内省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最后在梦幻中,坐飞机飞往乞力马扎罗山的方形山巅,完成了对肉体死亡的精神超越,实现了精神生命的不朽。”
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作者通过两天的狩猎,突出塑造了主人公麦康伯真实而饱满的形象,层层深入地展示了他从猎狮时的“胆小鬼”到追猎公牛时毫无惧色的“男子汉”的精神成长历程。追猎公牛时,他英勇无比,尝试到勇气带来的无比幸福,体验到克服死亡恐惧的无比快乐,真正确立了正视死亡的生命信念。因此,在与受伤公牛对决时,在麦康伯太太的枪声下,一个“胆小鬼”的肉体麦康伯死亡,而无数个“毫无惧色”的精神强大的麦康伯形象在读者心中诞生。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乔丹,在炸掉桥的撤退途中,自己却被炮弹炸断了大腿,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独自留下阻击敌人。他怀着坚定的信念,面对敌人和死亡,无所畏惧,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乔丹必然牺牲,但他永远活在读者心中。
二.唤醒责任与硬汉精神
探析鲁迅与海明威笔下人物不同的死亡意识,我们不难看出,这种不同源于作者不同的创作意图、死亡观念、人生经历、文化背景等。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是人的“病态”的灵魂,并提示了他所以要作小说的缘由。他作品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使命意识和批判意识,使他有意识地力图如何唤醒民族、民众的生存意识、抗争意识,不遗余力地为探索民族新生之路。所以,在描写众多主人公死亡前后毫无意识的状态,表达的是作者强烈的唤醒责任。他要唤醒的是民众的麻木的灵魂和东方孱弱的睡狮。
其实,把脉了家庭变故和国难临头,鲁迅早就诊断出人的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强烈地激起了他的人、家、国的生死存亡意识。因此,他在文学作品中,塑造对生死毫无意识的艺术形象,旨在唤醒民众意识和东方睡狮。
总之,鲁迅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即唤醒民族、民众的生存意识、抗争意识。而海明威旨在构建“硬汉子”精神,崇尚勇气的价值,正视死亡,张扬精神生命的崇高和伟大,以便疗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精神迷惘”。因此,鲁迅笔下人物死亡往往是在他人无意识抑或自己无意识的状态出现,而海明威作品中的人物对生死有所感悟,因而面对死亡毫无惧色。
参考文献
[1]海明威.死在午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22.
[2]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4.
[3]孙玉林.破解《乞力马扎罗的雪》之谜[J].作家.2014(10下).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7500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机电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