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声乐教学法

2015-05-30张玲玲

北方音乐 2015年8期
关键词:科学性声乐教学重要性

张玲玲

【摘要】初中音乐课中,歌唱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几首歌曲,单纯地解决一些声音技巧问题和个别乐理知识问题;而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

【关键词】声乐教学;科学性;重要性;艺术表现性

声乐教学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各种积极地方式,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根据他们的声音特点做进一步调节,并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方法。下面我谈谈在音乐课常规教学环节把歌唱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发声训练中要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科学性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嗓音是要发生变化的,他们再不会像过去那样说话和唱歌都用童声了。男孩子的嗓音要变粗,音调低沉。变声期间,声音不响亮,很不受听,还时常出现嘶哑活伴随着不稳定的异常音响的声音,同时正处在变声期的孩子还会发现自己唱高音困难,或者根本唱不了高调歌曲。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系统而规范的发声练习,学生们发出的音色、力度会更加不统一。这一阶段的学生唱歌时有的会大声的喊唱,有的喜欢压着嗓子轻声哼唱,到了稍高的音区少数学生会运用假声唱上去,但是缺乏一定的力度与共鸣。而有的就用低八度演唱。再加上没有气息的支持,学生们经常乱换气,发出来的声音苍白、干涩。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基本的发声方法,不会运用混声的技巧造成的。在发生训练上,我个人认为“美声”的声乐理论与训练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且应用的。大家都知道,“美声”讲究发声应有气息的良好支持,声带的有效的闭合,各共鸣腔自然而充分的张开,以求音量的饱满与音色的丰润,运用声音的高位置求得声音的明亮与穿透力。经过数百年的实践,“美声”的理论已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并被声乐艺术家、教育家广泛接受。虽然用这种方法训练发声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并要求学生具备有一定良好的生理条件,但大量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孩子们是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这种科学方法的。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是靠训练获得的,而训练又必须是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这就要求老师的语言要精炼、准确和科学性。老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个问题大讲特讲面面俱到,有的则空谈声乐理论,使学生感到漫无边际,无重点,演唱中会感到无所适从。

声乐教学语言的精练准确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容易理解,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如:“运用头腔共鸣来歌唱”、“运用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你要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唱”,以及过分强调教师自我体验的提法,如:我是应用头腔共鸣唱的,就是把声音唱在头上,让头顶来歌唱等等的语言往往会让学生莫明其妙,弄不明白。精练准确的教学是建立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上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中就能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的教学效果,精炼准确的语言来自教师客观敏锐的听觉,它是教学的基本功,也是声乐教学的积累精练准确的语言来自教师主观努力的教学经验,它是教学实践而成的积累。也是声乐教学的关键。

二、重要性

声乐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把握歌唱发声的真谛,使人的声带、气息和共鸣腔体等协调作用,相互配合,发出优美、动听、有感染力的歌声,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论和现代科学发声知识,树立全面、正确的整体观。对中学生在歌唱教学中进行发声训练是我们音乐课上传统的教学环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我们许多教学环节,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和提高。但声乐教学水平还需要有突破和创新,如有的音乐老师的音乐课几乎不再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歌唱教学水平为什么难以提高呢?我想,一方面,发声训练是一个非常难以提高的教学环节,老师们常常是望难却步。另一方面,很多老师还没有认识到歌唱教学中发声训练的重要性。其实,声乐训练毕竟是声音的艺术,不从声音的训练着手,就不可能把歌唱好。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唱好歌,不先把“人声”这件乐器训练好、调整好,这件乐器是无法发出美妙的声音的。

三、艺术表现性

在声乐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有的学生歌唱的欲望非常强烈,无论在课堂上或舞台上都充满着表现欲望,甚至台上发挥得比台下好,他们渴望显示自己也许还并不成熟的才能;而有的学生恰恰相反,他们缺乏表现欲望,演唱时精神过分紧张,以致平时所掌握的歌唱技巧和方法得不到正常发挥。这两种情况是学生的不同歌唱心理状态所造成的结果。心理学、生理学告诉我们,不同的情绪、意识及心理活动可以产生不同的呼吸方式既感觉,使有关器官及相关肌肉呈现出不同状态反应,声乐歌唱又是一种种心理活动,一首歌曲演唱的好坏处理技术和修养外,最重要的就是演唱者的心里素质,无论他的技能、技巧和修要有多好,如果其本身的心理状态不好,就不可能很好的完成歌曲的演唱。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文学语言的帮助,声乐具有思想的细腻性和感情的确定性等特点,最能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因此,声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声乐教学中实施思想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这一过程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美,从而使高师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同时,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声乐演唱既要唱情,又要唱声,声情并茂、感情真挚,达到再现艺术的真实,才能感人肺腹、动人心弦。由于其自身的教学模式可以把很深刻的思想内容以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这是向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最快捷、最有效、最生动,也最易被其接受的形式。声乐教师应该根据音乐课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入挖掘声乐中的思想内容,把思想教育融入到审美教育中,融入到声乐艺术的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声乐理论课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性[J].音乐生活.

[2]黄正红.对中学音乐课歌唱教学中发声训练的思考[J].

猜你喜欢

科学性声乐教学重要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