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孩子的方式来爱他
2015-05-30严芳
严芳
推荐理由
宝宝爱哭闹、爱挑剔,需要父母一刻不停的照顾,让你筋疲力尽甚至有深深的挫败感?看过《西尔斯橙色亲子课》你会恍然大悟:原来你养了一个“高需求宝宝”,作者西尔斯夫妇的第四个孩子海登就是如此,他的核心育儿观“亲密育儿法”正是从海登这样的孩子身上学来的。
“亲密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基础,与孩子思维保持一致的沟通方式,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按孩子需要的方式去爱他,做一个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妈妈……”书中这些简单而有效的育儿真谛会让很多妈妈们放下焦虑:不会再试图改变孩子,更不会迷失在所谓的育儿技巧里。
爱是一切教育的源头,实行亲密育儿法永远都不晚,但西尔斯的亲密育儿法并非一种随意、放任的育儿方法,相反,它教会父母们如何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西尔斯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育儿权威,他的《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20年来在美国畅销不衰,妈妈们几乎人手一册。
精彩书摘
如何理解宝宝的哭?
宝宝哭,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自己得到关注,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父母的育儿水平。这是一个双向交流系统,既让孩子获取所需以健康成长,又教会父母如何理解孩子的语言。
从生物学上来说,妈妈本应就新生儿啼哭给出母性的回应。如果她违背自己的基本直觉,“对小暴君要心肠硬一点”,就会慢慢对宝宝的语言越来越麻木,最终导致带着孩子向育儿咨询师咨询。感觉迟钝会给新晋父母带来很多麻烦,让他们以后的工作会越来越难做。
进入孩子的思维
教育高需求的孩子需要改变思维方式,你要学会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孩子经常会做一些气人的事情,但你不要总想“这给我造成多大不方便”或“他不把我放在眼里”,而是要进入孩子的思维,试着从他的角度看他为何这么做。
你会发现,一旦你考虑孩子的角度,你和孩子的关系就会顺畅得多,教育的效果就会好一些。但这并不代表你失去权威,或让孩子主导教育方式,你只是在尊重孩子的观点。
不要把“高需求”当作借口
“高需求”的标签有多种含义,一方面,它解释了孩子的行为和他们需要的养育方式,可这个标签也会让最聪明的父母落入疏于管教的圈套。“高需求”这个词解释了孩子的行为,但却不是个借口。
是的,你需要拓宽对“正常”行为的接受范围,来确定你对孩子的言行是否正常,而不是躲在标签后面放纵孩子。“高需求”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允许孩子行为不端,而是需要你用更具创造性的教育方式去引导他们。
妈妈也需要疼爱
新手妈妈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处境:“我的宝宝这么需要我,都没时间冲个热水澡。”把宝宝的需要放在首位是很自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永远把自己的需要放在最后。如果你被抽干了,也哺育不了一个不停有需求的宝宝。
你不妨做张表格,列出为了你的健康必须要做的事情,然后给它们排个优先顺序,试验各种能同时满足你们双方需求的活动。你会惊讶地发现,一旦你照顾好自己,照顾宝宝也容易多了。