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陵十三钗》中赵玉墨等人的美与爱
2015-05-30王孟莎
王孟莎
内容摘要:《金陵十三钗》是当代作家严歌苓的代表作之一,又是一部将“南京大屠杀”作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然而,与以往主要从战争的角度来还原这一段悲壮史的其他作品不同的是,《金陵十三钗》正如它的题目一样,是从“南京大屠杀”中那些难以发声的沉没女性的角度来见证的中华民族的一段苦难史。其中,那一个个让人无法移开目光的烂漫妖艳的“窑姐”引人关注,成为《金陵十三钗》中一道夺目的光芒。
关健词:《金陵十三钗》 魅力 人性 美
一.典雅与妩媚:“金陵凤凰”之美
提到《金陵十三钗》中的美,当之无愧成为“女王”赵玉墨一定浮现在我们脑海,她的美,美得典雅,美得销魂,又因其坚强人格显得更加动人,让人难以忘怀又回味无穷。首先,玉墨的美是典雅的——玉墨出场后的第一个动作让人印象深刻——“那个二十四五岁的窑姐突然朝英格曼神甫跪下来,微微垂头”,这是情感发展到一个境界后最直接最毅然的表达,正如作者所说,“不能不说这背影此刻是庄重典雅的”,而且,在后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仅是“此刻”的典雅,在与法比一次次的“语言暗斗”中,玉墨的姿态也是与其他“窑姐”划出了明确的一道分界线而表现得截然不同的,比如在借用教堂茅厕的问题上,法比与“窑姐们”又产生了摩擦,正在这时,玉墨开口了:“副神甫,她们可以自重,常常是给逼得不自重”,在这里,玉墨还是把自己和那群年轻“窑姐”划分得清清楚楚的,这一种自爱自尊的典雅气质着实让人着迷;其次,玉墨的美,也有其作为一名“名牌窑姐”必然拥有的勾人与销魂——在文中对玉墨有直接的外貌描写——“她头发特别厚实……脸盘说不上方,也说不上圆,小小的、短短的,下巴前翘……她眼睛又黑又大……”,也许从这里看,玉墨的撩人风姿还不够读者明晰,但后来与法比的长久对话中,通过法比,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个女人所散发出来的不容忽视的诱人魅力——“法比也发现她的背影好看,她浑身都好看”,“他觉得那双黑眼睛不仅勾引人,而且是用它们深处的故事勾引”,最精彩的算是“窑姐们”与军人们的那一次“午夜联欢”,玉墨销魂的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不仅是通过红菱、玉笙等人从侧面展现玉墨的“泥菩萨都会给她跳活了”的本事,作者更是从外貌、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将一代“星级窑姐”的风姿风韵展现得毫无保留——“只看到一段又长又细又柔软的黄鼠狼腰肢,跟屁股和肩膀闹不和地扭动”,“肩上垂着好大的一堆头发,在扭动中,头发比人要疯得多”,“玉墨又圆又丰满却并不大的屁股在旗袍里滚动”,“她低垂眼皮,脸是醉红的,微笑只在两片嘴唇上,她的声音真圆润”,“她再次扭到戴教官面前,迅速一飞眼风,又垂下睫毛,盖住那耀眼的目光”,而且,在对往昔逝去的爱情的回忆中,玉墨的美更透着一股怀旧的沉醉,“醉生梦死发出的暖意给她上了两片胭脂”,看到这里,相信作者不加多说,我们读者也能感觉到玉墨让人无法抗拒的销魂勾人的美,这种美也或多或少地掺杂着所谓的“窑姐本色”,但正是因为与上文笔者所提到的典雅之美相结合,赵玉墨也变成为了典雅与销魂并存的美的化身;最后,玉墨的美中带有一股坚强无畏的力量,使得她的美更加充实可感——不论是徐小愚抓阄后所引起的骚动,对喃呢等人的呵斥,还是准备好自己的小剪刀等待命运的宣告,更甚至是安庆女孩哭泣时,用极其平常的口气斥责她,如同一位年轻的母亲一般是出于爱护而恼怒,玉墨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像是周遭人的一颗定心丸,她也是女人,也是当时恐怖环境下渴望救赎的弱者,但是她的言行举止无不透露着她娇小身躯中那一股坚强无畏的动人力量,这股力量感染者周围的每一个人,也充实着她自己的心灵,她的美,在这股力量中得到了无尽的升华。
另外,作者对于红菱、豆蔻等人的动人魅力的描写,也是相当成功的。年纪最小的“窑姐”豆蔻一直是仅次于玉墨之后最引人关注的人物,这不仅是由于其在后文中令人心痛的不幸遭遇和与王浦生的纯真爱情,也由于她本身让人无法忘怀的动人美丽——“豆蔻生得小巧玲珑,桃子型的脸,遮去她下半个脸来看,她整天都眉开眼笑……豆蔻是个美人,若不是这副贱命,足以颠倒众生”,豆蔻的美还表现在她的天真烂漫中,比如最初惹恼了法比后的天真无邪的“求情”,以及王浦生看玉墨入迷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少女醋意,都无不给这个十五岁的天真“窑姐”形象增色不少。对于红菱的美,作者主要是从外貌神态和行为举止来给以描绘的,比如——“为首的那个叫红菱,滚圆但不肥胖,举动起来泼辣,神色变得飞快,拔成两根线得眉毛告诉人们别惹她”,这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泼辣“窑姐”的形象,让人难以忘怀,而且,作者十分在意对红菱的眉目进行生动的刻画描写,比如“她那两根细眉弯如一对新月”,“红菱眼睛上面的两根线霎时间打了死结”等等,红菱是那十三位动人“窑姐”中同样让人无法忽略的个性角色。
二.奉献与牺牲:“金陵凤凰”之爱
提到《金陵十三钗》中的爱情,大多数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那一位十五岁的天真“窑姐”豆蔻与腼腆青涩的少年士兵王浦生的动人爱情,他们的爱,虽然在还未完全开放之时便被无情地扼杀,但那一瞬间的美好,是归于我们内心最纯净最无邪的心灵圣地。首先,在豆蔻向王浦生表达心意之前,文章中就暗示了这一位年轻士兵的到来,带给少女豆蔻与众不同的向往与归属——“那天夜里埋尸队把李全有和王浦生送来,豆蔻就让出自己的铺位给王浦生”,“豆蔻就成了小兵王浦生的看护,喂吃喂喝,把屎把尿”,“他靠在地铺上,铺边坐着豆蔻”,在那一次“午夜联欢”中,所有的人都将目光投注到“舞池”中央的玉墨身上,“只有豆蔻一人浑然不觉地跟王浦生玩牌”,这是一个少女发自内心的对呆在喜欢的人身边的渴望,也正是因为这种混沌未开的对爱的向往,让豆蔻对关于王浦生的一切都变得敏感关切,于是在王浦生同样被赵玉墨撩人的舞姿吸引后——豆蔻“在他手背上打了一巴掌”,这一巴掌打出了十五岁窑姐豆蔻灵魂深处对爱情的忠贞与专注的向往,向我们宣告着:你们看到的不是一位年轻“窑姐”的打情骂俏,而是一位情窦初开的纯真少女最直接最天真无邪的对爱的表达与“命令”,我们知道,就是在1937年12月16日晚,年轻士兵王浦生对着豆蔻微微的一笑,豆蔻就爱上了眼前这位腼腆羞涩的男孩,以至于也愿意将自己最纯净的一块心灵圣地献给对王浦生的爱情中,但是,这种需要安宁和平的爱情,恰恰却发生在1937年,这就注定给这两位年轻人的爱情埋下了悲剧的伏笔。豆蔻的死是悲惨的,这不仅表现在她在临死之前还要被那一个个“人型畜生”糟蹋得不成样子,更是表现在她在那一个沉重的木椅上,发现自己的爱情已经等不到明天,于是,在被日本士兵轮奸的过程中,她有一段时间的安静,这一种安静更让人揪心与窒息,因为她在回忆,在回忆自己和王浦生的点点滴滴以及前一天晚上的私定终身,然而,她也只能回忆了,她的痛苦她的嘶喊她的血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容忽视的屈辱之痛。豆蔻与王浦生的爱是短暂的,但这一朵昙花开得美好开得纯净,这两位年轻人私定终身的场景相信会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当王浦生对为自己弹出美妙音乐的豆蔻说谢谢时,豆蔻坚定地说:“不要谢我,娶我吧”,而当年轻的王浦生轻轻地说出自己早已失去母亲时,豆蔻却“头一次像大姑娘一样哭”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少女豆蔻的心中,一直都住着一个纯洁美好的“大姑娘”,王浦生的出现,让她对爱的渴望与向往之梦成真,我想,就算只是昙花一现,对于这一位被风尘过早侵蚀的年轻“窑姐”来说也已足矣,豆蔻的爱,同样让人肠断。
这十三只“金陵凤凰”所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是在她们做出无法回头的“献身决定”时爆发到最高点,她们所选择的义无反顾的“牺牲”,是《金陵十三钗》这部作品最终要颂扬的人性最至高无上的境界,无论身份高低人格优劣,能够牺牲自己成全其他人的,便是真的勇士,圣洁的象征。诚然,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玉墨提出了“牺牲自己,留下学生”的意见后,喃呢等人发出了本能的抗议与不满,但在红菱、玉笙等的训斥指责下,特别是玉墨那几句“藏着是要留给谁啊?留着有人疼有人爱吗”“藏着吧……投个好胎,也做女学生……”,让绝大多数女人认了命,“温顺地静默下来”①。于是,这十三位动人妖艳的年轻“窑姐”,扮起了南京城最漂亮的一群“女学生”,故事在这里达到了高潮,而这一个高潮,正是伴随着十三位年轻貌美的动人女子一步步走向看不见底的黑色深渊的无法挽留之感,她们真的是一群漂亮的“女学生”,穿着黑色水手裙,戴着黑色礼帽,微垂着脸,惹人怜爱,特别是那位叫“赵玉墨”的“女学生”,她的娇羞一笑,微屈膝盖,都是那么惟妙惟肖,然而,谁都知道等待她们的是怎样一个悲惨可怖的命运,她们义无反顾的自我牺牲,让书本中真正的女学生们,教堂里的每一个人都为之敬畏,她们的灵魂得到了最至高无上的洗礼与升华,她们不仅是南京城最漂亮的一群“女学生”,更是十三只永生的“金陵凤凰”。
总而言之,严歌苓在《金陵十三钗》中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段无法忘怀的民族屈辱史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缩影,更为我们带来了那十三只闪耀着动人魅力和散发着美好人性光辉的“金陵凤凰”,她们有情,所以选择了追求爱和自由,她们有义,所以选择了牺牲和奉献,她们是最美的一群“女学生”,更是至高无上的美好品格的象征,她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得以永生,因为她们是最美的“金陵十三钗”。
注 释
①:摘自《金陵十三钗》,严歌苓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9
参考文献
1.《金陵十三钗》,严歌苓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9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