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2015-05-30成婧
成婧
现代教育精神倡导“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关心。”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课程与这些育人要求是一致的。那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把教育主题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学生的基本价值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往往在情境设置、网络教学的模式下被广泛应用,其中不乏生动精彩的典型课例,然而我认为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在日常思想品德教学中,应避免课堂的精包装,去繁就简,化教法于生活,真正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会学生自主感悟,给学生以心灵的滋养。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学习新天地》时,课堂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问:在学习方面,目前你遇到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
一个名字叫王颖的女生举起手说出自己的困难:“我来到这个新集体觉得对手多了,压力很大,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办?”
老师没有急着回答,而让同学们帮帮她。“她应该多参加点体育活动,比如课间和同学们打打球。”“周围的同学应多和她主动说话,多关心她。”“对手多了还不好?正好能激励我们更努力地学习。”“她应该改改自己的想法,来到新班级,我们都是你的同学、朋友,而不应是对手。”“就是、就是,同学们应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在为同学解决一个真实的难题时,大家你说我说中不仅把本课教材的一些内容理解到位了,还辐射出了与同学如何相处、合作与竞争、情绪的调节等其他知识。这一小节没有老师的说教,也无须精心制作课件,在课堂情境设置中,学生的真实生活就是课堂的素材和背景,在这里渗透了合作、讨论、谈话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并在自助与助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在课堂中教会学生把握学习中的感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达成学生个体内部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相信学生们都会有各自的收获。
在教学中,思想品德学科天然的属性就是思想性、人文性和社会性。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课前的新闻播报环节中,教师准备了这样一条新闻线索:“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台这样的意见?”
小组答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浪费粮食的现象而有很多人还吃不饱饭,这会加大贫富差距,使人们心理不平衡,引发不必要的矛盾。”“鼓励人们要提高节约意识,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现在正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这样做是提醒行政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杜绝大吃大喝,树立良好的公务员形象。”“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粮食也是国家的战略储备,关系国家的安全”等等。
小组合作的方法使学生融入“团体学习”的氛围中,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学生们会在互动模式中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度汇谈”,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了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更快。
同时这样的小组合作探究与恰当的课堂活动的结合,使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也就是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来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并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之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并从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和法律义务的自觉性,形成道德动机。
以上两个教学案例,更大的意义是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尽量减少那些纯逻辑的推理,多一些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使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体验,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做知识的发现者并在不断地扩充知识,在积极交流中学会主动思考、关注社会。同时,这样的教学活动与方法的结合也是教师了解学生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进而进行正确引导的时机。而学生通过情感的表达,在交流中受到感悟,做出正確的判断,也使学生的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提升。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我们的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应以启动生活素材为主导。
在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普遍认为教材枯燥,学生不好调动,思想品德课难教,有畏难情绪,甚至还有些教师认为思想品德课是一种政治宣传,对不谙世事的中学生,灌输是普遍的教学行为。其实只要教师全面认识思想品德课教材,充分发挥它的学科性、社会性的特点,把社会发展、学生的生活经历、城市变迁这些老百姓话题或者时事动态、社会变革这些社会话题有机地引入课堂,以丰富的社会知识深化教材内容,就能延展教学空间,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以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和教学的师生互动意识。这样既不脱离实际也能解决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给学生说的“单边行为”,教师以鲜活的生活素材、以新的视角去整合运用教学中的各种方法就会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突破和创新。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把握好课程的特点,发挥它的优势,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改变教学行为,紧密联系实际,勤于钻研教学教法,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类型,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学生学会体察生活,了解社会知识,积累见闻,学会总结分析,使每个学生在点滴中感受思想品德课的乐趣和思想品德教学的人文性,同时也使他们在课堂上有的说、乐于说,在学习中有疑问、有观点、有主见。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机地把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结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多、内容广、获取信息速度快的特点,调动学生收集信息、整理运用的能力,展现他们灵活的思维和观察分析问题的敏锐性,同时也加强学生对教材的情感体验和社会责任感,进而提高了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活力,也补充和启发了教师的教学认识,促进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依托于理论指导,不断提高和深化,教师不仅做教学的研究者也要做学生的研究者。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需要教师走进去用知识、智慧和爱心与主体对话,真正展现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