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声乐教学模式及其方法研究

2015-05-30宋乐

北方音乐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摘要】文化艺术的多样化需求,伴随我国的改革发展进程得到充分释放,引起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诸多变化。高师声乐教改承担的任务也随之增加,在实践环节上主要表现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问题。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既要分析高师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现状,加大探析高师声乐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力度,更要着力构建高师声乐教学开放多元体系,打开高师声乐教改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发展事业迅猛推进,文化艺术的多样化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出新的战略要求。包括高师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新形势和新要求不但指明了高师声乐教改的任务和方向,而且对声乐专业教师和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研究命题。有鉴于此,高师声乐教改必须在教学模式和方法等主要实践环节上取得突破。这也是本文主张从不同方位分析高师声乐教学现状,构建高师声乐教改方法体系的原因所在。

一、当前高师声乐教学现状及其影响条件

高师声乐教学作为艺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既要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双重需求,也要在新形势面前确立自身的价值取向。它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通过现状分析可以发现,高师声乐教改面临诸多挑战,受到各种变量因素和条件的影响。

一是生源和学生需求出现新变化。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规模扩张的步伐依然强劲,随着扩招政策和计划的实施,一部分缺乏音乐学习兴趣和整体文化知识偏低的学生,涌进了艺术院系和高师艺术教育的相关专业。高师声乐教改面临着生源及其素质的影响和制约。显然,这已不再表现为外部影响的问题,而是决定高师声乐教改能否顺利推进的内在问题。

二是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随着高校升格以及合并风潮的涌起,高校面临办学经费、专业学科建设、教学资源重组的多种压力。声乐教改在高师学科建设中的比重并不占优势,师资队伍建设甚而出现被边缘化的现象。很多声乐专业教师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必然会对高师声乐教改形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三是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难以突破。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侧重技能训练和点对点的辅导,在学生数量激增的新形势下,已经失去了优势。为了减轻扩招后的高师声乐教学压力,许多高师院校开始尝试进行声乐大课教学模式,但仍然面临着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和教学形式欠缺灵活性的问题,尤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上存在脱节现象。一些专业教师受到传统声乐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的影响,对声乐教改持有保守和观望情绪,也是制约声乐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因。

二、高师声乐教学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探究高师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关键要查找问题源头,厘清问题成因,锁定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为构建高师声乐教学新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高师声乐教学问题成因,可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整体认识的缺失与不平衡。在高师声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声乐技能训练。受此认识主导的教学模式,虽然局部缓解了扩招引起的教学压力,但造成了新的实践误区,严重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缺乏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的理论知识概念教授,缺乏科学的教学手段,缺乏新意。深入认识和把握高师声乐教改的本质要求,需要贯穿教学实践过程,需要克服整体认识不平衡的弊端和问题。

二是审美体验与艺术教育功能的贫乏。高师声乐教学要促进艺术教育价值与审美体验形成,仅仅停留着形式上强调审美教育和高师声乐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显然是不够的。高师声乐教学难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的原因很多,不仅要认识到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看到单一的技能训练只能培育出不健全的未来师资。

三是高师声乐大课尚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这主要表现为重视程度和开放力度不够,尤其在高师声乐基本理论教学方面。当前声乐理论、声乐欣赏和声乐发展史等课程设计,不能有效对接声乐学科发展和学生需求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四是高师声乐艺术实践课缺乏。部分教师对声乐艺术实践课程重视度不够,艺术实践活动仅仅以专业考试的形式呈现,造成很多学生很少有上台演唱的机会。上述问题和现象表明,学生通过声乐实践检验所学声乐理论和声乐技能,存在相应课程设置的瓶颈。

三、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探析

高师声乐教学模式建立在一定的声乐理论和声乐实践基础之上。其主要目的在于主动适应高师声乐教改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明确并坚持高师声乐教学目标,选择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模式,采用多元组合与分级教学管理的方式,构建科学合理声乐教育教学体系。笔者结合多年声乐教学实践,遵循高师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路向,探索并运用声乐集体课和小组课教学方式,并在两种方法结合的基础上,推进分级教学管理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运用高师声乐小组教学模式。该模式由“一对一”教学模式扩容并发展而来,要求专业教师基于一定教学空间和时间安排,针对两位以上、二十人以下的学生进行声乐教学活动。这样的高师声乐教学实践,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高师声乐小组教学模式还可以细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主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内容以高师声乐理论知识和声乐技能训练为主,旨在不断增强学生对高师声乐理论及其体系的整体认知,提高学生掌握声乐技能的能力;另一种主要以声乐实践活动为主,侧重于高师声乐的演唱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创新能力。

二是运用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以班级或年级为授课单位,能够适度应对扩招带来生源数量增加的状况,促进声乐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集体课教学重点进行声乐理论知识讲授、声乐技能技巧培养,关键要搭建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平台,共同提升学生的声乐素养。

三是运用高师声乐动态分级管理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形式,主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展开。一方面,初级形式侧重声乐基础理论传授,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包括实用性较强的小组课和理论大课,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甚至可以选择“一对一”辅导的教学形式。另一方面,高级形式侧重声乐实践能力培养,相应的教学方式主要以个别课和小组课为主,理论大课为辅。其中个别课的教学对象为主修声乐的学生,小组课的教学对象为有一定发展潜力且需要进行系统训练的学生。高师声乐动态分级管理教学模式,关键要破除传统教学模式机械和僵化的弊端,为学生自主选择声乐学习方式,提供相对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学生,均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机会。

四、高师声乐教学方法选择

整体推进高师声乐教改的落脚点即在于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双边过程中,达成教学目的,实现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规律的教学活动。开展声乐教学实践需要研究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要总结并全面了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注重各种方法优势互补。

一要用好直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可以模仿学生错误的范唱发音,再让学生倾听正确的范唱发音,在范唱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仔细辨听进行思考,明确自己的对错在什么地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二要巧用体态动作配合辅唱法。教师的体态动作能够增强声乐教学的互动性和感染力,教师可以通过高师体态动作讲解来配合范唱,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让学生充分了解声乐演唱技巧,帮助学生理解高师声乐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特殊要求和技术要领。

三要善用启发引导法。启发引导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促进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一边讲解声乐理论和声乐技巧,一边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去思考演唱发音过程,在脑海中回忆进行发音时的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进行音乐形象的塑造。

四要多用情境引导法。情境及其氛围的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精心的组织和活泼的语言表达,能够让学生置身教师创设的声乐情境,有效理解并把握声乐理论知识和声乐演唱的技巧,分辨并体验发音过程,调动自己的身体机能进行发声和演唱练习,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解释、范唱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看见”声音,把握声乐的特质。

综上而论,高师声乐教改必须策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着力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健全并完善声乐教学体系。这不仅关系到高师声乐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还会对高师声乐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脱离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实际,要始终紧扣高师声乐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和声乐技能,为整体推动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策应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娜,郝宝珠.高师声乐教学中关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相互借鉴与融合之探究[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0(9).

[2]曹晓燕.新形势下高师声乐教学的多元文化转向[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连雪梅.加强高师声乐教学中技能素质与非技能素质的综合训练[J].音乐时空,2013(13).

作者简介:宋乐(1981—),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理论及其应用。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