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浅探

2015-05-30宋建辉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重难点利用中职

宋建辉

[摘要]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重要学科.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优化课堂教学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概说了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而概述信息技术在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再从创设教学情境、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角度阐述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数学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30021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重要学科,已经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多种感官均处于积极状态的学习环境,对优化课堂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辨证”——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距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其中有些中职学校只有一个简易的多媒体教室,教学工具还是以黑板、粉笔等为主.此外,数学教学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应用性、实用性相对较弱,中职生普遍对数学缺乏兴趣,成绩也相对不太理想.

二、定性——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虽然很多中职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但他们的好奇心强,对色彩、声音等感性的知识较感兴趣.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尤其是交互式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

三、应用——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在中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协作情境.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应用广泛性、内涵辩证性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网上交流工具(如QQ、聊天室、电子邮件、微信等)创设协作化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有助于学生分析疑难、复杂、抽象问题,从而理解和掌握知识.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信息技术可应用于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和揭示数学本质.例如,在讲解轨迹问题时,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几何画板”按以下步骤画图:①作线段AB,A在x轴上,B在y轴上;②线段AB的中点M演示作图.问:当端点A、B分别在x轴、y轴上时,点M的轨迹是什么?在经过学生的讨论之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演示轨迹.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轨迹渐渐显示为一个圆.在中职数学教学的课堂上,通过信息技术设置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实验情境.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自己的作品或动手模拟实验操作的情境.例如,在学习《概率》时,学生可以利用office等软件分析数据,培养分析数据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各种应用小程序.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重难点

数学的抽象性是导致很多学生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甚至动态化.

(1)利用信息技术形象演示数学图形,突破重难点.例如,在讲授“柱体、锥体、台体、球体及其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割、合拼、转换、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以及相应的视频、音频来动态演示变化过程.动画模拟的直观性,再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与讲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突破重难点.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重难点.数学因其抽象性被学生视为“天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弥补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不足,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中的重难点.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如果以传统的方式讲解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学生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探究指数函数,通过底数a连续的动态的变化展示指数函数图像的变化分布情况,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指数函数的数学模型和几何性质,从而轻松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渗透数学思想,突破重难点.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是分析数学本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中职生在小学、初中曾学习过很多令他们津津乐道的和数学思想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是他们的兴奋点,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故事.例如,用多媒体播放《曹冲称象》的视频,渗透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这种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从而轻松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通过文字、图形、数字、声音的有机结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1)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精心设计好一堂课的开场白,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海上日出》的视频片段,由此巧妙地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利用信息技术联系实际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没能紧密地联系实际生活.若教师利用网络搜索各种与数学知识、数学题等相关的现实材料,使学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众多数学问题,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拦河堤坝的斜面和水面的角度、房顶的前后两个面的角度有利于学生理解二面角,由此可引入二面角的知识,反过来,利用二面角的知识又能解决这两个角度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联系实际生活,可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数学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数学是中职教育的一门主要文化课,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是学生学习其他文化课、专业课的基础,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数学教师若能主动地通过网络搜集,整理出与专业相关的数学问题,然后将与专业相关的数学实际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背景,让学生处在一个与专业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学氛围中,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述《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时,可以列举CAD制图中的实例:化学工艺专业的化工制图、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的机器零件的设计制图等.又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概率与统计初步》时,教师最好让他们在机房上机学习,引导学生用excel等软件解决数理统计问题,这样有利于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已形成一个新的数学教学前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方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钟伟芳)

猜你喜欢

重难点利用中职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